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的是罗斯科的全黑抽象画,《从杜尚到波涅克》中写著:「其中一个人回忆说:『那是她平生去过的一个最凄凉的聚会』,罗斯科的画室中挂满了他创作的黑色画面。这批画在他画室的四周围著他,挡住了从外面进入的光线,他被黑暗包围著。」

?在诸多西方现代艺术史乃至美国现代艺术史的著述中,马克·罗斯科比起同时代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德·库宁、纽曼所占有的地位和评价,似乎仅仅是一个陪衬角色。

马克·罗斯科

Mark Rothko 1903—1970

美国抽象派画家

罗斯科善用有限的色彩和极少的形状来传达他感受到的悲剧性,曾有不少人在他的作品前悲泣。几个长方形的色块堆叠在一起,真的能把人给看哭了?

这是一位能让人哭出声的抽象艺术家。

No.1 1954

1903年9月,罗斯科出生在沙俄时期的陶格夫匹尔斯。他的父亲一位犹太裔的药剂师和知识分子。当时罗斯科一家并没有因为身份而遭受排犹主义的暴力影响,但是犹太人在那时大环境下依然被视为邪恶的化身,因此罗斯科的童年充满了压抑与担忧。

举家移民美国之后,父亲不幸患病去世,让罗斯科受了很大的打击,从那时起他心里就埋下了忧郁的种子。艰辛的童年,家人的离世,他不断在心底拷问信仰的力量与意义。

虽然罗斯科现在是被印在邮票上的大画家,但他这一生过得并不顺利。为了求学,他不断打工赚钱,当过演员、场记、插画师、餐馆招待,挨饿受冻并且长期患病、抑郁,最终走向了酗酒和过度服用镇定剂、抗忧郁药物的道路。

人们常说,上帝关上了你的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罗斯科将自己生活中遭遇的所有不幸,在不断的风格探索和转变中,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晦涩、迷离,却也深刻。

1930年代,罗斯科的作品如《风景》《坐著的人》《街景》《交腿而坐的女子》等,色彩微妙,构图简洁,造型带有刻意变形和夸张,城市景象如梦如幻,带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特征。

1938年加入美国籍后,其作品风格也开始变化,《地下狂想曲》(1940)中人物造型已近符号化,是迈向抽象主义的预演。后来,表达「人生的悲哀」成为罗斯科的创作主题,他坚持认为必须用支离破碎的扭曲形状才能呈现出一种「有机」图形的抽象主义面貌。

从此以后,罗斯科逐渐抛弃具体的形式,于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画面单纯,色彩重叠,边缘模糊。

有艺评者说,罗斯科运用大量纯净的色彩表达无形的思想,作品总蕴含著一种或淡或浓的沉郁,营造出或朴素或诗意,以至充满戏剧性的气氛和效果。

相比于外在表现形式,罗斯科更注重精神内涵的表达,力图通过有限的色彩和极少的形状来反映深刻的象征意义。

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狂喜、毁灭等等。

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宗教体验。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艺术的核心。——罗斯科

我们总在探究人性的善恶,想要看破一切情绪,但很多时候却依然被情绪左右著。既然摆脱不了,不如在此基础上上升,就像罗斯科的终极目标:走出绘画,超越一切理智跟感官认知,追寻人生的终极哲学——赤裸又神圣的宗教体验与感情。

他拒绝谈论技术,否认自己是一个色彩画家,并极力地使观众看到潜藏在画布下面的悲剧。他的艺术哲学也始终想要诠释这些复杂而深邃的思想命题:
  • 艺术家如何选择并追求自己的真理?
  • 艺术的真实性是什么?
  • 艺术家的良知和责任植根在何处?

当然,到现在也依旧有人质疑罗斯科的画,甚至欣赏它们的方式和态度本身都成为一件需要质疑的事情。但你静下心来凝视他的作品,有限的色彩和极简的形状,毫无重量感地排列著,简练、单纯,却仿佛能投入灵魂深处,你能感受到潜藏在画布下面的悲伤吗?那才是罗斯科作品的珍贵所在。

罗斯科将很多作品都署名为《无题》,在他看来画作的名字并不那么重要,或许是他不想限制观者看画时的想像力吧。

下面这幅画也一样叫《无题》,是罗斯科晚期的作品。黑色和灰色的矩形,上面有著薄薄的,半透明的不同层次的光亮和积层,笼罩著一种压抑的死亡气息。

有人问罗斯科选择黑色和灰色的原因,他很简单的说:

