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杨老师,我临了不少帖,但是自己创作的时候,往往对文字的繁体和异体掌握度不好,因为简体字的差异很大。请问杨老师,用什么办法可以尽快掌握文字的书法异体和繁体的结体法度?(中涛注:这是博友通过私信提出的问题,而非模拟提问。)

(图:苏轼《黄州寒食帖》局部,其中「暗」字为异体字,已用颜色标出)

答:首先,快速的办法也是有的。但快速过于快速,则必然掌握得不够牢靠,后续还需要「文火炖豆腐」。再回到问题上来。在书法学习中,繁简字和异体字,再加上古今字,实际上是中国文字学的基础知识。而对于书法学习者,这些基本的文字学知识是必须掌握的。这就是我们以前曾多次说过的那样:学习书法,最最重要的基础,其实是古汉语基础。古汉语底子不行,在我们临帖/读帖、阅读古代书法理论及其他文献过程中,始终就隔了一层。有人就说了,那我去阅读别人翻译成现代汉语的相应材料啊。那我告诉你,我自己曾在翻译界混饭吃多年,任何翻译的东西,都不可能尽现原材料的意思,能传达个七、八成的意思就已经是高手所为了。这个有点扯远了,但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希望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古汉语这一块是万万不能忽视的。记得还有一名博友曾在私信中表示,自己喜欢书法,但不喜欢中文。我想说的是,你连中文都不喜欢,那还学什么书法啊。不但要喜欢中文,而且还要喜欢古汉语和古文化才行。一扯就扯远了。长话短说。如何尽快掌握文字的书法异体和繁体的结体法度?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理论方面的积累。买本中国文字学概论之类的书来阅读,以了解什么是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这些内容,绝大部分古汉语教程也会有专门章节来讲述,可专门阅读一下。二、在实践中掌握。我们通过阅读中国文字学概论之类的书之后,对于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等等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我们就到具体的法帖中验证,历朝历代的法帖中,都有大量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材料,比古汉语教程上例子的更为生动。你说到暂时还掌握不好,可能是你临帖的数量还不够多、范围还不够广。由此可见,要快速掌握书法作品异体字和繁简字的结体法度,首先我们可以在文字学知识上快速入门一下,然后在法帖中多找些实例。但「欲速则不达」,在快速掌握基本理论之后,要真正对书法中的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我们还需要:一、去阅读更多的文字学材料及其他文献。二、临更多的帖。今天就到这儿,再见。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