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画水,都会画上山啊、树啊、人啊、小船啊什么的,显得画面丰富一些,马远的《水图》,真的就只画了水啊!十二幅不带重样的,完美刻画了12种水的姿态!

乍一看,似乎平平无奇——什么嘛,不就是画小波浪吗,小学生都会画好不好!

《水图》-黄河逆流

来我们放大了看,这粗重与细致并存的线条,这被卷起的小浪花,还有那渐变到画面上方虚化的浩渺感,那可都是马远兢兢业业蹲守江畔好多年的观察结果和艺术结晶。

在《水图》中,马远主要运用了勾、染和平涂,线条粗细有致,抑扬顿挫,可以强化出水花飞溅和下压的感觉,水形成了张力。

在表现波浪翻滚的体积感上的表达十分独到,线条的布局合理有序,水花的各种细节都被表现出来,这可不是谁都能画出来的。

《水图》-寒塘清浅 (说好的只画水,还不是画了两块石头…)

其中「寒塘清浅」这一幅更是展现了马远江湖人称「马一角」的绘画特色

「马一角」,简而言之,就是画画只画一角,其余画面全留白的一种「偷懒」画法。体现在「寒塘清浅」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幅基本只画了左下角的两块石头,水纹浅浅淡淡,几近于无,但是安静清浅的水面意境却被展现出来,空白并不是偷懒,而是艺术的表达。

话说回来,大家有没有觉得《水图》中的《层波叠浪》和《云舒浪卷》有些眼熟?

《水图》-层波叠浪

《水图》-云舒浪卷

好像,有点像那幅经典的浮世绘?

《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川

是了,葛饰北川的这幅《神奈川冲浪里》在对水的刻画上,和马远的《水图》颇有些相似的表达。

虽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葛饰北川学习了马远的《水图》,但是从唐宋书画对日本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来看,说马远的《水图》影响了葛饰北川对画水的艺术表达,也不算过分。

直到现在,马远的这幅水图对日本都还有著重要影响。

南宋一线画家「马一角」马远的《水图》,学术价值上,给后世学者提供了很多可以研究的史学资料和素材;在艺术史上,马远独创的「马一角」画法给后代山水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表达;流传到了海外,不仅影响了当时日本的浮世绘艺术,还对当代的艺术创作者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么一幅享誉千百年、影响海内外的艺术史上的「马一角」的《水图》,不容遗忘。


关于为什么只画了水的问题,首先还是得提到当时的历史背景。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两宋是史学家陈寅恪口中的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艺术史流转变化的时代。曾经主导著北宋画坛雄壮豪放的「大山堂堂」之景,随著靖康之变(1127)与宋室宗亲的南渡,变为「一角半边」的山水小景,成为精致细密的南宋院体画风的主导者。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之作,便是南宋院画家马远笔下所呈现的《水图》。水,这一原本作为点缀的不甚起眼的衬托之物,在《水图》中却成为浓墨重彩的主角。

其次,《水图》为什么能做到只画水?这和马远本身的绘画风格有关。马远对于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其山水画的成就尤为突出。但他常常不作全景式铺陈格局,而描绘边角之景,人称其「马一角」。他善于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从他的画中,能最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画中留白的妙趣。

《十二水图》实在值得反复来品味,马远将中国传统的画水法——勾水法、染水法、留白水法,融汇变通加以运用。《水图》采用勾染结合的方式,以勾为主,以染为辅。比如「云生苍海」一幅,可以明显看出马远先以劲利的线条铺排出逐渐伸远的层层波浪,再用墨色晕染出前景的海水及远方的云雾,使得画面凸显出空间进深之感,体现出云蒸霞蔚之态。

建议观赏时12幅一起来看。画的是各种不同的水波。除却一幅有残的水图无款,其余分别结合画面内容题有图名:「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迥波」、「云山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和「细浪漂漂」。再没有画家比马远更细心地观察水了。

如「洞庭风细」,波浪如鳞,不激不怒,近大远小以至 于水天一色,仿佛觉得微风习习,轻轻掠过了那开阔的湖面,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层波叠浪」是以颤抖的笔法,描写浪涛的起落,彷佛其下有蛟龙蛰伏。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使人精神振奋而感到豪壮。

「湖光潋滟」一幅,画家以轻快流畅的笔法,画出水波的跳动,浪峰无规则的排列,显然受到乱风的吹荡,即使画家不 染上红色,也使观者感到阳光明媚的杭州西湖景象来。

「云舒浪卷」一幅,却又是另外一番境界。画家以凝涩的笔触,画出一个浪头,它彷佛咆哮著要腾空而起,天 空中黑云滚动,与水相接,更增加有如冲锋陷阵的气概。画面虽小,而气魄宏大壮观。其它各幅,都各有不同的笔法特点和意境,就留待读者自己体会。

再来说说浮世绘,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关于「水」的作品,应该是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冲浪里》,但马远却先于他 700 多年对水的平静与汹涌做了 12 种细致分析。虽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葛饰北川学习了马远的《水图》,但是唐宋书画确实对日本艺术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但个人觉得两者给人的感觉其实完全不同,浮世绘是一门鲜活、热辣、又极具「侵略性」的艺术。而马远的《水图》却让人觉得内心平静。

马远《水图》并不铺开表现辽阔的水面,仅以简洁的笔触勾画水之细部动态。画中大面积留白,其中亦无一丝人烟火气,虚实相生相合,呈现出独特的观看方式。即便我们很难像专家那样去赏析《水图》,但我们也很容易从水的不同形态中感受到那种意境,感受到南宋理想国的魅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