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153 「锥麓古道」这条一般民众(至少我是一般民众xD)都没听闻过、一条位于台湾东部太鲁阁峡谷中的古道,笔者若不是从同学兼换帖的友人林洺呈那得知这条古道的资讯,也许,就无法促成这次的锥麓古道健行活动了。

锥麓古道,日据时期是「合欢越警备道」的其中一段,早期是太鲁阁族各部落间联系要道,原路径只有30公分,仅容得下并合的双脚。大正6年(西元1917年、民国6年)日本人为有效镇压并监控太鲁阁山区各部落,发动"太鲁阁蕃讨伐战"强征原住民壮丁,将小径拓宽至1.5公尺,以便通行或载运火砲;壮丁们以绳索捆绑腰际,自断崖顶垂悬而下,以凿洞埋设炸药,可见当年开凿之艰辛危险。锥麓大断崖古道除了是日据时期的理蕃路,也是一条旅人络绎不绝的景观路,中横通车前更成为立雾溪流域各部落间的联系要道,虽曾经风光,但随著岁月更替,终究没入时光洪流。
锥麓古道山径凿辟于陡峭山壁之中,由于大理石坚硬及不含水的特性,使得锥麓古道几乎寸草不生,海拔最高780公尺,其中最精华的锥麓大断崖路段,若不经意向下瞄望,险峻落差之山壁加上立雾溪滚滚溪水,视线在毫无遮掩之下,更能充分感受大断崖的雄峻峭拔之惊心动魄,其为太鲁阁峡谷最撼人之景,地质全是大理石岩层构成,由于地势不断隆起,加上立雾溪侵蚀下切作用强盛,切穿了三角锥山东南棱,因大理岩不易崩落,才形成陡峻的断崖。
- 以上介绍引用自「台湾的天空步道-锥麓古道 Day2:庙口红茶->锥麓古道->观云山庄

了解了锥麓古道的历史文化背景之后,咱们就来看看锥麓古道有何迷人之处,以及为何笔者会想写下这篇文章与各位读者分享吧!

锥麓古道,起自花莲太鲁阁慈母桥,终至燕子口,全程约 10.3 km,海拔高度最高约 780 m,一般来说,走完全程约需 7 个小时,在笔者撰文当下,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应该仍只开放「慈母桥→燕子口」该方向的单向通行,而非以往的两个方向皆能行走,笔者此行也是采这个方向入山。(行进方向纯粹是笔者猜测,也许目前两个方向都可以走也说不定唷!)

当天吃完早餐,约莫六点从花莲市区前往登山口慈母桥,由于我们一行人都没有车,只好以叫计程车的方式前往,至慈母桥的车资约900元左右(跳表计算),车程大约是50分钟左右,中途会经过燕子口,在车上就能够见到锥麓吊桥,两地车程相隔约15分钟,搭车就可以感觉得出来,其实两地距离并不近呢!(友人林洺呈当初有给我们建议,其实晚上可以投宿在「新城」附近的民宿即可,能够省下一点时间与车资唷!不过投宿在花莲市区的话,就是吃吃喝喝比较方便,端看各位读者怎么选择啰!)

我们一伙人都是大学同学,其实大学毕业旅行的时候到过慈母桥这个景点,等于有点像是旧地重游,便在此处拍了些照片,并且寻找从何处入山。

IMG_0130
▲ 面对慈母桥,入山处就在右手边的凉亭处(非本图所示的凉亭)

 

找到登山口之后,若是没有管理人员在登山口处的话,务必记得将事先申请好的「入山许可证」一份,投入许可证搜集箱中,以利事后管理处人员核对,确保同行每个人的人身安全。另外,虽然可能因为早上很早入山,管理人员不在该处登山口,但别忘了出来的时间再快也都超过12:00了,管理人员可是会在两侧出入口执行管制核对的动作的,千万不要有爬黑山的念头唷!。完成这个动作以后就可以怀抱著轻松愉快的心情入山啰!

IMG_0134
▲ 务必列印及投入申请好的入园许可证后,方可进入园区内

 

进入古道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要下切一小段到溪谷中,走起来并不难,况且一开始众人体力充沛!

IMG_0138
▲ 竟然已经开始有人打哈欠了...太早起了吗?!
IMG_0140
▲ 溪谷中遍布著白色的大理石块
IMG_0143
▲ 看看著大理石有多么巨大!(别拿它跟澳洲的比啦...)

走完溪谷这一小段之后紧接著是约 1 km 的急升坡,虽然说上坡似乎也只有这段路程较为吃力,但其实后头下到燕子口的连续下坡路段,感觉起来对双腿的负荷更是大呢!

