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下厨,却很爱看关于料理的节目和戏剧,肖想有一天也来开一家深夜食堂或学敦子的午餐里的敦子开著小胖卡到处走跳,偏偏厨艺一直原地踏步,大概就是少了那么一点热情和坚持吧。日剧里跟料理有关的故事总是不著痕迹的诉说每一道料理对主人翁的意义,鸭川食堂就是其中之一。

寻找记忆中的味道,这句刊登在杂志上带有魔力的广告词,没有明确的住址和电话,门外也没有招牌或门帘,却吸引了愿意相信而找来的有缘人。鸭川食堂很吸引我的是,老板对每位初次来到的委托人总会送上精心制作的料理,而且详细介绍食材和料理方式,可以感受到老板对食材的坚持和用心,光是食物的摆盘和配色就足以挑起观众的味蕾。

一集一道记忆中的料理,老板的女儿扮演著侦探的角色,从委托人有限的线索中理出一些头绪,老板凭著以前当刑警的本事明查暗访,然后将结果呈现给委托人试吃。日剧厉害的地方就是能透过平凡的食物加入人的温度,不只是填饱肚子,满足口腹之欲,食物的味道和吃的人产生了情感上的连结,既暖胃又暖心。

要说记忆中的味道,大概就是在小学时的午餐吧。那个年代的小学生不是带自己便当就是家长送便当到学校,妈妈没空做午饭的时候总会在去学校的路上买,我最喜欢的午餐是蒸肉圆,大大的肉圆上撒了一点香菜和酱料,里面包著好吃又软嫩的猪肉块,我却独钟肉圆皮,那种带点酱油味而且软软厚厚的口感。到了高年级之后,可能是因为妈妈担心吃不饱,午餐就不再出现蒸肉圆了。长大后问起那家肉圆店,妈妈说那家卖肉圆的很久以前就收起来不做了。

刚来台北时发现这里的肉圆是油炸的,外型一样,但是QQ的皮像极了橡皮,里面的肉不是记忆中的肉块,而是参杂碎肉和笋丁,外皮用剪刀剪了十字,再淋上厚厚的酱汁,吃完那一份重口味炸肉圆,就像吃了一个月份的油,后来又在其他店吃了一次还是不适应,那次之后就不再吃肉圆了。过了几年,有位朋友说某处有卖蒸肉圆,于是找了时间过去,当我看到小小的白色的肉圆皮,我就知道那不是记忆中的蒸肉圆,吃了之后是觉得不错,没有油腻感,但那终究不是记忆中的味道。如果真有鸭川食堂,我大概也提供不出什么线索了吧。

鸭川食堂和其他食堂不同的是,老板会准备食谱和所有食材,让委托人自己做相同的料理,我猜意思就是食材经过调理虽然能展现食材本身的味道,但如果能亲自做给家人或自己在意的人吃,会让吃的人对这道料理产生情感,成为他们心目中那个记忆中的味道,和食堂的广告词就互相呼应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