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为“一同成长的粑粑”第365篇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幼儿的身体发育还未完全,所以幼儿的耳鼻喉器官有他们的特点。而幼儿的耳鼻喉器官的特点就决定了幼儿日常的卫生保健方法。那我们先来说一说幼儿的耳鼻喉器官的特点。

  1.幼儿耳鼻喉器官的特点

  (1)外耳道壁未完全骨化

  幼儿的耳朵正在发育过程中。5岁前,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和愈合,因此一旦感染,容易扩散到附近的组织与器官,直到10岁,耳道壁才骨化,12岁听觉器官才发育完全。

  (2)咽鼓管短、粗,倾斜度小

  幼儿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粗,位置水平,倾斜度较小,所以咽、喉和鼻腔感染时,容易引起中耳炎。

  (3)硬脑膜血管与鼓膜血管相连

  幼儿的硬脑膜血管与鼓膜血管相连,所以中耳的炎症可引起脑膜炎。

  2.幼儿耳鼻喉器官的特点决定了给幼儿耳鼻喉器官的卫生保健方法措施

  (1)禁止用锐利的工具为幼儿挖耳

  给幼儿挖耳朵容易引起外耳道感染,容易划破鼓膜。外耳道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感染时疼痛剧烈,鼓膜破裂,会造成听觉障碍。因此不能为幼儿挖耳。若发生耳道栓塞,可请医师取出。

  (2)保持鼻咽部的清洁,预防中耳炎

  要保持幼儿鼻咽部的清洁,要预防感冒,一旦感冒应及时医治,不要用力揪鼻涕。用力捏鼻,可能将鼻咽部分的分泌物挤入中耳,导致感染。

  此外,洗头、洗澡、游泳时要防止污水进人外耳道。

  (3)避免听过强的声音

  要避免幼儿听过强过大的声音。在听到过大的声音要捂耳、张口、防止强音震破鼓膜,影响听力。

  4)组织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促进幼儿听觉的发展

  在家庭中和幼儿园都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唱歌、欣赏音乐、辨别或模仿各种动物或交通工具的叫声、辨别同伴的声音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幼儿听觉的发展。

  幼儿的耳鼻喉器官还是很脆弱的,爸爸妈妈及家人要做好耳鼻喉器官的卫生及日常保健。

  欢迎关注:“一同成长的粑粑”,每日持续分享有价值的0-18岁育儿经验与心得,让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转发,收藏,关注本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