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一周前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A:你想知道如何调整月经吗?

我:想知道,这样我可以帮助身边的人。

A:平时喝红糖姜茶吗?

我:……

大约三周前发生过这样一段对话:

B:我最近也一直在调养身体。

我:有什么好方法啊,推荐给我~

B:你平时喝不喝姜枣茶啊?

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姜枣茶好像变成了万能药,周围所有的人都对它兴趣浓厚,趋之若鹜。有些人甚至坚持每天都煮姜枣茶喝,对它的钟爱到达了痴迷的程度。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于生姜这个东西始终有一种敬畏。

?

?

很小的时候我几乎从不吃姜。妈妈有时做饭会悄悄把姜切成极细的丝,然后再切成小丁悄悄放在饭菜里或包在饺子里,但我只要一吃,就能尝到放了生姜。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这种敏感,一点点生姜味儿都能尝到。

后来去上芳香疗法课程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从发的精油里面像抽签一样随机抽取一瓶精油。很不巧,我居然就抽中了姜精油。

抽到的那一刻,我想,要不要放回去重新抽一瓶。我实在是不喜欢姜。但这种抽取讲究的是「机缘」,你抽到它,说明你需要它。所以,我最终还是带著一丝不愉快开始了和姜精油的相处之旅。

?

?第一天感受姜精油的时候不知道该用多少,所以就在手心和脚心各滴了一滴,涂抹完毕就睡觉了。

一晚上没发生什么,但是早上起来小便的时候感觉火辣辣的。迷迷糊糊中,我还没反应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恍然醒悟,因为精油经过一晚上代谢后,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感觉到很辣。

这个体验加深了我对姜的认知。在我的印象中,它是一种非常强效、刺激性明显的植物,所以我更加不敢随便使用。看著大家每天抱著姜枣茶喝,我其实有点担心,这样真的可以吗?

查阅了一些中医书籍,把关于姜的论述做一个简单的摘录,以供大家参考:

我们平时所用的主要有两种姜:

生姜:也叫姜、鲜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干姜:也叫白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资料来源:《中医药膳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年1月版。

?

?

??

  1. 生姜

本草纲目对于生姜有一些具体的论述。

生姜性温,但是姜皮性寒。所以「要热则去皮,要冷则留皮」。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它发挥热性效果,就要把姜皮去掉。

以下均摘自李时珍《本草纲目》:

?「思邈曰: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损寿减筋力。

时珍曰:食姜久,积热患目,珍屡试有准。」

姜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容易造成体内过热而产生眼疾,这一点李时珍在当时屡次尝试发现非常准确。尤其是八九月份不应该多吃生姜,不然到了春天会患眼疾,减损寿命和筋骨的力量。?

「古人言:秋不食姜,令人泻气。盖夏月火旺,宜汗散之,故食姜不禁。辛走气泻肺,故秋月则禁之。晦庵语录,亦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语。」

古人认为秋天不应该吃生姜。夏天火气旺盛,适合多出汗发散,所以多吃姜没关系。但是辛辣气味会宣泄损伤肺气,因此秋天不应该吃姜。晦庵语录上有记载,秋天吃姜,让本来能够活到天年的人夭折丧命了。

?

「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开发之,则违天道矣。若有病人,则不然也。」

有人说夜晚不要吃生姜,为什么呢?因为生姜性辛、温,主要功能是开发、疏散。夜间人体内的气本来是收敛的,吃了生姜反而发散了,和天道相违背。但是如果是生病的人,则另当别论了。

?

2.干姜

「生姜润湿辛温,蒸腾发散而走表,干姜燥热守中。

多用则耗散元气,辛以散之。 」

生姜比较湿润,性辛、温,促进人体蒸腾发散,而干姜的热性更足。

多食用干姜则消耗身体元气,因为辛热强大,耗散了元气。

3.分辨

不知道这些小知识对你有没有一点帮助呢?现在销售的各类姜枣茶太多了,不排除有对姜枣茶功能多度宣传的嫌疑。

希望我们都能把知识掌握在自己手里,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