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石秀娟台北25日电)来自全球多国推动民主发展的非政府组织工作者今天齐聚台北,利用庆祝台湾民主基金会成立15周年的机会,分享各自克服民主障碍的经验,共同思考如何应对民主制度面临的挑战,彼此学习,并承诺继续合作,捍卫民主。

为庆祝成立15周年,台湾民主基金会邀世界各地长期互动合作的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来台,参与「全球民主团结在台湾」国际会议,现场摆设介绍台湾民主化历程的展览,以「民主在台湾:世纪回顾」为主题,让访宾了解台湾自日治时期以来追求民主、自由的历程。

台湾民主基金会也录制影片,介绍这个在2003年经立法院各党派支持而通过决议设立的亚洲第一个国家级民主基金会。基金会执行长徐斯俭在影片中指出,基金会的成立,「反映台湾人民意志」,代表台湾人民希望在国际社会上,对于维护与促进民主,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徐斯俭说,民主不只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是能给人自由、尊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以及发展可能性的制度,这是民主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他说,民主不是天生给的,「是需要守护的」。

外交部长吴钊燮致词时指出,历经三次和平政党轮替,台湾的民主化逐渐成熟,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等观念深植民心,台湾民主基金会致力支持学界及非政府组织发展,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在台湾要加强与理念相同的国家合作对抗威权势力时,台湾民主基金会的角色将更为关键。

总统蔡英文也发表演讲,她宣示,面对来自中国意图改变台湾人生活方式和压缩台湾国际空间的压力,台湾会和理念相同的国家站在一起,对抗这些威吓,台湾在民主路上不会走回头路。

在美国同样是由国会支持成立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总裁葛希曼(Carl Gershman)出席。他在演说时替台湾民主基金会向立法院请求更多的经费支援,希望立法院给台湾民主基金会一笔特别的预算,以利推动对抗威权政权崛起的策略,像美国国会对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支持一样。

在座谈会上,代表突尼西亚人权联盟出席的宅莫里(Najet Zammouri)特别强调公民社会对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她说,突尼西亚有很强的公民社会力量,独立于政治势力,他们促进民众的政治参与,教育民众要尊重反对方不同意见等民主价值的了解,没有这些,不可能建立民主。

突尼西亚人权联盟是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全国对话四方集团」成员之一。宅莫里也说,媒体也是民主化的重要一环,媒体必须具独立性,与政治人物保持一定距离。

代表亚洲民主网络、来自印度的贾特里(Harshvrat Jaitli)同样强调教育年轻公民的重要。

来自捷克、代表「公元两千论坛」出席的卡列帕(Jakub Klepal)说,民主制度之所以脆弱,因为它保障所有人都有一样的权利与自由,包括民主制度的敌人,可以说民主制度的优点也是它的弱点,因此,民主必须被小心谨慎地守护、维持、捍卫。

他指出,因为政治与民意脱节、政府效能不彰、贫富差距等问题,再加上科技发展让这些问题的传播加速,促进政治极端主义的发展,全球的民主制度都面临很大的压力。他认为,政治菁英必须要认真对待民众关切的问题,调整公共政策,并注重机会的平等。

代表美国国家民主研究院的杜赫蒂(Ivan Doherty)说,民主国家进行类似这样的区域性会议讨论,是非常重要,因为「有很多机会可以影响别人,或者学习到别人的经验」。10706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