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他功绩不是不如王僧辩吗?当时萧梁皇族也不少吧?北边还有北齐,他怎么就开国了呢?其他皇帝开国多那么麻烦,他太容易了吧


曰:「何意全无防备?」僧辩曰:「委公北门,何谓无备。」

安都大惧,追霸先骂曰:「今日作贼,事势已成,生死须决,在后欲何所望!若败,俱死,后期得免斫头邪?」安都闻上受禅,叹曰:「吾今兹必败,战无名矣!」

陈霸先背刺王僧辩和草率称帝都是十分错误的决定,尤其是后者,百害而一利。

————————————分割线——————————————————

我就知道有人要拿所谓的北齐傀儡萧渊明说事。

事实上,王僧辩收拾山河之后,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是太清之难后残破的民生。

要想安心恢复一阵子,外部环境必须稳固,北周作为攻陷江陵的敌人,那是绝对不容妥协的。所以联齐抗周是基本国策。而对于北齐来说,首要大敌也是北周而非南梁,这与陈霸先背刺后北齐只是派出一支偏师可以看出。

所以迎接在北齐为质、亲北齐的萧渊明为帝,是一个不错的妥协方案,它建立在双方均无意与对方为敌,以及北齐实力远强于南梁的基础上。何况王僧辩还保留了萧方智为太子,之后仍然是萧绎子孙的天下。陈霸先之所以反对此方案,除了意图以此攻击王僧辩之外,可能还有看不清己方和北齐实力差距的因素。

事实上,他很快就被打脸了,北齐偏师一到,陈霸先不敌,最后还是重新捡回来了原来的方案:称臣。

而背刺王僧辩则留下了另一个隐患,那就是国内军阀的不稳定,除了僧辩旧部之外,王琳部也蠢蠢欲动,说白了你陈霸先的信誉破产,这在侯安都口中的「做贼」就可看出。

至于称帝,则是更加错误的决定,它必然导致大量亲梁势力的背离,给北方双雄插手带来机会。事实上北齐很快与王琳勾搭上了,北周也在江陵立了后梁傀儡国,这给初立的陈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那为何陈朝最终坐稳了呢?要归功于陈文帝陈蒨,他逐一击败王琳以及其他割据军阀,然后休养生息,使得在陈顼时期陈朝有能力北伐淮南,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不过后来吴明彻军败被擒,既因为自我能力的缺失,也因为联周破齐的计划本身就有误。所以之后陈朝一蹶不振,最终被隋朝所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其实陈朝能够建立以至于能勉强鼎足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候景之乱后,南朝梁分崩离析,西魏趁机夺取西蜀和江汉,北齐也夺取了江北

然后陈霸先跟王僧辩为了迎立之事意见相左,直接内讧,最后王僧辩被陈霸先突袭斩首,草草了结

这个时候的南梁四面楚歌内忧外患

北齐分别于绍泰元年底和太平元年六月两次侵犯梁朝,但均被陈霸先率部击败

绍泰元年十月及永定元年二月,陈霸先又分别平定了王僧辩余部和曲江侯萧勃的反叛

直到这个时候,陈霸先才能比较安稳的称帝了


然而还没安稳几天,太平二年五月,占据湘、郢等州的王琳大力修造舟舰,准备向陈霸先发起进攻,此人一直到两三年年之后才被拔除

然而此时的陈霸先已经逝世了

陈霸先建国之初,「号令不出建康千里之外」,三吴,广州,郢州,江州,湘州等地全部脱离其掌控,军阀林立

更让人芒刺在背得是在对岸如日中天,即使是宇文泰都要畏其三分的北齐

此时的北齐在高洋的带领下国力到达巅峰,再加上不少带路党也投奔了北齐,北齐拿下江南似乎已经可以预见了

当时陈霸先的处境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势单力薄,按照正常情况来说陈霸先的小政权早在北齐两次南侵的时候就该覆灭了


