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众将中,冯习,张南,吴班,傅肜等,可以说是很一般的将领了,而黄权与马良比上述之人稍好,刘备却不把他们放在主战场中。蜀军这阵容也太不够看了吧?

反观吴军,不论是陆逊,还是朱然,徐盛,朱桓等,在此战之前都是有一定战绩的。

当时虽然法正去世诸葛亮留守赵云做后勤,那蜀国也不至于一场这么重要的战役几个老将几个谋士也拿不出来吧?为什么要用一些在之前没有什么军政功绩的人做此这么重要战役的主帅呢?


已经是刘备可以拿出的高级阵容了。

首先,历代亲征带一线将领其实是比较少的,一线将领往往是负责代领偏师,或者留镇要塞。刘备入川在身边的黄忠魏延当时也是身份偏低,只是两个人后期提升上来。如果伐吴成功,陈式吴班冯习未必不会提上来。

关羽死后,刘备麾下将领除了花瓶。当时以张飞、马超为首,赵云、魏延、吴壹(还有李严,不过不是纯将领)次之,马超病逝不论。实际上刘备军名将有明确记载的,没有参加的只剩魏、吴等寥寥数人。只不过张飞、赵云都是有自己任务的方面大员,不在刘备军中。吴班陈式廖化(逃归,也算参与)都去了。

你总不能让张飞赵云魏延去当先锋,陈式吴班冯习做统帅?

张飞是「二路元帅」,临时被刺杀所以改变计划。

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

赵云是「预备队总指挥」,这还是建立在赵云反对伐吴基础上。

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其实从平三郡、入蜀、汉中开始,张飞赵云就已经脱离刘备直接指挥,自己别领一支军队去执行任务。入蜀时也是诸葛亮张飞赵云分定郡县。


我就举你提到的那两个强点的例子,黄权跟马良。

黄权的才能,刘备、曹丕、诸葛亮、司马懿等多人都是很认同的,这个人强不强呢,我就提一点,汉中之战黄权起到的作用比法正都要大,【皆权本谋】了解一下。而且夷陵之战随军的诸将中只有黄权认识到了蜀军最关键的短板和要害之处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只是刘备不知道啥想法,并没有认真听取罢了。

哪怕是刘备不听黄权的建议,被冷落的黄权的的处置结果也比赵云好的多,赵云谏阻伐吴,结果被晾在江州带后备队。黄权则是被安排在江北独领万人监视曹魏,因为之前刘备对曹丕示好被打脸,所以夷陵之战中不仅孙权感觉很方,刘备对于曹丕会对谁趁火打劫也是没底的,因此黄权担负的这个任务并不算轻的,只不过我们开天眼知道曹丕并没有在夷陵之战的过程中出手罢了。黄权这个无疑是蜀汉此战所损失的含金量最高的人才了。

另一个马良是诸葛亮极为看重的人物,侧面可知其才能想必也是足够优秀的,而且马白眉还有协穆二家的亮眼表现,而孙权也是一个眼光毒辣之人,马良能得到刘备、诸葛亮、孙权这三位大佬的青睐,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与黄权一样,虽不在最前线,但也是身负重任独当一面的联合武陵蛮向吴军侧翼施压的,而与之对敌的则是东吴的另一位军界大佬,镇守交州多年的步骘,马良所指挥的武陵蛮需要步骘带领一万多交州劲卒才得以平定,可见吴军对马良所率领的武陵蛮的重视程度。

准确的说,刘备集团在夷陵之战之前,人才虽然在逐步凋零,但仍有一批能力很强的人才可以支撑起国家的运转,但就是经此一战,蜀汉可以说折损了大半的人才、军资和精锐兵力,数十年的积蓄毁于一旦,政权处于最危机的时刻,而即便是经过诸葛亮多年调理到足够发起北伐的程度的时候,仍处于一种【益州疲敝】的局面。

夷陵只能说明刘备输得很惨,败家败的很难看,但由此就下定论说刘备渣渣或是刘备带出去的人的能力都是渣渣的话,恐怕这话不具备说服力。


抱歉,真的拿不出来。夷陵之战开始于221年,222年8月结束,我列个死亡名单:

糜竺死于220年;法正死于220年,刘巴死于222年;马良死于222年(死于夷陵之战);刘封死于220年;张飞死于221年;关羽死于220年;许靖死于222年;黄忠死于220年;马超死于222年;黄权222年亡魏(由于夷陵之战);霍峻死于217年;孙干,简雍,庞统明确死于220年之前。

而且硬要说的话,许靖马超简雍这些活著也是用不到。

那除此之外,三国志蜀志有传的dalao们在干吗呢?

诸葛亮在后勤,类似汉中之战吧;赵云反对伐吴,刘备『留云督江州』;魏延守汉中,李恢去南中;伊籍偏内政外交(这个点也不见得还活著,活著也起不到作用),秦宓反对伐吴被下狱;其他或如蒋琬费祎这些内政的,或如王平马忠邓芝张嶷这些还没出名的(有的还是偏守一方),或如霍戈吕凯这些既没出名也只是偏守一方的;再刨除蜀汉的清谈型角色外,李严也是一方太守,再然后,蜀书应该也就没了。。。

从三国志的角度看都没人了,更何况有些有传的人也完全没有半点改变战况的能力,所以就只能这样了。

当然,如果夷陵打好了,应该也会涌现出一些新生力量吧,不少人还是很有潜质的。。可惜了。。


先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逊上疏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这里说的是,刘备从巫峡一直打到夷陵冯习还是大都督

再看看《三国志先主传第二》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xiá)祭高皇帝以下。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陆逊本名)、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广数十丈。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

三国志吴书潘璋

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权即分宜都(至)[巫]、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甘宁卒,又并其军。刘备出夷陵,璋与陆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

这是三国志里能找到关于冯习的所有相关文字。

百度百科

杨戏:休元轻寇,损时致害,文进奋身,同此颠沛,患生一人,至于弘大。罗贯中:冯习忠无二,张南义无双。沙场甘战死,史册共流芳。钟敬伯:张、冯二将是丈夫。

从一开始的战绩来看,冯习张南两人也不是无能之辈,能统领4万大军的,绝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五溪蛮夷的首领,胡王沙摩柯,记载的文字更加少。

冯习从刘备入川就一路跟随,汉中之战也没有很明显的建树,反而是后来的马超轻易的得到了左将军之类的高级职务。从这也能看出,冯习虽然是比较早跟随刘备的将领,但是历史上没有很突出的战绩。

只可惜,死太早了。


一,因为夷陵之战败了,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参战人员素质不高。

二,因为大部分参战人员都死了,所以后续也没有机会再证明自己素质到底高不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