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三国演义让后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变得为人熟知。现如今的人们了解三国,大多数也是从三国演义入手,不过三国演义始终是小说,与正史还是有区别的。除了耳熟能详的几位厉害人物以外,史书上面同样记载了很多厉害人物。

  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厉害人物就是诸葛亮了,作为蜀汉的谋士,没有诸葛亮的辅佐,恐怕刘备连蜀汉都建立不了。同样魏国也有厉害的谋士,比如说司马懿、郭嘉、荀彧等人,这些人都是后人非常了解的。

  与蜀汉和魏国一样,孙吴同样拥有优秀的谋士,比如说陆逊。不过陆逊得到了重用,可是在孙吴中,有一位厉害人物,此人的能力堪比诸葛亮,可是他一生未得到重用。这个人就是张昭,说起此人并不太有名。

  张昭是江东的元老级人物了,在孙策打天下时,就投入了孙策的麾下。孙吴的张昭在能力方面并不亚于诸葛亮,要知道张昭在当时就是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也是江东淮北派的首领。他的身份和地位非同小可。

  张昭年少的时候就非常好学,后来被举孝廉,类似于科举,被举孝廉的人可以走仕途。不过举孝廉的张昭没有走仕途,恰逢这时候赶上了战乱。为了躲避战乱,张昭从徐州的彭城南渡来到了扬州,就在这里,他遇见了孙策。

  遇见了孙策之后,张昭的人生迎来了改变。两人一接触,孙策便深感张昭身怀王佐之才,遂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遇到了孙策,张昭的命运就已经改变了。其后,张昭追随孙策的日子中,能力就显现了出来。

  孙策没攻下一座城池,张昭负责安抚城内百姓。孙策与张昭,一内一外,一军一政,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到了孙权继位后,张昭的位置同样重要。张昭不仅帮助孙权稳定住了形势,还为孙权讨平了不少反叛势力。

  当时的孙权任用别人,只是因为张昭是孙策的贴身谋士。当初孙策将张昭托孤,可是到了真正孙权继位后,张昭的身份一点一点开始下降。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张昭是孙策的旧臣,其次张昭的性格孙权不喜欢。

  当时孙吴面临魏国这个大敌,周瑜是主战派,可是张昭主张投降曹魏。张昭虽然是托孤重臣,可是他与孙权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慢慢的他就被忽略了。张昭的一生没有得到重用,没有被封为宰相。

  到了张昭退休之后,反倒被封为了辅吴将军,地位仅次于三公,改封娄侯,食邑万户。退休之后的张昭颐养天年,在81岁那年去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