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塞纳河边。不同于常见的河岸学生狂欢派对总把啤酒和电音当成主角,有一群人跟著简陋随身音响放出的轻快探戈舞曲,面露微笑的互拥舞出夏夜的轻松。这群人或老或少,或本地或外来,或认识或不认识,就在晚餐后不约而同地朝这里聚集。放音乐的人就在音响旁放个小桶子,上面写著“感谢随喜支持!”,让大家可以自由赞助这个露天探戈舞会。月光下的塞纳河边,路过的人们或观赏、或好奇的加入,直到深夜,人群才渐渐散去。


纽约,Club 412。DJ放著各种不同的音乐,从世界音乐到地下音乐,从怀旧情歌到电子舞曲,虽然五花八门,但隐约地可以感受到一种共同的元素潜藏其中。酒吧里的人们先是听个一小段DJ精心安排的曲子,心想“用这种音乐来跳探戈也蛮有趣的”,然后就相互邀舞进入了舞池。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听到什么,但他们陶醉在以一种共同的身体语言来诠释不同情境的惊喜。


东京,涩谷区青山剧场。班多钮手风琴时而高亢,时而低鸣,观众们仿佛感觉到时空回到了二十世纪初期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口。伴随著舞台上探戈乐团的卖力演奏,以及职业探戈舞者们一首首炫目华丽又充满情绪张力的编舞,一幕幕移民史与探戈萌芽画面活生生地重现,而台下观众也不断回应以热情的掌声与欢呼。探戈歌舞剧散场时可以听到观众彼此的对话:“我也好想跳探戈喔!看起来好热情、有时却又很感伤…”


台北,探戈艺文沙龙舞蹈教室。“各位同学,今天介绍探戈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叫做boleo,也就是飞腿!”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完一串动作后,音乐响起,同学们两两一对开始尝试。几分钟后老师停下了音乐,就困难处再讲解示范一番,同学们边擦著汗边聚精会神的练习著。老师突然停下了其中一对同学,认真地对男生说:“要让你的舞伴知道你想做什么,绝对不是只靠手!” 


  tango001.JPG     

周思齐授课实景


布宜诺斯艾利斯,Café Ideal舞会现场。午夜时分,挑高三层楼的大理石梁柱间回响著四零年代的经典探戈曲目,留声机的音质在精致装饰的墙面与红绒布帷幕间温暖的共鸣著,令人怀念的大乐团与传奇主唱再度从脑海中被唤醒。穿著正式的男男女女安静地散坐在圆桌边,喝著红酒或咖啡。有的皱著眉头,专心地聆听著音乐,不时跟著低声吟唱,陶醉不能自已;有的以目光探寻著合适的对象,等待著与对方眼神交会的那一刻,于是两人可以心领神会的朝向彼此接近,共同进入舞池。也许从未谋面的两人,在接下来这几首歌的时间里,拥抱著对方,也被音乐拥抱。直到接近黎明,仍有不少人沉浸于此,不忍离去。


tango002.JPG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经典舞会之一,Café Ideal


以上这些都是阿根廷探戈舞蹈今日的面貌。越来越多的人,不分语言,不分种族,不分文化,进入探戈的世界之后便再也无法割舍。有些人喜欢探索肢体的极限;有些人喜欢享受无言的默契;有些人喜欢诠释音乐的乐趣;有些人喜欢感受舞步的惊奇。在这个世界,探戈舞蹈这种身体语言成了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妳不会在意与妳共舞的这位先生职业贵贱,妳只会在意他是否全心而体贴;你不会在意在你怀中的这位女士胖瘦美丑,你只会在意她是否真诚而投入。当两人共同感到真心默契被音乐拥抱,霎时间这个互不相识的人仿佛却是世上最懂你的人。


tango003.JPG     

探戈艺文沙龙舞会实景。每一张陶醉的脸孔均如此动人


探戈这神奇的舞蹈是怎么开始的呢?


时空回到了西元1853年的阿根廷。当政的自由派政府开始大力鼓励欧洲人移民阿根廷,开启了当时许多中下阶层辛苦人民的移民掏金梦。到1887年时,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总人口44万中,移民人口已占了23万。原居住在阿根廷彭巴草原的原住民牛仔(Gauchos),经过中美洲而输入做为奴隶的黑人,早期殖民时期的欧洲人,以及1853年之后大量移入的欧洲人等,在文化上产生了强烈的融合碰撞(因此在阿根廷探戈的舞蹈中也常可见黑人舞蹈、原住民传统舞蹈、以及各种欧陆舞蹈的痕迹);而大量移民造成严重的住宅与工作问题、难以想像的男多女少、各种族群间的冲突与融合、移民者的致富梦碎等,在这些背景下萌芽的探戈音乐,也自然的抒发出对时局的失望、对家乡的思念、对爱情的心碎、以及对未来的不安与期待等情绪。而探戈舞蹈更是为所有这些破碎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难以想像短短三分钟的互拥,其实蕴含著多少抚慰。


