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豆到底有多重要?

 
这几天收到妹妹朋友寄来的咖啡,是她喜欢喝咖啡的爸爸,
退休后自己买生豆自己烘焙的,她说:
 
虽然亲戚朋友都说很好喝,但是身边没有真正懂咖啡的人,
所以想请我们帮忙喝看看~
 
谢谢张爸爸的手感咖啡
 
 
真的很开心很多长辈,现在也开始喝起健康的黑咖啡了~
也实在很佩服喜欢到自己买豆子研究的那位爸爸!
真的太赞了!!请张爸爸继续努力!相信只要多增加一个步骤,咖啡可以更美好喔~
 
回到重点,今天想分享的就是,烘焙咖啡之前必备的一个动作:
 
请一定要记得....
 
「剔除瑕疵豆」
 
「剔除瑕疵豆」
 
「剔除瑕疵豆」
 
因为真的很重要!所以要说三次!!
 
 
 
 
老实说,无论再高级的咖啡豆,都难免会有瑕疵豆存在,
差别只在于好的咖啡瑕疵率低,需要手选的时间比较少,但不代表完全不需要挑!
而瑕疵率高的咖啡也不代表就是不好的咖啡,
像:印尼的豆子瑕疵率普遍偏高,主要是因地域性特殊处理法的关系~
导致生豆颇多羊蹄豆、刮伤豆等,但剔除瑕疵后的印尼咖啡,也广受日本、台湾人喜爱。
像大家最常喝到的曼特宁、黄金曼特宁等。
 
再回到我们所说的精品豆,
庄园级的生豆在产地装袋之前多半都会先经过分级、剔除不好的瑕疵品后才装袋,
但因产量极大,装袋过程中总难免会不慎夹杂到一点小石粒、树枝等「意外」之物,
或是有漏网的不良豆跟著混在其中(这真的是难免的啦~)
因此「剔除瑕疵豆」 这个步骤,是烘焙之前一定要做的最终程序!
只有严格执行,甚至反复好几次一直挑!才能将这些可能的漏网之鱼做最彻底的筛检。
 
既然都聊了「剔除瑕疵豆」的重要性,小编就来介绍一下
最常见的瑕疵豆,大致分类有6种
 
 
 
黑豆:因杂菌完全发酵的豆子,是咖啡豆混浊或产生腐臭味的原因。
 
发酵豆:发酵中的豆子。有时候豆子会在保存时产生发酵,烘焙时容易发出异臭。
 
黑豆,发酵豆
 
 
 
贝壳豆:干燥不良或发育不良造成分裂、变形的咖啡豆。容易发生烘焙不均的问题。
 
未成熟豆:外形偏瘦长的绿色豆子,会有草臭味。
    
 
虫蛀豆:被蛾的幼虫啃食过的豆子,会使咖啡豆变得混浊或发生臭味。
 
虫蛀豆

其实如果不知道怎么挑,就建议,看起来丑的,就毫不留情地丢掉它吧!
所以精品之所以精品,就是它非常珍贵呀!!
 
那到底,不挑会怎样?!
 
就跟所有榖物类的农产品一样,
咖啡生豆也会遭受到霉菌的感染而产生毒素(如常听到的赭曲毒素等),
当然也会有极小部份因处理或保存不当而过度发酵、翻黑、发臭。
 
而这些带有毒性的不良瑕疵豆通常都会藏在生豆中,
一旦未先剔除就跟著下去烘焙,产出的咖啡熟豆就会带有毒素,
且随著放置时间的增加,毒素会不断增生,
若不以为意喝下这些咖啡,长久累积对健康非常不好!
 
另外,不挑豆的咖啡还会有一个问题!
就是咖啡的风味一定会有瑕疵味或不好的味道。
 
所以「挑豆」真的是精品咖啡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那至于坊间大量使用的商业用豆会不会有「挑豆」这个步骤....
聪明的大家,自己去想一想吧~
 
夜深了~小编要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