但历史神奇之处就在于有时候事情的发展超乎人的想像

陈霸先愣生生的顶住了北齐的压力甚至打了回去

陈霸先的侄子又顶住了西面王琳的压力,甚至阴差阳错的把王琳给拔除了

陈朝也自此成为南朝正统

不得不说,太神奇了


早年军旅

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陈霸先出生,是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的后代,世居颍川。幼时家境已贫寒,却胸怀大志。等到成年之后,涉猎史籍,尤其喜欢阅读兵书,还通晓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同时练就了一身武艺,明达果断,当时的乡里都十分推崇他。据说他身高七尺五寸,额头隆起,手长过膝,有帝王之相。一开始在乡为里司,后来到了建邺,做了油库吏。

梁武帝大同初年,宗室新喻侯萧暎任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萧暎很看重陈霸先,曾说陈霸先此后必定前程远大。约在大同六年(540年),萧暎任广州刺史,陈霸先随任直兵参军。 萧映令陈霸先招集军士集结战马,人数达到千人,萧映仍命陈霸先驻守宋隆郡。陈霸先所部安化二县并不服从南梁的管辖,陈霸先率兵平定。不就陈霸先被任命为西江督护、高要郡守。

交趾平叛

大同七年(541年),交州(治今越南河内市东北约三十公里处)土豪李贲发起叛乱,赶跑了交州刺史、武林侯萧咨。大同八年(542年)春,梁武帝遣将讨伐,林邑国(今越南南部)国王也从腹背袭击李贲。

大同九年(543年)四月,李贲部将范修在九德(今越南荣市)大破林邑王,梁征讨诸军也不知所终。李贲控制了整个北越,就在大同十年(544年)正月仿梁朝制度,自称越帝。梁武帝又命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卢子雄、高州(今广东阳江)刺史孙冏火速出兵,并受坐镇广州的萧暎和萧咨节制。因战事不利,梁武帝误以为卢、孙二将与李贲私下里有往来,敕令在广州赐死。卢子雄旧将杜天合、杜僧明等人因此发动兵变,率兵包围了广州城。陈霸先在高要闻报,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火速救援,一战而解重围,杜天合、杜僧明等叛将被擒。梁武帝萧衍对陈霸先的功绩大为赞叹,授他为直阁将军,封新安子爵,邑三百户,并派遣画工将陈霸先的样貌画下来观看。

(陈武帝陈霸先像)

大同十年(544年)冬,萧暎在广州病亡。次年(545年),陈霸先护丧返回京师建康。走到大庾岭之时,梁武帝下达诏命任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市)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陈霸先返回广州,召聚将士,备办军资。陈霸先与杨蒨等征讨大军于十二月抵达交州。当时萧勃为定州刺史,与陈霸先等在西江相会,萧勃深知军士们都害怕远征,所以想办法用钱财来诱杨蒨。于是杨蒨召集诸将询问对策,陈霸先认为,交趾的叛变,完全是宗室的罪过,造成叛乱遍及数个州县,历时数年,劳师糜饷。定州刺史萧勃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完全不顾国家大计。陈霸先指出应该奋起平叛,不用顾及宗室的利益,于是领兵击鼓进击。

大同十一年(545年)六月,陈霸先平叛大军到达交州,李贲率军数万在苏历江口设下城栅抵挡梁军。杨蒨推荐陈霸先所部为前锋,陈霸先率军大破李贲的战阵,李贲逃到了典澈湖。李贲在屈獠界设置营寨,大造船舰,阻挡在典澈湖中。梁军十分忌惮,停驻在湖口不敢进兵。陈霸先对将领们说:「我们的军队已经耗时良多,将士疲劳,长时间相持,这恐怕不是好办法。况且孤军无援,进入了敌军腹地,如果一次不能取胜,又怎能保全自己。如今不如接著李贲多次迁移逃跑,人心没有稳固,当地夷民拼凑而成一军,很容易摧垮,如果此时不去战胜他们,此后将找不到这么好的时机了。」诸将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没有回应他的。当天夜里江水涨起了七丈,大水进入了湖中。陈霸先率领所部兵马,趁水涨之机抢先进攻,众军击鼓与叫喊声成为一片,李贲叛军大溃。