IMG_0144
▲ 这段连续1公里的陡升坡,一开始大伙还表情轻松!
IMG_0147
▲ 走到后段,有人开始想要骂人了...呵呵!真的蛮吃力的

 

撑过这一段连续1公里长的陡升坡之后,马上就来到了「台电隧道」,这边还算平坦宽敞,可以在这边稍事休息与补水之后,再继续接下来的行程。

IMG_0150
▲ 台电隧道,接下来的路程要先穿越这个隧道
IMG_1064
▲ 大伙戏称这位勇脚的体力都贡献给这瓶水了!而且这位仁兄的装备实在太屌了!是凉鞋呀!

之后的路段会来得较为平缓好走一些,但因为植被的覆盖也较为丰富,所以后面这一段的景色较为一般便是。

IMG_0154
▲ 途中遇到步道可能有坍方,管理处也特地立了警示牌警告,大家千万不要访这位大叔
IMG_0152
▲ 嗯...没错!这样算平缓好走!xD
IMG_0158
▲ 大叔故作顺利地从禁止通行的道路走出

接著约莫到达约 1.5 km 左右的路段,就可以看到有别于以往印象中的太鲁阁峡谷景色

IMG_0163
IMG_0165
▲ 其实走到这边,也已经具有相当的高度了呢!
IMG_0168
IMG_0169
▲ 路上也有一些小断崖,不过高度跟壮丽的程度都跟后面的锥麓大断崖没办法相比呀!
IMG_1075

接著会遇到一处大崩坍断崖,这里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立著告示牌警示各位「非有必要请勿进入」,不过,路都走一半了,岂能这样回头呢!当是要给它"撩下去"啊!
另外,走这段路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每个攀登者之间的前后距离,最好是每个人间隔一定的距离,因为此处落石为数不少,这样一来,万一位于上方的攀爬者不慎采到不稳的基石而导致落石滚下,后方的攀爬者较能有充裕的时间反应。在攀爬此类地形时,这点应该外注意!

IMG_0172
IMG_0173
▲ 左下方便是立雾溪谷,此处坡度颇为陡峭,攀爬落脚之处可见许多大小石块,惧高的人攀爬此处可能会有点软脚唷...
IMG_0175
IMG_0174
▲ 瞧瞧我们这位体重高达9x公斤的勇将都能成功走完全程了,各位读者您绝对也可以的!

攀过这段大崩坍断崖之后,紧接著是连著几段攀爬高度不是那么高的上下路段,但因为连续的上上下下,也不见得轻松!

IMG_1084
IMG_1095
▲ 下了铁梯之后,马上又是向上爬升的考验(铁梯的阶面积很小,行走时要注意脚步)

接下来在到达「锥麓驻在所」(驻在所就是日据时期的派出所,也就是警察局啰!)之前的这段路,都算是平缓好走,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尝锥麓古道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感受一下森林的芬多精,顺道也让您的双腿有个缓冲、休息一下。

IMG_1097
IMG_1099
IMG_1102
IMG_1107
IMG_1110
▲ 阶梯的面积如图所示,大约面宽只有10cm不到吧!
IMG_1114
▲ 发现大家都觉得超级恶心的「乌桕黄毒蛾」军团,有人看到马上大叫!它有毒唷别乱摸!
IMG_1117
▲ 途中经过严重的落石区,可以见到人类与其相比,是多么地渺小!

总算抵达锥麓驻在所了,昔日的驻在所今日已不复存在,只遗留下一片平坦的空地。有许多登山者在这炊事,我们则是在山下买了简便的面包在这里食用,不管怎样,都别忘了要把垃圾带下山喔!在这边稍事休息与补充水分之后,便可以前往下一个「断崖驻在所」前进。

IMG_1122
IMG_1126
IMG_1127
▲ 距离慈母桥已经走了4.7km的距离啰!等于快完成了一半了呢!在这边也被看起来像是大学生的猛男追上(上图上半身赤裸者),不过最后他们也跟我们差不多时间抵达出口就是...

锥麓驻在所-断崖驻在所,中间这段路走起来相当舒适,刚出锥麓驻在所没多久,就能够见到即将到来的精华路段-锥麓大断崖。

IMG_1128
▲ 刚出锥麓驻在所没多久的路上,就能够远眺到「锥麓大断崖」
IMG_1144
IMG_1129
IMG_1147

断崖驻在所和锥麓驻在所差不多,都是一大块平坦的空地,在这边也稍作休息一下,毕竟,出了断崖驻在所没多久,就是精华路段的「锥麓大断崖」了。不过,笔者怎么觉得从锥麓驻在所走到断崖驻在所这段,走得特别的久呢?大概是因为心急著要赶快走到锥麓大断崖吧...(虽然这天是中元普渡...吓不倒我滴!!)
BTW,走到断崖驻在所这边,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累了,竟然没有人拍照 =.=a”

IMG_1132
IMG_1135
IMG_1136
IMG_1141
IMG_1138
▲ 走出断崖驻在所没多久之后的景色

接下来就进入锥麓古道精华中的精华,也就是「锥麓大断崖」,这仅约300m长的险峻步道,沿著山壁开凿,高度约在海拔700公尺左右,离溪底相当的高,高度应该逼近设置超越台北101吧?同行的友人看了都直说脚软...不过笔者倒是相当兴奋,还在悬崖边奔跑...真是不要命了啊!还好有平安下山...

