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就是指由於某人或某種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

聯想是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德曾把人的認知活動劃分為五個方面:知識、記憶、發散思維、聚合思維和評價,其中聯想就是發散思維的一種。豐富的聯想,可以提高想像力,閱讀時有助於深入理解文章,寫作時有助於開拓文思。

那如何才能讓我們擁有豐富的聯想能力呢?我在這裡提供三種練習方法,只要你堅持21天,你的聯想創意能力一定會「思如泉湧」般流淌出來。

第一種:聯想開花訓練。

所謂「聯想開花」,就是以自己熟知的某一個事物或者片語為「中心主題」展開聯想,發展思維,所發散的主題內容不受任何限制地向四面八方發射,就像一朵綻開的花,花瓣向四周展開一樣。

聯想開花的關鍵要點:1.由一個主題散發出聯想。2.直接、快速、不加修飾。3.盡情釋放你大腦的聯想。通過這三步,每天花上10分鐘讓大腦快速地動起來。腦科學研究成果指出:「學習能組織和改進大腦。」這裡所說的「學習」實際指的是兩個方面——既要「學」新的知識,又要練「習」。當我們運用聯想開花的時候,只要確立好一個「中心主題」,聯想就會圍繞這個中心主題展開,從這個「中心主題」可以反射出幾十、幾百、幾千、幾百萬隻鉤子,每隻鉤子代表一個與中心主題相關聯的聯想。因此,經常進行這種「聯想開花」的訓練,有利於激活大腦的思維和激活大腦神經細胞。如果把這種聯想開花訓練運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你就會很容易找到人和人之間的想法共通點,從而快速與人達成共識。在這裡,我們以「動物名稱」為主題,進行聯想開花練習,得到了以下這些動物的名稱:蜂猴、熊猴、臺灣猴、豚尾猴、葉猴、金絲猴、長臂猿、馬來熊、大熊貓、紫貂、貂熊、熊狸、雲豹、豹、虎、雪豹、儒良、白鰭豚、中華白海豚、亞洲象、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野馬、野駱駝、鼷鹿、黑鹿、白脣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氂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同樣我們也可以隨便擬定一些中心主題進行練習,比如以「時間」和「夢想」為主題進行聯想開花訓練。「時間」的聯想開花:鬧鐘、手錶、影子、太陽、月亮、星星、日食、手機、沙漏、蠟燭、香、更夫、懷錶、日晷、早晨、中午、下午、傍晚、分針、秒針……「夢想」的聯想開花:中獎、醫生、教師、太空艙、月球、外星人、長城、秦始皇、美國、跑步、科學家、獎學金、天宮一號、嫦娥……如果你學會了「聯想開花」,就請做下面的練習吧:1.寫出含有動物名字的成語,至少30個。

2.寫出以「人」字結尾的詞,至少50個。

3.每天一個主題,自主練習。第二種:聯想接龍訓練。

聯想接龍,顧名思義就是首先選定好某一個事物或者詞或者片語為「中心主題」,然後由中心主題激發出一個聯想,再由激發出的聯想變成主題繼續激發出下一個聯想,像條長龍一樣無限制地往下延伸。

它就像一個無限的舞臺,每一個所激發出來的聯想都是主題。聯想接龍分為兩種,一種為自由式,可以任由思維自由發揮。一種為固定式,以成語、歌詞、故事、因果關係等為固定發散結構。

聯想接龍的關鍵要點:

1.由主題直接發散出一個聯想;

2.再由聯想變成主題激發下一個聯想思維;

3.一層一層深入思維;

4.直接、快速、不加修飾;

5.盡情釋放你的大腦;

根據以上的步驟,如果我們以「書本」為主題,開始自由式聯想接龍練習,就是這樣:

從「書本」聯想到「教室」,想到「教室」就聯想到「黑板」,想到「黑板」就聯想到「老師」,想到「老師」就聯想到「粉筆」,想到「粉筆」就聯想到「石灰」,想到「石灰」就聯想到「岩石」,想到「岩石」就聯想到「地球」,想到「地球」就聯想到「中國」,想到「中國」就聯想到「五星紅旗」,想到「紅星紅旗」就聯想到「國徽」……具體圖例為:書本→教室→黑板→老師→粉筆→石灰→岩石→地球→中國→五星紅旗→國徽→……就這樣,聯想思維會一個主題緊扣一個主題無窮無盡地流淌出來。當然我們也可以用詞語等為主題,進行固定式聯想接龍,固定式聯想接龍必須設定規則,比如以每個詞語的第一個字或者最後一個字進行聯想接龍。以「中國」為主題,並以聯想出來的詞的最後一個字進行固定式聯想接龍訓練:中國→國家→家春秋→秋風掃落葉→葉問→問號→號角→角色→色盲→盲053人→人民銀行→行家能手→手機→機會→會議→……剛開始的練習,建議大家先採用自由式聯想接龍,讓聯想思維自由馳騁,能讓聯想思維變得更加開放,我們以「聖誕樹」為例做自由接龍。聖誕樹→聖誕老人→禮物→襪子→工廠→機器→汽車→駕駛員→車禍→F1→香檳→玻璃→杯子→牙膏→牙刷→塑料→……好了,聯想接龍訓練你學會了嗎?嘗試做下面的練習題吧!1.由「金元寶」這個詞進行自由式聯想接龍練習。2.由「樹葉」這個詞進行自由式聯想接龍練習。3.由「文件夾」這個詞進行固定式聯想接龍練習。

第三種:曼陀羅訓練法。

曼陀羅訓練法也稱為九宮格訓練法,原本起源於佛教,但經過不斷改進後,成為現代絕佳的思維訓練工具,廣泛運用於學習與工作中。曼陀羅訓練法的最終目的是將「知識」轉變為實踐的「智慧」。應用此方法,在工作上能輕鬆化解各項疑惑,讓靈感不斷自然湧出,輕鬆打破思維障礙;在生活中,能協助掌握人際關係情況,作為計劃表,幫助人們走完豐富的一生。

曼陀羅訓練法一共分9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是能誘發潛能的「魔術方塊」。與以往條例式筆記相比較,可得到更好的視覺效果。曼陀羅訓練法能在任何一個區域(方格)內寫下任何事項,從四面八方針對主題作審視,是讓思維充分發散的一種非常直觀的「視覺式思考」。曼陀羅思考的六個思維路徑其實就是英語中所提到的六個常用問句(5W1H):What、Why、Who、Where、When、How。每一件事情或主題,如果都可以透過這六個思維,就可以得到完整的答案了。在六個思維與曼陀羅圖的搭配操作上,由於How本身就是一種詢問過程,它是融合在5W當中的,不管你在思考哪一個W,都可以把How的精神跟態度加進來,也因此How並不出現在曼陀羅圖中。

五個W擺在九宮格的十字當中,中心點擺的是Who,右邊是When,左邊是Where,下邊是Why,上邊是What。因此橫軸上是Where→Who→When,是空間-人-時間的安排;縱軸是What→Who→Why,是一種問的安排,問做什麼,問主體,問為什麼這麼做。懂得這些過後,我們在使用曼陀羅訓練法的時候就變得容易多了,當然也不能忽略掉其中的使用技巧。

曼陀羅訓練法的運用技巧:

1.活用右腦的潛能,就是曼陀羅圖觀想法。

2.隨時隨處記下靈感,有效選擇並運用資訊。3.重要的事往往隱藏在理所當然的事當中。

4.發散聯想產生的句子儘可能簡潔,不要記自己覺得事情已完結的句子。

5.直視自己完成的發散聯想,利用視覺思考引發潛能,並掌握問題特徵與重點。6.必須集中注意力,觀察凝視某個中心主題,把其他細枝末節全部去掉,自然而然許多感覺就會泉湧而出,有了強烈的感覺,引起內心的震撼,才會去思考和選擇。7.可以進行「概念化」(實轉虛)、「圖像化」(虛轉實)、「抽象化」(虛轉虛)、創意化(實轉實)等自由聯想轉換。你都明白了嗎?請跟著下面這個曼陀羅訓練圖做思維發散練習吧!1.請做一個關於「鉛筆」的發散。2.請做一個「電腦可以做什麼」的發散。3.做一個關於「快樂」的發散。4.做一個關於「未來」的發散。5.自由練習,主題自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