这两个颜色都是关于死亡的,代表著一种荒凉、空虚的形象,与此同时也提供了既丰富又模糊的视觉体验。

但是别忘了,罗斯科永远希望你可以自由地解读他所有的作品,不必被他的解释束缚。

有很多人说艺术的定义是不确定的,那么欣赏艺术也是一样,它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智力活动,浮于表面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可贵之处。

罗斯科用微妙的色彩对比所辐射出的情绪,通过形体本身来挣脱控制,仿佛在命运中摆脱命运。这种情绪化的抽象艺术形式,让画作全身心的投入灵魂深处,唤起人类潜藏的热情、恐惧、悲哀以及对永恒和神秘的追求,也正是艺术永恒而充满悲剧性的精神所在。

我年轻时艺术是一条孤独的路,

没有艺廊,没有收藏家,没有评论家,也没有钱。但那却是一个黄金时期,因为一无所有,反而能更肆无忌惮地追求理想。今天情况不同了,

这是个累赘、蠢动、消费的年代,

许多人过著身不由的生活,迫切需要一方寂静的空间扎根、成长。我们得抱著一定能找到的希望活下去」。——马克·罗斯科 1955年


关注NOTHINGART,一起分享生活、思考,畅聊艺术


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什么名作,但是对我影响很大,是一幅吴冠中老师的画,很早很早之前了,当时还看了赵无极和朱德群的作品,也很让人称赞,但没那么深的感触。

因为是当代大画家的作品,保护的不是那么严格,可以离得非常近的去看,而且没有玻璃隔著,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和大师作品有那么近的距离观赏,让我对学到的构成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书本和印刷品体现不了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的笔触,让我对于他口中的「笔墨等于零」有了真正的、切实的理解,他对于笔法和形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是那些只懂理论或者只懂技术的人所达不到的,这种认识可以让我受用终身了,后来帮助我认识了很多东西 ,从很多展览里吸收了很多营养,而这些感触是靠图片或者照片所无法带来的。


我原来与落魄大师住一起。我们几个一起抽风,在教堂对面租了个庞大的仓库。我想摄影,我那几位画家朋友想赚对面教堂里人的钱。对面是东正教教堂。

结果……

我们一定没赚著钱,我们都成了建筑工。好在画家和建筑系的动手能力都特强,上帝特别青睐我们的特长。因为那个日子天天下雨。我们的工作室(仓库)就天天漏雨。由于我们太优秀,工作室的室内雨属于间歇性歇斯底里发作性,一会没有一会一股脑下来。于是我们就成了各种建筑工人。修啊……

当然我们也不忘自己的工作,在仓库里搭起自己的一角,开始拍照,画画。

深夜总有位大胡子来造访。什么也不干,就像狗一样的深吸一鼻子,然后就离开。慢慢越来越熟悉,原来是对面东正教的一位神父(牧师,喇嘛?我反正搞不清)。

我们问他要不要喝热水(中国人习惯喝开水)。他说他没病。我不解的问他为什么像狗一样吸一鼻子。他说就是喜欢闻油画颜料和冲洗胶卷的味道。

好吧……那就闻吧。

半年多过去了,我们终于感动了上帝,仓库里不漏水了(因为不下雨了)。老哥穿著他的工作服白天来工作室,要求在我们这里办画展。我的天呀!开张了呀。理想实现了呀。

通过落魄大师与他的谈判。场地不收钱,三明治免费吃,白水随便喝。他在我们这里连续办四周画展。

我们等他们安装支架,周末开幕。共四幅画,组图。每幅都巨大,2米高,1米5宽。装框,白纸(应该像丝绸,还是宣纸之类的,年代久远忘了)。我们想卖白板吗?

嗯,每幅10万澳币,要买四幅一起买,不分拆。

四周过去了,那个穿著工作服的神父牧师啦嘛说结束了。画卖出去了。

啊?!

啊?!

白板卖出去了?!40万澳币嘛?

是的。

不是白板,用蛋清加了颜色

第一幅:生命起源 一点

第二幅:生命持续 一条线

第三幅:生命停顿 线断了一点,又接上了

第四幅:生命…… 空的白板

他原来被控告恋童,后来发现是冤枉,但也一直被歧视,再后来教会恢复他名誉,重新有了教堂的工作……

他年轻的时候是个画家(宗教绘画,写实的),现在他画了………《生命》的白板……


就日出印象吧


蒙德里安。海堤与海·构成十号 (Composition 10 in Black and White)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