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沁心,在中国生活了23年,又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6年,然后当起了十年海龟。有中美两国的大学教育背景,目前在外企当高管,常年中美两地跑。有两个生在美国的女儿,当过中国的小留学生,目前在美国读大学。希望通过一支笔,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美国。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了很多观众对原生家庭的探讨,这些探讨又引发了很多家长对孩子如何培养的争论。放置到海外中小学教育,基本集中在两个大主题上:“公私校的选择”与“是否应该逼孩子”。

  尤其在第二个主题上,中国家长喜欢说“我来”,美国家长喜欢说“You try”,所以我们常说在美国天下都是“踹”(try)出来的。

  公校和私校各有千秋

  笔者在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就是选择去的私校。我们所处的学区在所在的城市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我们坚持送女儿去读私校,原因是希望规范女儿们的言行,也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德育教育。

  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成人夏令营,主要探讨家庭和婚姻问题。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笔者发现有几个女士气质和言行特别吸引人。相比其他女士,这几位并非外貌强到哪里,而她们的谈吐、思想、风度,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她们的家庭也是普通的中产家庭,但是相比之下,她们的家庭显得特别的和睦和温馨,子女们也非常出色,富有爱心。

  笔者后来了解到,这几位女士都是高中以前读的私校(那年代大部分女士不就读大学),也就是美国所说的教会学校。这些学校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所以这里毕业的学生都三观正、气质良好。参加完夏令营后,笔者就动了送女儿去私校读小学的念头。

  我们和其他一些家长探讨了送孩子去私校的想法,得到了不少中国人家庭的支持。我们都是移民家庭,对于孩子如何融入美国社会、如何培养美国理念都经验不足。送去读私校,把孩子的言行意识(特别是女孩子)培养好,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抱着这个想法,我们几个家庭都是节衣缩食,供孩子们上私校,一直到小学毕业。中学我们都没有再送孩子去私校,不是因为费用问题,而是我们普遍认为中学是一个需要扩展各方面知识能力的时候。小学已经把孩子的德育基础奠定牢固,中学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一般说来,私校都很小,学生从几百人到一千多人,孩子们性格和家庭背景很靠近,不够多元化。到了社会上,孩子们肯定不会只接触这几种类型的人。如果在中学阶段不把孩子们的视野打开,让他们学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即使是功课再优秀,到了社会上还是会吃很多亏。

  中国移民家庭普遍都会选择名列前茅的公校,因此居住的小区也都是好小区。这里的生源都出身良好的家庭,一些很乱的家庭往往集中在市中心的小区,那里很难看到中国移民家庭的影子。

  在公校里面,做团队项目很多,每次都必须选择不同的同学一起做,班级课也是经常打乱学生的组合,这样都有利于培养孩子和不同人打交道,从而建立孩子的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就这点而言,私校的环境就相对简单了。

  公校因为学生多,竞争也相对激烈,孩子们要学会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又如何提升自己的弱项。公校提供了多民族、文化、语言课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第二种语言。笔者女儿所在的高中,就有近20种语言的选择。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AP课,不少中国人的子女,在高中阶段就修了很多AP课程,到了大学都可以提前1-2个学期毕业。

  女儿在国内读私校的经历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的两个女儿在国内读过两年的私校。因为两个女儿当时中文不够好,都降了一级,一个读初一,一个读小学5年级。为了方便女儿学习中文,我没有选择国际班,而是让她们和中国学生住宿学习在一起。

  中国的私校要辛苦很多,每天早起晨练、晨读,下午有各色补习班,晚上还要晚自习,每天忙的不亦乐乎。周末两天是回家住宿,但是不少学生要去周末补习班,还有的同学因为家长忙于工作只能留在学校过周末,有的甚至过节都要留在学校。

  因为在美国小学期间德育基础很好,她们非常受当地同学的喜欢,甚至当上了班干部和三好生,老师们也都称赞她们行为规范非常优异。这两年的私校,女儿的中文突飞猛进,离开的时候中文水平已经和同龄人差不多了。她们也结交了不少中国同龄朋友,友谊一直保持到了大学。

  回忆起这两年中国私校的经历,两个女儿一直感慨功课和成绩排名的压力,相对之下,其他方面的技能没有机会拓展。她们还是更喜欢美国的教育方式。

  是否需要陪读、开小灶?

  笔者在一次中学家长会上,听到了美国的老师对几位中国家长的规劝。这几位家长都是给孩子开小灶的,而且喜欢逼孩子学更多的技能,启蒙教育开始的也早,也就是国内所说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这几位家长的孩子学习都非常不错,但是美国老师对这些孩子不但不赞赏,反而非常担心。

  在美国老师眼里,一个孩子的精力就那么多,如果一方面发展过度,必然引起另外一方面的极端弱势,而美国讲究的是真正的全面发展,考试成绩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美国老师希望孩子们都可以有一项体育爱好,很强的社交能力。他们担心的不是差等生,而是成绩最优秀的Top5学生。在他们眼里,这些学生往往功课优异,但是情商低、动手能力差、性格懦弱、体育不行。到了社会上,容易受到挫折和失败的往往是这些功课特别优秀的学生。

  再者,美国老师最反对中国家长的开小灶和陪读,这在美国老师眼里,比孩子功课一般还要担心。因为开小灶会让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没有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而且还会造成不应该发展的年龄发展,最终的结果是拔苗助长。

  陪读在美国家长那里是完全被摈弃的,读书还要陪,那么孩子的独立性和开拓性如何培养?碰到难题是孩子们必须经历的,如何解决难题是孩子们必须学会的,只有独立性强的孩子才会有责任感,敢于尝试和担当。

  如果美国学生让家长陪着做作业,美国家长会强调这是你的工作,不是父母的工作,不应该让我们来看着你。如果孩子们有问题,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自己先去解决,父母最后才介入。

  笔者的一个邻居的孩子有一段时间叛逆,不肯做作业,她的家长就让她第二天上课交白卷,被学校老师制裁。几次之后,孩子感觉丢人,自己就改变了行为,家长就势给予鼓励,很快孩子成绩就跟上来了。

  既然如此,就给孩子们多一点“踹“的机会吧。

  投稿人原创,如有侵权问题,非本平台责任,请告知本平台移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