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喜欢读的人,强答一把,必须要有从小到大的训练,格律,平仄,以及修辞方式,以及历代对诗词的赏析,注释等等,才会写得好吧,而且古诗词有大量用典,额外需要对大量古典籍的阅读。你不用干其他了。


叶嘉莹先生

我愿意称她为中国最后一位可以叫先生的女性

老人95高龄了,但也可以算作「现在的人」了吧

随便贴几首

明月棹孤舟

连日西风连夜雨,恁凄凉几时才住。

孤雁单寒,秋云淡薄,休向远天宁凝伫。

寂寞黄花都老去,是繁华总归尘土。

小院低墙,霜阶露砌,多少暗蛩低语。

生涯·日月等双箭

日月等双箭,生涯未可知。

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

眼底空花梦,天边残照词。

前溪有流水,说与定相思。

鹊踏枝·寄梅子台湾

记得当年花烂漫。

长日驱车,直欲寻春遍。

一自别来时序换,人间几处沧桑变。

又见东风牵柳线。

聚首京华,此约何年践。

惆怅花前心莫展,一湾水隔天涯远。

还有我最喜欢的两句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优秀诗人的减少,固然和时代的变化有关系,但这并不意味著当今时代就出不了好诗人

像叶嘉莹先生,

「除了诗词,我别无所长」


时代不同了,侧重点也不同了,如果仔细专研还是可以写出好诗的。但是就算写出了好诗,知道的人也不会有几个的啊,现在大家都是关心娱乐明星,只有少部分关心其他的。


准确来讲,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就不能说是失去。任何一种兴趣爱好或者专业技能都是通过后天激发培养出来的。

写诗词是一种能力,写出好的古诗词是能力的提升。

现代社会发展,快餐文化这辆车已经要报废了,人类已经意识到了快餐文化的碎片化不完整性,不能深度汲取知识和需要的精神内核需求。

好的古诗词,是具有丰富的内核文化精神的,简短的言情述事、「冗长的宏大记叙」是两种不同的方法,都是作者本人在一定环境下的真实情感抒发,加以修饰。中华民族的诗词历史起源非常之悠久,正统化格式化规范化也到了唐宋时期。古人写诗讲韵律,与现代的社会繁衍的普通话有很大区别,发音也几乎不同,每一首作品都有严格的平仄考究和韵律排列。现代人一是没有时间去研究诗词这种传统的文化的深度学习,二是培养此类兴趣爱好不会带来一些实质的功利显现(现代人已经逐渐趋于功利化,大环境的影响不得不背锅),三是……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我写诗能给我带来什么的功利问题。当投入大量时间成本去学习一个需要很大精力才能钻研透的东西,不会获得实际收益的同时,人们也就自然而言不去接触了。就像四肢长时间不用,功能会退化一样。

想--爱--爱好,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一切做好的前提基于你去想去做去爱上去好。

慢慢再来完善这个答案吧。

借领袖床头自挽联与大家共勉: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贴新手拙作链接,两个对比作品,欢迎各位朋友常交流提意见。

十七年蝉印象?

zhuanlan.zhihu.com图标十七年蝉印象:《抚仙湖》?

zhuanlan.zhihu.com图标十七年蝉印象:《戎装赋·詹娘舍哨》?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不是失去了,是现在写诗不但挣不到钱反而会被嘲讽。现代社会都是金钱导向的,一个不能养活自己的职业谁会去学呢?

在古代诗人有极高的威望和名声,自然文人墨客趋之若鹜,古代可以有"学而优则仕",诗写的好是可以做官的。李白凭好诗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柳永凭著一手好词可以"赢得青楼薄幸名

但现在是文人落寞的时代,现在是伶人和商人的时代,现在可以有"演而优则仕",一个演员可以做政协委员,一个运动员可以做县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