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开始接触与喜爱探戈,在许多城市甚至出现了小酒馆探戈文化。萌芽于中下阶层的探戈音乐与舞蹈, 随著巴黎上流社会对于探戈的高度接受,也终于开始造成阿根廷中上阶层的跟进。随后探戈之王–名歌手Carlos Gardel卡洛斯盖德尔为欧美带来一股排山倒海的探戈热潮;节奏之王–名指挥与编曲家Juan D’Arienzo璜达连索那撼动人心的个性节奏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进入了舞池;同时期阿根廷的工业跃进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布宜诺斯艾利斯展现了“南美洲的巴黎”的风情,市民重视休闲生活的风气更成为一大推手,于是1940年代开始,探戈已逐渐成为当时的布宜诺市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的各个探戈大乐团因为舞蹈人口的大量成长而有了发展竞争的空间,所带来的各种不同乐风也使得舞风的演变更为细腻与多样。这就是史称探戈的黄金时期。此时期探戈舞蹈已从情绪慰藉更进一步成为社交与艺文生活情趣的代名词。


探戈的黄金时期在50年代之后,由于阿根廷军政府政变上台而霎然告终。军政府全面打压探戈,探戈音乐家被牵扯入狱,通宵达旦的舞会被全面禁止,于是探戈被迫进入地下化的黑暗时期。探戈的舞蹈发展停滞了,但探戈的音乐却在海外开始了跨时代的革命:此时旅居欧洲的著名作曲家与手风琴家Astor Piazzolla皮亚佐拉将爵士乐与古典乐以更学院的形式与更实验的风格融合进探戈中,创造了崭新的听觉效果,开创了所谓的 Nuevo Tango新探戈。皮亚佐拉的作品成功地征服了欧美甚至全世界。今天在台湾,许多人知道探戈,其实正是因为皮亚佐拉所留下的动人作品。


tango004.JPG     

著名探戈餐厅Chiquilin的墙上肖像,名歌手Carlos Gardel与Anibal Troilo、Astor Piazzolla等手风琴大师们早已成为探戈的代名词


八零年代,阿根廷军政府下台,传统探戈舞会终于又可以公开举办。探戈黑暗时期的年轻人并没有接触探戈舞蹈的机会,探戈舞蹈人口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但种种因素却反而促成了探戈舞蹈的复兴与开始多元发展。1982年百老汇上演了第一出探戈歌舞剧“Tango Argentino”,造成了很大的轰动,随后几出精心制作的大型探戈歌舞剧也都在各国演出时造成极大的回响,仿佛在告诉著这个世界“探戈舞蹈回来了!”。歌舞剧里或甚至之后的探戈电影中精心编排的热情戏剧化动作在全球吸引了大量的探戈爱好者,许多阿根廷老舞者极力鼓吹恢复当年黄金时期重视心灵交流的朴实舞风,更有许多新一代舞者试图诠释皮亚佐拉的新探戈或欧洲兴起的电子探戈音乐,或甚至引入现代舞、马戏特技等种种不同元素来寻找新的探戈舞蹈方向。现在这个年代的探戈舞蹈真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期,全球探戈舞蹈人口蓬勃成长,几乎各大小城镇都有一群探戈狂热份子,每周固定地出没在探戈舞会。他们有机会去不同城市时也必定会顺便带上一双舞鞋,利用网路探查舞会资讯,绝不放弃与当地舞者共舞的机会。全世界的探戈人就在各地的探戈舞会或舞蹈教室,成为了遥远但又亲密的朋友。


tango005.JPG     

周思齐于阿根廷Practica X练习舞会。来自各国的年轻舞者们经常于此处聚集交流


探戈与其他舞蹈有何不同,为何能具有这么强的社交性,使互不相识的人在几分钟之内就紧密连结呢?关键之一就在于,探戈的舞步并没有制式化的顺序,而是完全即兴的。男士们学习带领的技巧,女士们体会跟随的秘诀。于是只要了解这种身体语言的人,就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同样了解的人共舞。在舞池中,男士即兴地带领女士做出感觉相应于音乐的舞步;女士感觉到动作,配合著音乐诠释出想要的质感。任何一方没有真心投入,舞蹈就无法完成。“It takes two to tango!”诚然如此! 而透过完全卸下心防、真心拥抱接受对方的同时,也相当于打开了自己的心,开启了情感的对外交流,而达到其他舞蹈难以达到的情绪宣泄的神奇结果。更有少数能够把探戈这个身体语言使用得出神入化的人,与其共舞者甚至在这三分钟内能够感受到犹如身在天堂般的幸福。这是任何语言的对话所难以达到的境界!


有趣的是,就在探戈逐渐开始风行欧洲的100年前,英国的上层社会显然无法接受阿根廷探戈的亲密与直接。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于1920年将探戈舞步制式化,音乐节奏固定化,并于1924年公布统一的舞蹈教材开始推广,故称之为标准舞。随著英美文化强势的散布,今日在许多国家讲到探戈,多数人竟都误以为是英国这种由贵族制定,用以表演与竞赛的制式舞步,而非十九世纪下半叶即开始在阿根廷中下阶层社会中自然产生,以社交与情感宣泄为目的的即兴舞步。于是死忠阿根廷探戈的人们多了一种特别的乐趣–自己仿佛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般秘密地下社会中的一员…


tango006.JPG     

台北探戈节之中国风舞会,来自各国的舞者约三四百人,为每年九月的亚洲探戈盛事


探戈,这种在特异时空下为了抚慰无数心灵而生的音乐与舞蹈,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更为复杂多变的多种样貌。时空变了,但人心深处总有一块空虚,在聆听著探戈音乐或沉浸于探戈舞池中时,得到了慰藉。从舞蹈看探戈,我们看到了带领与跟随的艺术,看到了透过肢体而展现出真我的美,看到了单纯踩在节拍上的自然欢愉,看到了共舞者的心境起伏,更看到了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