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嘉宾: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已确认担任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分论坛牵头人

  采访人:李馨

  「这只是一个开始,让问题浮出水面。」

  许纪霖将大梅沙论坛归为一次平等对话的开始,因为它提供了一张桌子,让各种价值观、各种思潮、各种发展路线图聚在一起,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张桌子,没有压抑任何一方、也没有刻意放大任何声音。

  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在吸收西方文明的先进成果的同时,也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 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文化无法创造性地凭空而出,它只有依托于传统之上。对于中国,「儒家能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吗?」「现代治理制度能否从传统中吸取智慧?」是思想界讨论最多、具争议的两个问题,如今,它们亦被提上了大梅沙论坛的讨论中。

  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将于11月上旬举办,记者走访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分论坛牵头人许纪霖,谈大梅沙,谈这个时代必须去面对与探讨的问题。

  李馨:您认为在这个时候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具有什么意义?

  许纪霖:如今中国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小平同志曾经提出「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差不多20多年中,中国上上下下都在以高速发展,摸著石头过河。如今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完成了一个阶段,即中国的富强崛起,但这个崛起只是富强的崛起,在这过程中我们国家付出了很多代价,包括自然生态、社会严重分裂、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越来越呈现出这种发展主义战略的一种负面性。

  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发展,特别是如何进行「创新」,开始要重视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文明。

  文明代表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不是经济意义上、不是GDP可以衡量的,是整个民族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一套价值观和这套价值观相适应的制度,这就是文明。由于过去「不争论」,一门心思谋发展,关于价值观和文明的问题被故意回避。曾经打什么旗走什么路,回避问题,今天已经无法回避。我们必须回过头来看世界、看历史,然后重新寻找我们文明的发展方向问题。

  这几年非常热闹,各种思潮、各种发展路线图浮出水面。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一部分声音压抑住、一部分声音出来,还不如开放讨论。

  李馨:为什么需要开放讨论?

  许纪霖:因为一条符合现代国情的发展之路不是任何人可以决定的。不是由权利大者拍板,也不是只要是德高望重者就可以指明方向,也不是比谁知识多。

  它首先需要在实践领域试错。允许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能够在实践中看哪一条模式更适合中国,然后通过多元模式的竞争来形成发展的总方向。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提升、理论的思考,然后展开争论。

  所以,今天应该改变「不争论」,而是应该以一种无缝的开放、多元的讨论、不同的发展价值观、路线图放到公开的论坛里讨论,这样只有通过讨论才能真正找到我们想要找的创新制度。

  李馨:您认为大梅沙论坛的优势在哪里?

  许纪霖:大梅沙的意义在这里,主办方比较优势的地方在于它超越于今天的各家声音之上,因为今天的思想界已经高度分裂,很多论坛都带有某家某派的色彩,大梅沙创新论坛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有度量有气魄也有能力能够请到中国思想界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来大梅沙「论剑」,形成多元的碰撞,这是我认为最好的。

  我一直的看法是,中国的未来不是某家某派的,谁都不可能垄断真理,也不可能垄断未来,今天无论是自由派还是左派或者儒家,都有自己的阶级基础,都有自己的粉丝,都有自己的社会力量,不是单有某一两个人在鼓吹,背后都有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甚至各自代表已经开始分裂的中国社会的某个阶级。

  因此他们的声音有时候可能是扭曲的,但往往包含著合理的一面。

  未来中国最好的前途是和解。和解不是和稀泥,是充分对话基础的和解。这就需要不同思潮、不同价值观和有不同改革路线的人坐在一起来对话,只有对话能使彼此了解对方,虽然找不到共识,但是可以理解,而不是曲解对方。

  政治的最高艺术正是相互的理解和妥协。承认差异性,承认多元的合理性,对方哪怕和自己观点不一样,也有合理的一面,即使不接受,但值得尊重。论坛真正的意义在这里。

  有公共讨论的空间,所谓的公共空间就是一张桌子,大家可以围著一张桌子讨论。大梅沙论坛就提供了这样一张桌子,让三国四方、不同的人围在一张平等的桌子周围。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