太清元年(547年),李贲逃窜进入屈獠的洞中,屈獠斩杀李贲,传首京师。李贲之兄李天宝逃入九真,与盗匪首领李绍隆聚集剩余的二万兵马,杀南朝梁德州刺史陈文戒,进围爱州,陈霸先再次率军平定叛军。梁武帝加封陈霸先振远将军、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

北讨侯景

太清二年(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举兵反梁,侯景之乱爆发。同年冬,侯景攻破京师台城,次年梁武帝病饿而亡。陈霸先将要率兵赴援,广州刺史元景仲暗地里心怀异志,想要对陈霸先不利。陈霸先知道元景仲的图谋,与成州刺史王怀明、行台选郎殷外臣等秘密商议实行戒严。太清三年(549年)七月,陈霸先在南海召集兵马,快马传檄以讨伐元景仲。元景仲最后兵败被缢杀,陈霸先迎宗室萧勃到广州镇守。当时临贺内史欧阳𬱟在衡州,兰裕、兰京礼煽动始兴等十郡一起举兵攻打欧阳𬱟,欧阳𬱟难以抵挡遂向萧勃请援。萧勃令陈霸先率兵前往救援,陈霸先擒拿了兰裕、兰京礼等众人。十一月,陈霸先派杜僧明、胡颖率领二千人驻扎在岭上,并以厚礼结交始兴的豪杰一起聚义旗,侯安都、张偲等率千余人归附陈霸先。镇守广州的梁宗室曲江侯萧勃听说陈霸先想要起兵讨伐侯景,派钟休悦前去劝说陈霸先。萧勃无意讨伐,陈霸先只好遣使往江陵,投到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帐下,受其节制。

(侯景之乱示意图)

大宝元年(550年)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此后近一年半时间,陈霸先与响应侯景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在南康一带展开了拉锯战,终于擒斩李迁仕,大宝二年(551年)六月发兵南康,沿赣江北下。陈霸先发兵南康时,战局发生了转变,萧绎部下大将王僧辩、胡僧佑、陆法和等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击败侯景主力,叛军大将任约、宋子仙被擒,侯景从攻势转为守势。湘东王萧绎授陈霸先为通直散骑常侍、使持节,加封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不久之后又加授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六郡诸军事、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

大宝二年(551年)八月,陈霸先准备与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由于陈霸先名声在王僧辩之上,故王僧辩心存畏忌。当时,王僧辩等西路各军正好缺粮,情势不妙,而陈霸先已贮有军粮五十万石,陈霸先迅速馈送三十万石给西路各军,打消了王僧辩的顾忌,也在西路各军中赢得了威信。当时侯景废掉简文帝萧纲,立豫章王萧栋为帝。陈霸先闻讯派长史沈衮奉表去江陵向湘东王萧绎劝进。十一月,湘东王萧绎授予陈霸先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诸军事、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等职务,领会稽太守、豫章内史。

大宝三年(552年)正月,陈霸先南路征讨大军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出发,这时已有甲士三万人,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艘,水陆俱下,另有前军五千由骁将杜僧明统领,已抵达湓口(鄱阳湖入长江口)。二月,王僧辩等西路大军又从寻阳起行,在白茅湾(今安徽怀宁以东)与陈霸先会师。王僧辩与陈霸先登坛设誓,缔结盟约。征讨大军沿路攻克芜湖、姑熟(今安徽当涂),三月在建康与侯景展开了大决战,终于彻底摧毁了侯景势力,侯景被杀。

陈王争权

大宝三年(552年)五月,北齐派辛术在秦郡(今江苏南京六合区)围攻严超达,陈霸先命大将徐度领兵帮助严超达固守秦郡。北齐率领七万大军,将护城河填平,修筑起土山,并且借助地道攻入,形势十分危机。陈霸先亲自率领万余人来解重围,纵兵从四面打击北齐军,弓弩万箭齐发,北齐平秦王中流矢而死,梁军斩首数百级,北齐收兵退军。陈霸先整队班师,派记室参军刘本仁去江陵报捷。