IMG_1172
▲ 居高临下,从天空体验台八线,从这个角度看,更能体会太鲁阁峡谷之美
IMG_1146
▲ 为了拍照不要命的在悬崖边奔跑的笔者我,同行友人都快被吓死了!
IMG_1149
IMG_1151
▲ 这种高度实在是...Bravo!!! 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模仿笔者做这种危险动作
IMG_1152
IMG_1153
IMG_1174
▲ 沿著山壁开凿的锥麓大断崖路段,真的是狂杀底片!美不胜收!
IMG_1164
IMG_1177
▲ 回首来时路,这段精华路段对于惧高的朋友来说,应该是相当恐怖刺激的。

走过惊悚刺激的「锥麓大断崖」之后,就是连续的下坡路段了,但千万不要以为下坡路段就比较轻松唷!其实,下坡路段对于双腿的负担更大,就笔者自己的感觉是如此,同行的友人感觉也是如此,所以也必须格外的注意安全,毕竟,走到这边也耗掉了不少的体力,我们走到后半段时,停下来不走的话,腿都有点在抖的感觉呢!

在到达第三个驻在所,也就是-巴达冈驻在所-之前,这些段连续的下坡路段,也是让我们吃足了苦头,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巴达冈二号吊桥」,也就是说,马上就要抵达「巴达冈驻在所」了。

IMG_1181
▲ 蜿蜒的台八线,台湾真美!Formosa!
IMG_1184
▲ 两位已经走到没力了吗?!还是吊桥太晃,竟然用爬的!(装的啦...)
IMG_1166
IMG_1183
▲ 看这张就知道了,大家仍旧体力丰沛,到哪里都要JUMP!吊桥超晃的啦!

通过这座巴达冈二号吊桥之后不远处,就是「巴达冈驻在所」的所在地了,巴达冈驻在所算是三个驻在所中,唯一一个仍留有部分建筑遗迹的,且其驻地之大,甚至还不只一层楼高,让同行的友人都觉得相当的惊讶不已,可见这个驻点在当时,应该是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IMG_1186
▲ 今日巴达冈驻在所的建物遗迹
IMG_1187
▲ 友人很开心地冲过了巴达冈驻在所的门柱,总算快走完了!

过了「巴达冈驻在所」之后,是连续的陡下坡,对膝盖非常的伤 :(,虽然我们个个年轻有为,但...走个一小段也不免得下来休息休息,尤其是我们阵中那9x公斤的壮汉,话说,他本来是落队的,到了后面却冲第一啊!大概是受不了过度缓慢的磨折,要赶快冲完剩下的路程吧! :)

IMG_1188
▲ 连续的陡下阶梯,叫人双膝吃不消呀!赶紧休息休息

 

在走一些路程之后,就能够听到中横公路台八线上嘈杂地汽车过往所发出的引擎与喇叭声响,大概是因为太鲁阁峡谷地势的缘故,其实声响相当的大呢!

IMG_1191
▲ 终于来到这座锥麓吊桥,对面就是燕子口
IMG_1193
▲ 只有在吊桥上能够取得的视野,是不是相当美呢!(左方一行人应该是陆客)
IMG_1194
▲ 从吊桥上望下游处望去
IMG_1197
▲ 位于慈母桥处的木制指标牌
IMG_1198
▲ 本次锥麓古道行的七位软脚虾...

在吊桥上的美景与当下的感受,是一般旅客无法享有的,就算是TMD再有钱的陆客也没办法站在吊桥上跟我们欣赏一样的景色,管理员会在燕子口出口处做管制,所以,同行的友人就说了:「以后若是看到有人从吊桥走出来或是,就知道他们都是勇者!」,没错,当笔者在锥麓吊桥上欣赏那样美丽的风景时,心中满是骄傲,您可以见到带著安全帽的陆客与旅客站在台八线公路围篱边欣赏太鲁阁的美景(就像当年我们毕业旅行时一样),但是,也只有您知道,未曾走过「锥麓古道」的人,是永远无法从这个角度体验太鲁阁种种风情的!
还在犹豫吗?赶快到太鲁阁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入园线上申请系统去申请入山许可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