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邀

大兄弟,别想著往哪方面培养,能不阻碍小孩发挥才能就已经是最理想的情况了。

来看看百度百科对绘画的定义:

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而题主提供的几个方向是怎样的呢?

追求画得像——画得像就能表达想表达的意思吗?如果想要表达喜悦的心情,小孩该画什么,大红灯笼吗?

追求有创意——有创意就一定好吗?伟大的作品往往靠的不是创意,那只是表象,深层次的艺术在于人的思想。

仅仅培养一个爱好——这是最接近百科定义的方向的。不过具体如何培养这样一个爱好,我们待会会说。

无论是培养爱好还是走专业,最重要的依旧是开头那句话,不要阻碍孩子自由表达,不要限制他们的想像与观察。

教小孩画得像就是最常见的毁「天赋」行为。《死亡诗社》里那句台词说得好哇:当你认为自己懂得了一件事物,那就换个角度再看它。

央美有个特经典的训练,叫「xx的49种观看方式」,就是自己挑一个物件,用49种不同的方式观看并描绘下来——很多观看方式看到的事物其实已经完全偏离我们平时对该物品的认知。而画得像是什么?几乎限定死了就一种观看方式——什么角度最贴近我们平时对该物品的认知,我们就从什么角度画它。

追求有创意其实不算特别毁天赋,但这句话说得就很奇怪,什么叫「追求」有创意?这玩意还能追求的?一般的逻辑是这样,我想要画xx,但是常规方法表达不出我对xx的感受,于是我打破常规,用一种别人没用过的方法表现xx,这才叫创意,而不是每幅画不管画啥我都要鼓捣点新奇玩意画它。

说来说去就是这么个理,表达第一。小孩喜欢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也罢,喜欢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也罢,或者文学啥的那都无所谓,本质都是为了表达。

回到问题,家长最注重孩子绘画的哪方面表达?怎么培养小孩的绘画能力?教给他何为表达?如何自己探究自己的绘画语言?

1.如上所说,不要阻碍,不要可以引导孩子「追求」什么,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2.学习表达,看别人是怎么表达的。看画展,看摄影展,买画册,都可,一是开阔眼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二是找到自己兴趣所在,从中学习和感受。这些学习方法我在之前的回答中有详细说过,这里放个链接,就不赘述了。

画画靠自学真的不行吗??

www.zhihu.com图标

3.自由发挥。反正小孩子不急著考试,以后也不一定参加艺考,就不要拿艺考体制下的教学体系祸害小孩子了。家长要做的只是提供肥沃土壤,能长成啥样看小孩自己吧。艺术这玩意,就不是一般人有能力培养的,如果自己不是搞艺术的,几乎无法做到正确引导与其乱指挥不如让他野蛮生长。

最近发现了一本很好的书,鸟居昭美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或许题主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不是家长,但教过一二三四年级的小朋友。

现实来看,家长们注重的是,别人能不能看出来小孩画的是个啥。

在教小孩画画的那段时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

家长剪断了孩子们的翅膀,还得责怪孩子为什么不会飞翔。

曾经教过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叫朵朵,性格非常活泼开朗。

开朗到什么程度呢,当时班里的小孩她全认识,全能玩到一起去,

画班的老师也都认识,和谁都能唠一会。

她的画风是那种「挥笔泼墨」型的,非常豪爽,非常不拘小节——

颜色从来不涂在图形里,从来不完全照著老师画。

就是你看不出来她在画什么,但是她调的颜色就是让你感觉很舒服。

别的小朋友就不一样,他们都会规规矩矩地照著老师画,

慢慢地勾线条,生怕一不小心就画错了,涂色也是,绝不涂出线条以外。

每次照相的时候,就感觉朵朵的画好像和其他的小孩不是一个人教出来的。

她的父母就非常的不高兴。

一开始是责备小孩——

「你画的是什么啊?」

「我画的是长了长耳朵的小女孩呀!」

「你为什么和别人画的不一样啊?谁能看出来啊?你不会照著老师画吗?」

久而久之,开始责备我——

「那个啥,老师,你能不能上课的时候多关注关注朵朵啊?老师你帮著我们改改呗?老师你是不是对我们朵朵有什么意见啊?」

再后来去经理那投诉我——

「这个老师怎么回事啊?是不是不给我们改画啊?为什么别人画的就那么好啊?我们朵朵很聪明的,肯定是这个老师的问题。」

我很无奈,老师们也很无奈。

我本身是不喜欢教孩子们画出一模一样的东西的,

但那时候的家长大多数都是这样,根本不在乎孩子们喜欢什么,

也不知道艺术是什么,更不知道什么叫画得好什么叫画得不好。

他们就知道,当有客人走进来,他们把画给客人看的时候,

朵朵的画,拿不出手,因为没人看得懂——

「朵朵学画画学了这么久,就画成这样呀?在哪学的呀,是不是老师不好啊?」

而其他的小朋友的画,会得到客人的赞赏——

「哎呀,这小马画的,真好,真像!太棒了,谁教的呀?」

上哪说理去呢。

画得像的确也是一个优点,但一二年级的小朋友,

还没到必须要画得像的年龄。

甚至更小,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这个时候,就是奇思妙想。

我外甥女,每天都说要让她的小恐龙吃掉我,

她画画的时候,会画天上飞著鱼,海里游著鸟,

多好啊。

这不就该是小朋友想到的东西,画的东西吗?