七月,广陵侨民朱盛、张象潜合兵一处袭击北齐刺史温仲邕,北齐遣使来告知此事,陈霸先率兵马渡过长江来接应。适逢北齐使者来南朝梁,请求南朝梁割让广陵,王僧辩同意了此事,将此事告知陈霸先,于是陈霸先率军返回南徐州,江北之人跟随陈霸先军队南下的有一万余口。湘东王萧绎授陈霸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等职务。王僧辩率大军去湘州(今湖北红安县)征讨陆纳之时,湘东王萧绎命陈霸先代为镇守扬州。十一月,湘东王即位于江陵,改大宝三年为承圣元年。湘州平定之后,王僧辩回朝,陈霸先不久又回京口。

承圣三年(554年)三月,梁元帝进陈霸先为司空。十一月,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萧绎被杀。王僧辩与陈霸先商定,以晋安王萧方智为梁王、太宰,秉承皇帝旨意,又派遣长史谢哲奉表劝进。十二月,晋安王萧方智自寻阳而来,入居朝堂,给陈霸先班剑二十人。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为北齐军势所慑,屈事北齐,迎立北齐扶植的贞阳侯萧渊明为梁帝,以萧方智为太子,陈霸先苦劝无效。同年九月,陈霸先与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 陈霸先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领扬、南徐二州刺史,仍诏陈霸先可甲仗百人,出入殿省,掌握了南朝梁的实权。

诛灭叛将

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绍泰元年(555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龛与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杜龛遣杜泰率精兵五千攻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东),陈霸先之侄陈蒨坚守,迫使杜泰不克而退。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攻义兴(今江苏宜兴),交战不利,陈霸先遂自率军东讨,攻拔其城外水栅。

绍泰元年(555年),谯(今安徽和县)、秦(今江苏六合)二州刺史徐嗣徽举州投降北齐,乘陈霸先东讨义兴之机,暗中与豫州刺史任约密谋以精兵五千袭京师建康,占据石头城。陈霸先说降伟载后回救建康,派周文育攻杜龛,以救长城。又命裴忌助黄他攻吴郡(今江苏苏州),王僧智弃城逃吴兴。十一月,北齐遣兵五千渡江,占据姑孰(今安徽当涂),以援徐嗣徽、任约。陈霸先于冶城(今江苏南京朝天宫一带)立栅以阻绝援军。北齐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今江苏南京长江北岸)渡江,向石头城送米三万石、马干匹。陈霸先得知,撤军返回建康,命侯安都夜袭胡墅,烧北齐船只千余艘,断其粮运,并在大航(今南京镇淮桥东)修缮侯景旧垒,派兵据守。北齐军亦于石头城南秦淮河南岸筑两栅,与梁军相拒。徐嗣徽等攻冶城栅,陈霸先亲率铁骑精甲出明门袭击。徐嗣徽军大败,遂以柳达摩留守石头城,自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

十二月,陈霸先派侯安都带领水军,袭击了徐嗣徽在秦州的家小,俘获数百人。陈霸先命人连接战船堵住淮河口,切断徐嗣徽的水路。陈霸先攻克北齐军石头,水南二栅,柳达摩等人渡过淮水布阵,大败北齐兵马。徐嗣徽、任约等率领北齐水步军万余人准备进入石头城,陈霸先派兵据江宁阻击,北齐军不敢进,驻屯浦口(今江苏南京北)。陈霸先派侯安都率水军袭击,大破北齐军,徐嗣徽、任约等乘孤舟逃走。陈霸先围攻石头城,断其汲水道路,城中无水,北齐将柳达摩遣使向陈霸先求和,陈霸先遂与齐结盟,签订和约。徐嗣徽、任约随柳达摩奔北齐。陈霸先随即遣将攻占姑孰。

绍泰二年(556年)正月,陈霸先派陈蒨、周文育攻克吴兴(今属浙江),杜龛败死。王僧智等逃奔北齐。二月,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斩扬州刺史张彪。至此,除江州刺史侯瑱占据江州、豫章外,王僧辩余部都被平定。

南定萧勃

太平二年(557年)二月,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举兵北伐。过五岭至南康(今属江西),以郢州刺史欧阳𬱟及其部将傅泰、萧孜(萧勃侄子)为前军,至豫章,分屯要点:欧阳𬱟屯苦竹滩(今江西丰城西南),傅泰据跖口城(今江西南昌南)。南江州刺史余孝顷在新吴(今江西奉新西)举兵响应萧勃,以其弟余孝劢守郡城,自己则率军出豫章据守石头,与萧孜会合。

