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校园活动弊大于利,

辩论活动是校园活动

辩论活动弊大于利

你参加辩论活动.......

还参加啥?弃赛就是最完美的证明了!


如果你非要伸手要,那我觉得你这辩论赛参加的可能是弊大于利。

我说可能,不接受反驳。别喷我,别偷偷骂我。


这个辩题…属实有点难。

看了一下其他答案,很多都是牵强附会,包括频次问题和时间冲突之类,我要是对方听到你这些可能会更开心,因为太好反驳。论题没有提及频次只能默认合适的频次,所谓一周一次一天一次都是在评委那丢分的诡辩。至于时间冲突,有点可笑,你家大学没有排课表和日程表?还冲突。其他也或多或少不一一列举。

我发现现在很多人不单单是伸手党的问题,连辩论的基本结构都没弄清楚才是可怕的。比如往往上来就问我负责一辩,我负责二辩…我这个怎么弄。辩论不应该是一个整体循序渐进慢慢夯实出来的么,我记得当时我们半决赛也是辩题太过不利于是两周时间一周多都是在不断的讨论修改立论。然后才根据立论去想攻辩自由辩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一起想好对方可能诘难和应对,也从而准备攻辩小结和总结陈词的框架。

所以题主包括很多新辩友总问说有什么攻辩问题,其实答案不在知乎,毕竟你伸手他们可能回都不带回的。答案在你们的立论里,如果你们已经讨论出你们己方已经觉得无懈可击的立论,那就从里边抽出论点,根据这个论点再去想攻辩问题。

毕竟,攻辩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在立论中的论点。

以上


公司账号,午休时间摸个鱼,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一般设计攻辩问题的思路就是两个:「问前提」和「推极限」。

1 问前提

在这个辩题里可以在「参加校园活动」上增加的前提就是「以什么频率参加」,是一周一次,每天一次,还是其他。

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可以提的问题就是两个:

第一,是不是不管以什么频率参加校园活动都是利大于弊的,比如一周一次和每天一次,这两个频率是否都能保证参加校园活动利大于弊?

第二,如果不是不管以什么频率参加校园活动都是利大于弊的,那么就要请对方辩友给出一个具体的分界线,否则,他们就是只论证了部分的辩题,并不是全部情况都适用,那就并不能说明论证了辩题。

2 推极限

在这个辩题里就是把参加的频率推向每时每刻,甚至是不上课地去参加校园活动。

涉及到具体问题的话,可以具体跟他去掰扯掰扯校园活动有什么收益是有且仅有通过校园活动才能获得的,或者是不是一直埋头苦读就是不好的,或者问他那大学生还上课干嘛,一直去参加校园活动不就好了之类的问题。

吃完午饭大脑停滞了,就写一点给你参考。讲道理,你应该和你的队友多讨论讨论,脱离你们自己论点的问题其实并不能帮到你们,反而会使得你们在场上各打各的。

发布于 2020-04-28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九镑十五便士九镑十五便士是九镑不是九磅嗷

谢邀@列车员我说的

先预判一波对面可能出什么论

「参加校园活动可以提高(课堂上学习不到的)能力」

那请问怎样确保能够提高?提高了多少?用怎样的判断标准?

校园活动能提高的能力,是不是通过别的途径(更省时省力效果更好)也能做到?

你所说的这些能力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吗?

学生缺乏这些能力一定是因为缺少活动机会吗?有没有可能是缺少社会历练或其他东西?

参加校园活动的时间放在学业/专业技能培养上收益是不是更多?

以上只是打个样,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先预判一波对面可能出什么论

「参加校园活动可以提高(课堂上学习不到的)能力」

那请问怎样确保能够提高?提高了多少?用怎样的判断标准?

校园活动能提高的能力,是不是通过别的途径(更省时省力效果更好)也能做到?

你所说的这些能力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吗?

学生缺乏这些能力一定是因为缺少活动机会吗?有没有可能是缺少社会历练或其他东西?

参加校园活动的时间放在学业/专业技能培养上收益是不是更多?

以上只是打个样,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