有一次我问一个幼儿园的小孩,

「圣诞节快到来啦,你想让圣诞老人会给你送什么礼物呀?」

这小孩咋回答我的,她让我非常尴尬,她说,

「老师,这个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都是爸爸妈妈花钱买的。」

气氛太尴尬了,彼时好像我4岁,她20来岁。

为什么要这样呢。

小朋友的童心真的很重要,完全没必要在这个阶段让她画得像。

别让毕加索什么的来比,没有意义,几百年出一个毕加索。

我的建议就是,培养一个爱好就好了。

如果ta喜欢画画,就带ta画画,

如果很幸运,ta有画画的天赋,有毕加索那么几万分之一,

就帮ta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

要是以后真的打算走这条路了,

就多去帮帮ta铺好这条路——

最起码的,攒够经济实力,让ta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学艺术。

这就是父母该做的。

不然呢?

你连画都不会画,更不懂什么是艺术,

你每天逼著孩子有创意,画得像,

有意义吗?

你都看不清前方的路,就肯定了孩子走的这一步是错的,

你凭什么呢?

让孩子留著翅膀自己去飞不好吗?


说真的,这表面上是个美术板块方向的提问,实际上却是各种早期兴趣培育都存在的问题。

小孩子学乐器,多少家长一个劲逼著孩子各种考级,一整年就硬弹那么两三首不好听也没兴趣的考级曲,只为能拿到一张所谓的「省音协认证考级证书」,小孩子学硬笔书法那也得来个考级、学素描也得考级,好像跟孩子有关系的所有「兴趣」都得来个考级、都得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家长才觉得这钱投进去是有效果有价值的。

你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因为我就是一路考级这么考过来的。

我认识小学的一个同学因为实在考不出来,在琴行里崩溃大哭砸琴最后再也不碰音乐的,也认识素描画不出来一边流眼泪一边咬著牙硬画的小同学,我小时候有太多同学根本就不把这些兴趣当作兴趣,而是当作一种折磨,是需要家长威逼利诱才能坐下来摆弄两下的表演。

不考级的孩子学钢琴/考级的孩子学钢琴

这些课程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兴趣班」,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们叫兴趣班不叫辅导班不叫集训队?因为它设立的初衷压根就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育孩子们的兴趣啊!

再回过头来看看家长们的做法,学钢琴一年就弹三首超出实际水平考级曲目来回死磕、画素描就画针对考级的应试题目来回硬背,就算是你们自己这么学,恐怕原本有的那点热情和喜爱也得被榨干,更何况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呢?

现在用小孩子原本就不稳定的热情强怼那几张好作品、那几张合格证,心里强大的那还好说,如果心里承受能力不行,兴趣越来越淡,家长看投了钱和精力没成效,继续施压,一旦到那个临界点,孩子彻底罢工,一辈子跟这项兴趣绝缘,就落下手上那几张只属于大人而不属于孩子的合格证和作品。

这样的「兴趣班」,到底是在培养兴趣,还是在绞杀兴趣?

题主所问的美术又何尝不是如此?你让小学初中的孩子挤破头去硬堆创造力、写实能力,放在真正的艺考或者行业当中,那就跟笑话一样。

就比方你想要堆写实能力吧,那你是不是得先让孩子把透视原理给学完?学完了透视那不够,得再强化造型能力。为了把材质画好,是不是还得再来学学材质渲染原理?如果要画写实的人,那得搞本《艺用人体解剖》来背吧?

写实一条龙

这才是真正有实用价值的系统性学习方法,一个专业的美院学生都需要六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系统掌握这些写实技巧,别说小孩子学不会,普通的兴趣班老师自己会不会都还两说。

那家长抱著「写实」、「创造力」这样的目的要求小孩,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虚荣与攀比心?

