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被问「卖菜的店通常有卖水果,卖水果的店通常没有卖菜,为什么?」引发网友讨论。(图/翻摄自 Unsplash)
▲面试被问「卖菜的店通常有卖水果,卖水果的店通常没有卖菜,为什么?」引发网友讨论。(图/翻摄自 Unsplash)

如果你应征工作时遇到这问题,会怎么回答?大陆网路最近流传一则讨论,有人在面试时被问到,「卖菜的店通常有卖水果,卖水果的店通常没有卖菜,为什么?」大家众说纷纭,而有一位专业的网友写下超完整分析,文章被推爆,其他网友高呼:「长知识了」!

该网友首先提到,看见问题必须先了解问题的语境,所以他去搜寻了一下,确认这题目最早是从一间超商应征产品经理时提出,所以显然出题者想要知道的是面试者对于消费者行为、对于营销学的理解。

该网友接著分析,从个人经验出发,其实身边还是有不少既卖菜、也卖水果的店,但现实中的状况如何无关紧要,还是可以当作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来解答。

然后该网友针对问题,给出了几个答复:

1. 从单品的价格考量,根据价格锚定效应,店内的高单价商品虽然较少人购买,但高价商品的存在,可以让消费者感觉其他产品「没那么贵」了。因此卖蔬菜的店也卖水果,可以让价格较高的水果发挥「高带低」的效果,让蔬菜在消费者心中变得比较便宜。

2. 从消费者的需求考量,买菜的人往往必须料理一整桌菜肴,通常也会买水果;买水果的人却未必会买菜,因为很多不开伙的外食族也会买水果。因此卖菜的店卖水果,可以完美匹配客群的需要;但反过来,卖水果的店卖菜,就未必有同样的效果。

3. 从商品周转率考量,蔬菜比水果更容易变质腐败,每天都要更新;而水果的进货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卖蔬菜的店也卖水果,只是在例行的每日进货中增加水果的品项;但卖水果的店要卖蔬菜,就变成必须天天进货。

该网友最后总结,看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先思考提问者的用意为何、他想藉著问题知道什么,接著就是将问题与现实相对照,第三步则是找出解释理论来支撑你的答案,答案可以天马行空、充满创意,但背后一定要有理论支持。因此回答前也须确认理论确实可以用在这题目上,而不要只是自己一厢情愿。

文章一出获得许多网友认同,纷纷在底下留言回复表示,「有洞见」、「看完文章收获最多的的不是为何水果店不卖菜,而是你如何有条理的去回答一个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