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张理国╱台北报导】

研发替代役制度自实施届满10年,内政部统计,已有3万8千多名役男在1500家用人单位服役,累计研发成果3034件专利、发表论文8311篇,研发成果丰硕,每年对用人单位营收贡献值高达新台币3000亿元以上,成功为国揽才、育才、留才。

内政部统计,研发替代役实施10年,有近7成役男役期届满留任原单位,成为政府留才管道。但83年次以后的役男,只剩下4个月的军事训练,官员感叹,以后还有没有研发替代役都不知道。役政署副署长粱国辉表示,未来若兵源减少,也只能配合办理。

梁国辉说,有产业界私下表示,对于研发替代役的表现感到满意,希望能持续办理,但要不要维持甚至扩大此一揽才管道,并非役政署的权责,包括国发会等单位应会充分考量。

内政部表示,今年度研发替代役第3次甄选作业,订于7月23日至8月7日进行。另外因应82年次以前出生役男可征人数逐年减少,行政院已核定研发替代役员额,今年4000名、明年2000名及后年1000名,未来将视兵役制度调整,适时滚动检讨研发替代役制度。

内政部昨发表「研发育才十载 创新卓越精彩」专刊,部长叶俊荣在序中表示,研发替代役制度已迈向成熟的阶段,政府有义务把这个制度的意义、作用、在社会留下的轨迹,用负责任的态度阐述清楚,为国家替代役制度留下最美好的典范。

「亿光电子」红外线产品研发处长徐志豪表示,研发替代役制度提供稳定、优质人才,「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库」,对研发、生产的贡献非常大,协助企业留住人才,传承创新科技发展使命。

目前任职财团法人国家实验研究院的詹佳谚表示,他博士毕业时已30岁,家人希望他家庭、工作可以兼顾,研发替代役正好满足他的需求;在研发替代役期间,他曾参与福尔摩沙卫星5号自主设计发展,并著重掌握遥测卫星本体关键技术与能力,将研究成果发表于SCI期刊与国内外会议,大大提升台湾研究发展的能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