在我看来,任何兴趣班都应该以培养兴趣为第一要务。

孩子的作品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能不能考级根本就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兴趣班设计的初衷从来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行业的专家,而是让他从小就能去体验一个领域、一个在义务教育范畴之外的领域。让孩子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在做这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原来笔不仅能用来写作业,还能用来描绘万象众生;原来钢琴能弹出自己心爱动画的片头曲;原来他也能用电脑编写出可以运作的程序。

就像播种一样,你不能指望每一颗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但是就是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只要转入适合生根发芽的土壤中,就会开花结果,给孩子另一种可能性。

别做揠苗助长的事情,也别把大人的观念强加于孩子。享受兴趣所带来的乐趣,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助力。


都不需要,你要做的,只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肥沃的土壤,鼓励和支持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探索和发掘绘画的乐趣,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

为什么呢?

首先我不知道你是看到孩子对画画感兴趣,才培养他画画,还是自己主观地想要孩子学会画画,如果是后者的话,建议你还是放弃吧,画画这件事,没一定的兴趣是坚持不下来的。

其次你说的几个方向,画得像、有创意,或是仅仅培养一个爱好这些,在现在这个阶段都还没有必要去强制要求他做到,现在这么做只是在揠苗助长,只会扼杀他的兴趣和天分。

「画得像」是一个外行评判一幅画好坏最常见的标准,但画画从来都不是越像越好的,否则世界名画和大师就全都是超写实主义流派的了(具体可以看看下面冷军的画)。

国内超写实主义流派代表,冷军的作品

看看这放大后的局部,是不是栩栩如生?

画画画成怎样才算好,一幅画的价值该如何评定,一直都没有一个普遍的客观标准,哪怕是那些学院里的专家教授,都不敢说现有的这些绘画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

事实上,绘画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在印象派刚刚诞生之时,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传统的古典主义才是正确的,学院派画家批评印象派画家是离经叛道,把他们赶出学院,但是现在呢?

学院派(左)和印象派(右)

再来说说有创意,题主说的创意,其实是指画画有个性,跟别人的不一样,对吧?

那怎样才能不一样呢?

当你看到的、想到的,跟别人的不一样的时候,你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就会不一样了。

而这说白了,其实就是背后的观察方式、表达方式,和创作理念的差异。说到这,又可以说回刚刚的「画得像」,其实它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观察方式、表达方式和创作理念(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也分别代表著两种不同的方式理念)。

提香(威尼斯画派)的维纳斯(左)和塞尚(印象派)的维纳斯(右)

所以说白了,比起画得像、有创意,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方式和表达方式,还有其背后的创作思想和理念

那么该怎么去培养呢?

我这里要先给你泼盆冷水:孩子现在对画画感兴趣,未必以后也会感兴趣,他也有可能就只是一时的新鲜感和好奇而已,就算他是真的一直都很喜欢,并且坚持地学下去了,他以后也未必就会走上画画这条路。但是学习绘画给人带来的素养却是相伴一生的。

清醒完毕,说说怎么培养:

  • 带他去看画展、摄影展等各种展

画画这东西,审美和眼界很重要,尽量带他去多看一些好的作品,让他去感受不一样的方式理念。很多公立博物馆、美术馆都是免费开放的,周末假日带著老婆孩子一起去逛一下,既能陪伴家人又能开拓视野,他不香吗?实在没有时间,买一些画册和书放家里也行,但是能去现场看的话还是尽量去现场看,艺术品这东西,再好再高清的照片都比不上现场看原作那样让人震撼。

  • 给他找个好的兴趣班

画画这东西,有个老师带的话会容易入门很多,而且孩子也需要一定的监督和引导,只是这事普通家长一般干不了,因为现在很多的家长本身美术素养就不咋地,毕竟他们成长的年代那时候还没这条件,我也理解,所以还是能找个好老师就尽量找个好老师,不要那种孩子们都画得千篇一律的,那种跟艺考的培养模式没什么区别,最好是每个孩子画的都不一样,创作的作品都不一样的那种。

  • 鼓励、支持和陪伴他

孩子这个时候再怎么说也还只是个孩子,不管学什么都好,需要的都应该是鼓励、支持和陪伴,而不是指责和打压,哪怕你真的觉得他画得不好,也不要说出来,这只会扼杀他的积极性和灵气。

其实很多外行眼里不怎么好的儿童作品,在内行人眼里看来其实都很不错,因为我们就是做这一行的,知道孩子这个时候还画不出那种造型很准确的作品,也知道画得像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你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你画的很好,画不好也别怕,有我,大胆去试,去画你所想画的,他画多了看多了,有了自己的审美,自然就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自然就知道怎么改进了。

下面这几张是我朋友圈一位老师分享的儿童作品,都是五六岁的儿童画的,我觉得很有灵气就保存了下来:

这种灵气、童趣真的是成年人画不出来的那种,就算我们有意去模仿它,也会有一种难免的匠气和刻意感,可能是因为人长大了,看事物的视角没以前那么简单纯粹了吧。

也难怪十几岁就画得贼牛逼贼写实的毕加索会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