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有怨氣,那你一定是掉入了「弱勢價值觀」的陷阱! 新聞 第1張

編輯|三石

來源|喜馬拉雅FM米果文化的精品課《馬東的職場B計劃》

很多過來人都會警告你,在職場上,你千萬不能老是抱怨,抱怨解決不了問題,抱怨招人煩,等等。但你仍是一肚子的委屈,能憋出病。想一個問題,你的怨氣是從哪兒來的。

“強勢”與“弱勢”的兩種價值觀

人的價值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叫“弱勢價值觀”,一類叫“強勢價值觀”。弱勢價值觀的人,遇到問題會問“憑什麼”,而強勢價值觀的人,遇到問題會問“為什麼”。

什麼樣的人,最喜歡抱怨規則不公平呢?是那些內心覺得自己失敗的人。越是覺得自己失敗的人,往往越看不起規則。因為,我如果承認規則是公平的,那就等於否定了你自己。

在職場有怨氣,那你一定是掉入了「弱勢價值觀」的陷阱! 新聞 第2張

比如說,在學校裏,如果我是個學渣,我就偏向於想教育制度是不公平的。那到了職場,如果我薪水不高,一定是因為公司制度不合理,無良老闆剝削員工。

所以你看,越是覺得自己是弱勢的人,越是不相信規則,越覺得這一切的背後,一定有人在搞鬼,有人在坑我,有陰謀論。對,這種陰謀論,就是弱勢價值觀。

“強勢”與“弱勢”的定義

強勢價值觀的人,很少質疑規則。道理也很簡單,因為我現在還不錯,所以,我樂意相信規則是公平的,守規矩是能獲利的。

在這個前提下,即使出現了我不能接受的結果,我也會傾向於去問“為什麼”。因為,既然規則是有道理的,那麼一定是現在還有什麼道理是我沒搞清楚的。我要做的就是分析問題,去找對策。

在職場有怨氣,那你一定是掉入了「弱勢價值觀」的陷阱! 新聞 第3張

而你想想看,遇到了問題,一個人老在問“憑什麼”,一個人總在問“為什麼”。久而久之,他們兩個之間的距離,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但你肯定會反駁:我要是上層精英,我是個既得利益者,我也願意相信規則是公平的。可是現在,我只是個職場新人,確實就處在職場最底層、最弱勢的位置上啊,這能怪我嗎?

如果你這麼想,就是誤會了“弱勢”和“強勢”的定義。這裏所說的“弱勢”跟“強勢”,指的不是你的處境,而是你的認知。

打個比方說,咱倆同班,我考全班第二十名,你考全班第二名,你說,咱倆誰強勢,誰弱勢?答案是,不一定。

我雖然考第二十名,但我覺得這個名次,是合理的。那當我看到第一名的同學時,我想的就是:“為什麼他考得那麼好?”這時候你所秉持的,就是強勢價值觀。

在職場有怨氣,那你一定是掉入了「弱勢價值觀」的陷阱! 新聞 第4張

而你呢,即使考到了第二名,可是你心裡忿忿不平,覺得這個名次我不能接受,這不是我該得的。那當你看到第一名的同學時,就會嘀咕:“憑什麼第一名是他,不是我?”這時候你秉持的,就是弱勢價值觀。

所以,所謂的“弱勢”和“強勢”,不是客觀現象,是主觀心態。你對目前的位置是不是滿意,這個心態,決定了你是哪種價值觀。

不要掉進弱勢價值觀的陷阱

對現狀不滿意,這不是壞事,這是你奮斗的動力。我只是想提醒你,不要掉進這個弱勢價值觀的陷阱。因為,掉進這個陷阱裏的人,他們往往一方面以受害者自居,另一方面的,做的卻是攻擊和加害的事情。

什麼意思呢?當你不停地抱怨公司的制度不合理,上級的決策不公平,同事對不起我,老闆欠我一個公道。他們憑什麼啊!這時候,在整個過程中,其實是你在攻擊老闆,攻擊同事,攻擊那個決策。

在職場有怨氣,那你一定是掉入了「弱勢價值觀」的陷阱! 新聞 第5張

更重要的是,你不僅傷害別人,你可能還是會傷害你自己。因為,你對目前的位置是不是滿意,這個心態決定了你的思維。而這個思維,會進一步決定你接下來的位置在哪裡。

弱勢價值觀的人,往往就一直停留在這個讓他不滿意的位置上。不是位置決定了你的心態,而是心態決定了你的位置。

關於主播:

馬東、馬薇薇、黃執中、胡漸彪、邱晨、周玄毅聯合成立米果文化,通過《好好說話》《小學問》等音頻節目,讓你既會說話,又有學問。

馬東會給你職場全新的視角——職場B計劃,讓你把每一個具體場景的職場問題,對應到這三個維度中,通過提升這三個方向的素質來解決,幫助你告別委屈,拒絕死磕。

關於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