陈霸先得报后,派平西将军周文育率军进击。 周文育至豫章后,命军主焦谯僧度袭击余孝顷,尽夺其上牢所泊船只,于豫章立栅固守。周文育军粮尽,诸将欲退,周文育不同意,遣使送出临川(今江西南城)内史周迪,周迪允送粮食。于是周文育以旧船运老弱,顺流而下,烧豫章栅栏佯退。余孝顷见之,不设防备。周文育军由小路日夜兼程,占据芊韶(今江西丰城东北)。芊韶上游有欧阳颇、萧孜,下游则有傅泰、余孝顷,周文育据中筑城,切断敌军联系。欧阳𬱟等人大惊,退入泥溪(今江西新干西南)。周文育派严威将军周铁虎等袭俘欧阳𬱟。又派其将丁法攻俘傅泰。萧孜、余孝顷军闻讯退走。三月,萧勃在南康得知欧阳𬱟等兵败,军中惊慌,其部将陈法武、谭世远于始兴(今广东广州韶关北)斩杀萧勃,持其首级降梁。四月,萧孜、余孝顷仍据石头抵抗。陈霸先遣平南将军侯安都协助周文育攻之。侯安都潜师夜烧其船舰,周文育率水军、侯安都率步兵协同进攻,萧孜出降,余孝顷逃新吴。陈霸先以欧阳𬱟为衡州刺史,并派其征讨岭南,欧阳𬱟之子欧阳纥克始兴,欧阳𬱟至岭南,诸郡皆降,遂克广州。五月,余孝顷亦降。

挫败王琳

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湘、郢二州刺史王琳不服,于太平二年(557年)五月,大治船舰,准备进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先发制人,命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领水军二万会师于武昌(今属湖北武汉)征讨王琳。十月,侯安都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退走。周文育军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进至武昌,与侯安都会师,得知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侯安都认为师出无名,又因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以致围攻郢州(今湖北武汉)不克。王琳军进至弇口(今湖北武汉西南),侯安都乃撤围移军至沌口(今湖北武昌),仅留沈泰守汉曲(今湖北汉口),侯安都遇风不得进,与王琳军对峙数日后交战,侯安都军大败。周文育、侯安都等人全部被俘,仅有沈泰退走。王琳军移驻郢州,又派部将樊猛袭占江州(今江西九江)。

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率兵十万进至湓城(治所江州,今江西九江),驻扎白水浦(今江西九江西),北江州刺史鲁悉达据地自保,控制中流,王琳不敢东下,于是向北齐求援,请立永嘉王萧庄。萧庄回到江南后,即帝位,改元天启。萧庄以王琳为梁侍中丞相、录尚书事。六月,陈霸先再遣侯瑱、徐度率水军攻王琳,又另派谢哲前往游说。八月,王琳同意退军湘州(今湖南长沙),陈霸先召众军还驻大雷(今安徽望江)。

建国去世

萧方智在位期间「征伐有所自出,政刑不由于己」,受陈霸先控制。永定元年(557年)八月,梁朝提升丞相陈霸先为太傅,加赐黄钺、殊礼。九月初五,又提升为相国,总领朝政,封为陈公,备九锡,陈国设置百官。十月初三,梁朝给陈公陈霸先进爵为王。太平二年(557年)十月,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南梁灭亡。陈霸先称帝,改元永定,国号陈,是为陈武帝。随后,陈王陈霸先派中书舍人刘师和带领宣猛将军沈恪指挥兵士进入皇宫,护送梁敬帝到别宫去居住,封梁敬帝为江阴王。

