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地慈济抵税 合作利益共生           

中国时报【许瀚分╱台北报导】

惜根台湾协会秘书长林子凌关注慈济内湖保护区开发案已长达10年,她昨天以「慈济的土地游戏:从内湖园区解构起」为题在个人脸书发文,揭露慈济16年来透过购买及赠与方式,取得内湖园区保护区土地的内幕,质疑慈济和赠与者之间有「利益共生」关系。

点名董监许瑜娟赠地

林子凌指出,慈济自民国86年8月14日先在内湖区购买了3笔溜地,当年11月、民国90、91和102年,又陆续购入周边土地,16年间一共购买15笔土地,面积为13万0579平方公尺,每一笔都是保护区,部分土地甚至位於潜在顺向坡及地下矿坑开采范围区上。

此外,林子凌指出,慈济基金会董、监事许瑜娟自民国89年7月起陆续购入周边14笔土地,并在民国99年2月1日一次把所有土地捐给慈济。

林子凌说,许瑜娟为双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而双邦实业的母公司兴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慈济为合作伙伴,兴采借由慈济回收的宝特瓶制成环保衣,而此次慈济申请变更保护区的用途之一即包含回收宝特瓶抽丝以做毛毯和衣物。

相关企业与慈济合作

林子凌认为,许瑜娟一方面可透过赠与抵税,另相关企业和慈济合作的业务内容,又和慈济在内湖基地做宝特瓶回收不谋而合,「二相对照,这之间的利益共生结构,值得玩味」。

批慈济分批买避环评

此外,林子凌也指出,开发面积达5公顷就要做环境评估,但慈济以分批购入小面积土地的方式,以规避环境评估审查,她也看不见市府保护土地的决心,认为公、私部门都要全面检讨。

林子凌说,她不是质疑慈济致力做对的事情(意指资源回收等善事),但已经做在错的地方(意指保护区),慈济的议题已延烧多时,但该讲清楚的部分都没讲清楚,多是不知所云,所以她要呈现具体的证据,「请慈济出来讲清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