《汽車產業投資管理

2019年新能源汽車企業將面臨大浪淘沙 汽車 第1張

規定》自2019年1月10日起開始施行,未來汽車行業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嚴格控制燃油車新增產能,汽車增長勢頭無疑將放緩,甚至負增長走勢或稱為常態。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32.5萬輛和2542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2.6%和1.7%。產銷量增速繼7月份持續回落,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開始出現負增長。而另一方面,在如此悽慘的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卻逆勢而上,繼續保持高增長。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已破百萬,分別完成105.4萬輛和10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3.6%和68%,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69.4%。

雙積分政策落地

2018年4月1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正式開始實施。其中,從2019年度正式開始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

毫無疑問,雙積分政策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節能減排,鼓勵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這個政策影響下,傳統燃油車廠商在面對負積分的情況,要麼購買新能源積分來進行抵扣要麼使用自己公司新能源富餘的積分。為了提升銷量,提供購車相應的補貼便成為車企主要營銷方式之一,比如東風汽車便發布補貼公告,預計提供2.2億元補貼資金,主要用於促進東風汽車新能源汽車終端銷售。在此政策影響下,2019年必將迎來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集中投放期。

補貼退坡趨勢

2015年,財政部等四部委就印發了《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對於消費們而言,購買新能源車型很少有主動選擇,但由於很多城市目前的限購和限行方案,新能源車型在上牌和日常通行時有着燃油車難以比擬的優勢,消費者們出於無奈而不得不選擇新能源車型。但是隨着補貼滑坡,新能源車售價高昂的缺點就漸漸暴露了出來。原本“省錢”的好處逐步被磨平,而充電難、充電時間長、續航短的致命缺點也更加凸顯出來。補貼退坡最終將逐漸演變成大浪淘沙,將當前市場的浮華沖刷殆盡。

新能源車輛免購置稅

2017年12月26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該公告針對購置新能源車輛給予免徵車輛購置稅,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而享受該政策的新能源汽車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新能源車型購置稅全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購車補貼”停止後的“過渡計劃”。因此,購置稅減免雖然可能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填補”補貼退坡帶來的車價上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後,新能源車市將能夠進入相對良性的運行環境,而當新能源車購置稅全免後,整個產業就有了與傳統燃油車對抗的資本。在產業結構調整與消費升級方面,購置稅減免所能帶來的正面影響是相當大的,因此,這絕對可以算一陣強心劑,讓新能源車市場有了更大的活力和更樂觀的預期。

2019年,是新能源汽車集中發力的一年,中國的新能源車市會像軍閥割據一樣,處在混戰的狀態。不過這樣的混戰是好事,它不僅能夠優勝劣汰,將更優質售價更合理的車型提供給消費者,更能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消費升級,帶來更多的經濟增長點。2019年,一定是新能源車發展的大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