永定元年(557年)冬十月,陈霸先即皇帝位于建康南郊。以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徐度为镇右将军、领军将军。永定二年(558年)三月,王琳在郢州拥立永嘉王萧庄为帝。六月,陈武帝下诏派司空侯瑱、领军将军徐度率水军为前军,讨伐王琳。并亲自驾幸石头城为侯瑱等人送行。江州刺史周迪在工塘擒拿王琳的大将李孝钦、樊猛、余孝顷等人。并派遣吏部尚书谢哲去王琳处颁诏。 八月,陈武帝下诏临川王陈蒨西讨,从京师发水军五万,陈武帝亲自到冶城寺为陈蒨送行。前南豫州刺史周文育,前南徐州刺史侯安都等从王琳那里逃出来,自行弹劾自己,陈武帝宽宥了他们,并且下诏恢复周文育等人原来的官职。 同月,追封次子陈立为豫章王,谥号为献;陈权为长沙王,谥号为思。

(陈朝疆域图概)

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十二日,陈霸先病重。六月二十一日,陈霸先在璇玑殿病逝,享年五十七岁,遗诏临川王陈蒨即位。八月,群臣上谥号曰武皇帝,庙号高祖。同月,葬于万安陵(今江苏南京郊区)。

陈武帝万安陵在陈朝灭亡后便被掘毁。据《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七·孝义》记载:陈亡后,陈霸先政敌王僧辨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破棺焚尸,并将骨灰倒于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极尽污辱,万安陵被彻底掘毁,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后世文人过此,莫不感慨万端。


这是光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打阿,从陈霸先偷袭王僧辩到陈国基本稳定国内局势,历时十余年之久,其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陈霸先得国手段阴狠,难以令人心服的缘故。

承圣四年(555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掌握南朝梁实权。

十月,王僧辩余部杜龛、韦载、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谯(今安徽和县)、秦(今江苏六合)二州刺史徐嗣徽举州投降北齐,以精兵五千袭京师建康,占据石头城,战败投奔北齐。

太平二年(557年)二月,王僧辩余部平定。同月,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举兵北伐,至五月平定。同月,湘、郢二州刺史王琳大治船舰,讨伐陈霸先,双方鏖战不休,直到560年王琳才逃亡北齐,但其盟友缙州刺史留异,以及周迪、陈宝应等人仍割据一方不臣陈国。

直到564年十一月,章昭达生擒陈宝应、留异擒送京师,晋安郡平定,565年四月,临川太守骆文牙斩杀孤身逃走的叛匪首领周迪,传首京师,陈国立国之乱才算告一段落。至于王琳,更是到573年太建北伐时才战死,这时距陈霸先偷袭王僧辩已过十四年。

当时北齐、北周、陈三足鼎立,陈国最为弱小,如果不出逆天改命的奇遇,终是亡国之运,但即便如此,陈霸先还是急著称帝建国。二百年前成汉皇帝李寿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当一日天子也够本了,也是这个道理,历史上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人物比比皆是,倒也不足为奇。


是啊,功绩,实力都不如王僧辩,所以王僧辩没有防备,陈霸先才能偷袭得手。陈霸先称帝的最大难题就是王僧辩。除掉王僧辩之后,麻烦也不少,各种叛乱,北齐北周也是各种蹭便宜。麻烦不比其他开国君主少,起码其他开国君主不用担心没儿子(郭威:兄弟懂我!)。


霸先切叹,谓所亲曰:「武帝子孙甚多,唯孝元能复仇雪耻,其子何罪,而忽废之!吾与王公并处托孤之地,而王公一旦改图,外依戎狄,援立非次,其志欲何所为乎!」

——《资治通鉴 梁纪二十二》

讲道理,王僧辩与陈霸先的权力合法性皆源出梁元帝萧绎,「驱除胡虏」、「光复建康」才是正道中的正道。而前者先在京城纵容军士搞二次屠杀,后又明目张胆拥立傀儡前皇侄萧渊明,做上并不光彩的「北齐代言人」,并无太多的道义优势可言。梁之失鹿于萧衍侯景,天下枭雄皆可逐之,谁也不比谁更能占据道德至高点,如此而已。

还有,陈霸先与众将士浴血保卫建康在先,逼迫幼主逊位称帝开国在后,有著实打实的护国军功。参考南朝得国最易的萧道成,这厮仅需顶住上游RUSH、干翻其它三贵,大事即成。

这段时期的建康民众,(如果还能存活下来)实在是经受不起三次以上的炼狱煎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