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体力裤还是精神上的苦,还是双重


1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90后的年轻人们经常被80后诟病,总是被认为「不能吃苦,很娇气」,几乎达成了共识。

我想说,现在许多老一辈,就喜欢批判年轻人。

只要我们某些观念和行为跟他们不一样,就会给我们扣上各种帽子,而「不能吃苦」则是他们最爱给我们贴的标签。

猎场里面郑秋冬在一次面试中说的话,我十分认同

郑秋冬:时代周刊曾经引用过,一位中年作家的话说,经验丰富的领导们长辈们都表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未遇到过,像眼前的这代年轻人一样,自私无礼和只会享乐。注意,这句话不是今天说的,而是在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一百零二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认为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如自己,可是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一代却比一代强。

总会有人对下一代有所不满,但不能就因此认为我们年轻人不能吃苦吧?

2

在我看来,吃苦更多的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我们的父辈,大多出生在七、八十年代,当时物资是极其匮乏的,温饱都是问题,很多人为了活下来,只能吃苦。

但现在时代变了,中国经过这些年的飞速发展,都要全体奔小康了,我们年轻人不再单纯的为温饱而奋斗了,我们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在小工厂,每天干著重复的工作,枯燥乏味。夏天的时候,更要忍受40°高温,然后干超过10小时的体力活,而且在工厂干活还有一定的危险系数,社保、福利、加班费等可以说是没有。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被人压榨劳动力,毫无前途可言。

而在星巴克干活,虽说工资少了点,但是能让我们学到东西,跟顾客打交道、专业化的管理和规章制度,这些都能让我们受益。何况福利又好,工作环境舒适。至于收入的差距,两三年后就能抹平,甚至超越。

既然有好的选择,为什么一定要那么苦逼?

3

能不能吃苦不能单纯的用工资来衡量。

不说别的,就看看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加班更是常态,这样的工作时间和强度难道低?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行,所以说凭什么说年轻人吃不了苦?

我们不是吃不了苦,而是不吃没必要的苦。

在工厂苦哈哈的干活,对自身成长有益处?人总得为以后考虑吧,年轻还说能用身体去拼,再过多几年了?最后得了一身病,想换工作又不会什么技能,最后只能继续「吃苦」。这种苦真的有必要吃?

一边是没有前途、被人剥削压榨的底层工作,一边是舒适的工作环境、能让自身成长,对此大家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为什么?因为现实告诉我们选择大于努力。

光知道吃苦有啥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吃的苦够多了,然后呢?有多少人靠这个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所以说,不能让我们有所成长,还要压榨我们的劳动力,这种苦不吃也罢!

现在年轻人的选择多了,但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艰辛,不进厂就代表不能吃苦?我们只是不想碌碌为为,做了一个最有利的选择而已


因为苦的概念变了,老一辈吃不年轻人的苦,年轻人吃不了老一辈的苦。老一辈吃的是得不到资源的苦,年轻人吃的是自己沦为资源的苦。


老一辈的人吃的苦和现在的不是一个级别,那个时候一家人10几口子,最少的也有3,4个孩子,还是那种缺衣少食的年代,现在的人不用经历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现在那些做公益视频中的主角,比如吃不饱,穿不暖的那些孩子就是大部分老一辈人童年的真实写照,不信的话让他们看一看,绝对会给他们一波回忆杀 ,经历不一样,所以看法不一样。


说的难听点,你以为老一辈人很想吃苦吗,那不是没办法吗。如果能给他们更好的条件,他们也不会吃苦。说白了,谁也不会去主动吃苦。越王勾践不也是觉得不服气,如果他一开始就称霸了,也就没有卧薪尝胆了。

老一辈的人很多,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说。我碰到有些老一辈的人,每当他们听到别的老一辈的人这样说年轻人。他就会用我刚才的逻辑回应一波。

而我以后,等我老了,也会这样做。


生活平顺不好吗。苦头吃多又不能补钙,关键还没人心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