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就是指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联想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曾把人的认知活动划分为五个方面:知识、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其中联想就是发散思维的一种。丰富的联想,可以提高想像力,阅读时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写作时有助于开拓文思。

那如何才能让我们拥有丰富的联想能力呢?我在这里提供三种练习方法,只要你坚持21天,你的联想创意能力一定会「思如泉涌」般流淌出来。

第一种:联想开花训练。

所谓「联想开花」,就是以自己熟知的某一个事物或者片语为「中心主题」展开联想,发展思维,所发散的主题内容不受任何限制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就像一朵绽开的花,花瓣向四周展开一样。

联想开花的关键要点:1.由一个主题散发出联想。2.直接、快速、不加修饰。3.尽情释放你大脑的联想。通过这三步,每天花上10分钟让大脑快速地动起来。脑科学研究成果指出:「学习能组织和改进大脑。」这里所说的「学习」实际指的是两个方面——既要「学」新的知识,又要练「习」。当我们运用联想开花的时候,只要确立好一个「中心主题」,联想就会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展开,从这个「中心主题」可以反射出几十、几百、几千、几百万只钩子,每只钩子代表一个与中心主题相关联的联想。因此,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开花」的训练,有利于激活大脑的思维和激活大脑神经细胞。如果把这种联想开花训练运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你就会很容易找到人和人之间的想法共通点,从而快速与人达成共识。在这里,我们以「动物名称」为主题,进行联想开花练习,得到了以下这些动物的名称: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良、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同样我们也可以随便拟定一些中心主题进行练习,比如以「时间」和「梦想」为主题进行联想开花训练。「时间」的联想开花:闹钟、手表、影子、太阳、月亮、星星、日食、手机、沙漏、蜡烛、香、更夫、怀表、日晷、早晨、中午、下午、傍晚、分针、秒针……「梦想」的联想开花:中奖、医生、教师、太空舱、月球、外星人、长城、秦始皇、美国、跑步、科学家、奖学金、天宫一号、嫦娥……如果你学会了「联想开花」,就请做下面的练习吧:1.写出含有动物名字的成语,至少30个。

2.写出以「人」字结尾的词,至少50个。

3.每天一个主题,自主练习。第二种:联想接龙训练。

联想接龙,顾名思义就是首先选定好某一个事物或者词或者片语为「中心主题」,然后由中心主题激发出一个联想,再由激发出的联想变成主题继续激发出下一个联想,像条长龙一样无限制地往下延伸。

它就像一个无限的舞台,每一个所激发出来的联想都是主题。联想接龙分为两种,一种为自由式,可以任由思维自由发挥。一种为固定式,以成语、歌词、故事、因果关系等为固定发散结构。

联想接龙的关键要点:

1.由主题直接发散出一个联想;

2.再由联想变成主题激发下一个联想思维;

3.一层一层深入思维;

4.直接、快速、不加修饰;

5.尽情释放你的大脑;

根据以上的步骤,如果我们以「书本」为主题,开始自由式联想接龙练习,就是这样:

从「书本」联想到「教室」,想到「教室」就联想到「黑板」,想到「黑板」就联想到「老师」,想到「老师」就联想到「粉笔」,想到「粉笔」就联想到「石灰」,想到「石灰」就联想到「岩石」,想到「岩石」就联想到「地球」,想到「地球」就联想到「中国」,想到「中国」就联想到「五星红旗」,想到「红星红旗」就联想到「国徽」……具体图例为:书本→教室→黑板→老师→粉笔→石灰→岩石→地球→中国→五星红旗→国徽→……就这样,联想思维会一个主题紧扣一个主题无穷无尽地流淌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词语等为主题,进行固定式联想接龙,固定式联想接龙必须设定规则,比如以每个词语的第一个字或者最后一个字进行联想接龙。以「中国」为主题,并以联想出来的词的最后一个字进行固定式联想接龙训练:中国→国家→家春秋→秋风扫落叶→叶问→问号→号角→角色→色盲→盲053人→人民银行→行家能手→手机→机会→会议→……刚开始的练习,建议大家先采用自由式联想接龙,让联想思维自由驰骋,能让联想思维变得更加开放,我们以「圣诞树」为例做自由接龙。圣诞树→圣诞老人→礼物→袜子→工厂→机器→汽车→驾驶员→车祸→F1→香槟→玻璃→杯子→牙膏→牙刷→塑料→……好了,联想接龙训练你学会了吗?尝试做下面的练习题吧!1.由「金元宝」这个词进行自由式联想接龙练习。2.由「树叶」这个词进行自由式联想接龙练习。3.由「文件夹」这个词进行固定式联想接龙练习。

第三种:曼陀罗训练法。

曼陀罗训练法也称为九宫格训练法,原本起源于佛教,但经过不断改进后,成为现代绝佳的思维训练工具,广泛运用于学习与工作中。曼陀罗训练法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转变为实践的「智慧」。应用此方法,在工作上能轻松化解各项疑惑,让灵感不断自然涌出,轻松打破思维障碍;在生活中,能协助掌握人际关系情况,作为计划表,帮助人们走完丰富的一生。

曼陀罗训练法一共分9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能诱发潜能的「魔术方块」。与以往条例式笔记相比较,可得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曼陀罗训练法能在任何一个区域(方格)内写下任何事项,从四面八方针对主题作审视,是让思维充分发散的一种非常直观的「视觉式思考」。曼陀罗思考的六个思维路径其实就是英语中所提到的六个常用问句(5W1H):What、Why、Who、Where、When、How。每一件事情或主题,如果都可以透过这六个思维,就可以得到完整的答案了。在六个思维与曼陀罗图的搭配操作上,由于How本身就是一种询问过程,它是融合在5W当中的,不管你在思考哪一个W,都可以把How的精神跟态度加进来,也因此How并不出现在曼陀罗图中。

五个W摆在九宫格的十字当中,中心点摆的是Who,右边是When,左边是Where,下边是Why,上边是What。因此横轴上是Where→Who→When,是空间-人-时间的安排;纵轴是What→Who→Why,是一种问的安排,问做什么,问主体,问为什么这么做。懂得这些过后,我们在使用曼陀罗训练法的时候就变得容易多了,当然也不能忽略掉其中的使用技巧。

曼陀罗训练法的运用技巧:

1.活用右脑的潜能,就是曼陀罗图观想法。

2.随时随处记下灵感,有效选择并运用资讯。3.重要的事往往隐藏在理所当然的事当中。

4.发散联想产生的句子尽可能简洁,不要记自己觉得事情已完结的句子。

5.直视自己完成的发散联想,利用视觉思考引发潜能,并掌握问题特征与重点。6.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凝视某个中心主题,把其他细枝末节全部去掉,自然而然许多感觉就会泉涌而出,有了强烈的感觉,引起内心的震撼,才会去思考和选择。7.可以进行「概念化」(实转虚)、「图像化」(虚转实)、「抽象化」(虚转虚)、创意化(实转实)等自由联想转换。你都明白了吗?请跟著下面这个曼陀罗训练图做思维发散练习吧!1.请做一个关于「铅笔」的发散。2.请做一个「电脑可以做什么」的发散。3.做一个关于「快乐」的发散。4.做一个关于「未来」的发散。5.自由练习,主题自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