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长安十二时辰》嘛?你看我那十二个时辰过得有多惨?现在我告诉你,我18年,每天,每个时辰都是这么惨!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跟著我那亲爹不像亲爹,后爸不像后爸的父皇去四川避难,那里还是搞了我四年的宰相的地盘,我去那里接著受苦吗?更何况外面现在正值乱世,兵败连年,败报频传,就我老爹那古怪的性格,我这个当太子的能有好吗?

还有一个是北上抗日,哦不,北上杀敌,去我的地盘,父皇刚封我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我可以在那里领兵收复两京,我甚至可以在那里登基称帝,我再也不用在父皇手下忍受煎熬了。

我他妈还需要思考吗?是个人都北上去灵武啊。把平叛的主动权拿在自己手上不比拿在别人手上好吗?再怎么样老子也他妈手底下有兵有权了,总比接著去跟著狗皇帝受罪过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强啊,我他妈是太子啊,这他妈天下本来就该是我的啊,淦,走了,去灵武,老子要称帝!

电子书长安十二时辰(上)作者 马伯庸¥ 12.00去查看?


李亨做出这个决定虽然看上去有点突然,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这个职业的危险程度方差很大。如果皇帝仁厚,兄弟单薄,太子可以开开心心的等接班;而如果摊上了雄才大略而又统治时间很长的君王,像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清圣祖、清高宗这种,太子的危险度甚至高于皇帝。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就曾抱怨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作为未来的君王,必然是百官瞩目的焦点。然而在雄主之侧,表现太过于突出则动辄得咎,甚至于还会被父亲认为有「提前主动接班」的心思;而如果一点都不表现,韬光养晦,那么其他的兄弟就很可能动了不改动的心思,在父亲面前献宠邀功,动摇自己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在雄猜之主的强大气场下,父亲的重臣——也就是宰相们几乎不可能对太子表现出亲近——因为这几乎就等于政治自杀,相反,宰相们往往需要在君主的默许乃至于纵容下,表现出对太子的敌意来稳固自己的权位,而这正是李亨几十年来所经历的。

唐玄宗李隆基,靠的是两次政变——诛杀韦后的唐隆政变和废黜太平公主的先天政变——才上位的。唐玄宗对政变经验丰富,对天家父子兄妹之间的提防可想而知。一日杀三子这样的事情,等闲的君王也是做不来的。

在先太子李瑛被废之后,李亨被立为皇太子。然而权相李林甫就和他不对付。根据旧唐书记载:

初,韦坚登朝,以坚皇太子妃兄,引居要职,示结恩信,实图倾之,乃潜令御史中丞杨慎矜阴伺坚隙。会正月望夜,皇太子出游,与坚相见,慎矜知之,奏上。上大怒,以为不轨,黜坚,免太子妃韦氏。......会皇太子良娣杜氏父有邻与子婿柳 不叶, 飞书告有邻不法,引李邕为证,诏王 与国忠按问。 与国忠附会林甫奏之,于是赐有邻自尽,出良娣为庶人……

李亨迫于压力,不得不和太子妃韦氏离婚,贬良娣杜氏为庶人,来平息君王的愤怒。贵为太子,连自己的两个枕边人都保护不了,李亨的地位风雨飘摇也可想而知。李亨后来的立了张良娣为皇后,而李亨之死,也和张皇后的所作所为有关。可以说李亨人生的悲剧,就是起源于唐玄宗对李林甫的有意纵容。

好容易熬死了李林甫,继任的权相杨国忠依然和李亨为敌:

杨国忠依倚妃家,恣为亵秽,惧上英武,潜谋不利,为患久之。

包括玄宗奔蜀,也是去杨国忠的封地。到了马嵬驿,历史学家出现了分叉的两种意见:

  1. 认为马嵬坡兵变是太子李亨所筹划的,那一切也还顺理成章。太子本来就有调动禁军的权力,然后李亨也是马嵬坡兵变的直接受益人,谁受益谁嫌疑大,所以李亨可能是主谋。
  2. 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能指证李亨是主谋,事实上所有的线索只能追索到陈玄礼:

「旧唐书」:及安禄山反,玄礼欲于城中诛杨国忠,事不果,竟于马嵬 斩之。

「新唐书」:国忠与韦见素、高力士及皇太子诸王数百人护帝。 右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谋杀杨国忠,不克。

强行把陈玄礼和太子联系在一起似乎没有道理——按理说陈玄礼如果真的是太子一党,那么立下如此大功,难道不从龙去灵武?但是陈玄礼并没有,还是护送玄宗入蜀,后来在肃宗朝也没有得到任何重用,怎么也不像是太子一党。所以这里我们取第二种观点,就是兵变可能是有人挑唆,或者是军人自发,但是无论如何,与太子李亨无关。

杨贵妃死后,李亨面临两个选择,跟著老爹继续去蜀中避难,或者就此离开去其他地方。其实资料还是很详实的,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如果追随玄宗入蜀。——入蜀之后山高水长,李唐皇室几乎相当于放弃了汉中以东的控制,其实就等于把大好河山丢给叛军和依然忠于朝廷的军队自相厮杀。如果忠于朝廷的军队赢了,自然可以出来摘桃子还京;如果叛军赢了,靠著蜀中之险,李隆基也说不定可以保得自己一世平安。

但是李隆基的平安不是李亨的。李亨去蜀,有三不利:

首先,蜀中本来是杨国忠的封地,现在虽然杨国忠死了,但是李亨在蜀地并无根基,跟著老皇帝过去之后对自己的地位并无帮助。而如果叛军真的得了关东,李隆基已经年迈,反正也没有几天好活了,但是继位的李亨难免成为亡国之君——如果李亨还能在小朝廷继位的话。

其次,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到了四川之后,李唐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只有一州直辖之地的地方政权。资源急剧缩水之后,做了四十年太平天子,又刚刚经受了重大变故的李隆基到底会怎么对待太子,李亨心里并没有底。

第三,如果皇帝是李世民,他在潼关失守的情况下必然不会选择入蜀,而是大概率会做出和李亨一样的选择,去朔方军中驻跸,示形势于天下。还记得曹操在酸枣对盟军说的话么:

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打仗打的,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势」字。皇帝亲往朔方,就算什么都不干,也已经向天下人表达一个坚定的姿态,就是皇帝没有放弃,而是要和叛军死斗到底的,这对于天下依然忠于唐王朝的军队的激励将是巨大的;而如果举家入蜀,唐军未战就先气馁了半截——皇帝都逃跑了,自己还拼什么命呢?并且朔方军常年和吐蕃、回纥在边境厮杀,精锐程度并不亚于安禄山的幽蓟兵。事实上最后也是靠著郭子仪、李光弼这些朔方军将的努力平定的安史之乱。

而李亨去灵武,则有三利:

首先,太子、亲王遥领节度大使是唐朝惯例,李亨正好是朔方的节度大使。太平时节,这个职位是没什么意义的,因为太子肯定在京都坐镇,而朔方另有节度使在打理一切事务。但是这个名分在太子真的去灵武的时候就有用了——节度大使位在节度使之上,太子去朔方相当于去统帅自己的节镇,非常的名正言顺。

其次,虽然皇帝没有去朔方,但是皇太子同样是天下人之望,太子亲自监军朔方,一样能够起到激励天下忠于朝廷的军队的作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李亨摆脱自己父亲的控制,掌握自己命运最好的机会。天下安定的时候,制度更重要;而天下大乱的时候,人心和威望更重要。如果李隆基还是太平天子,李亨是立是废,都是他一句话的事。但是安史之乱一出,李隆基昏招迭出,其权力基础已经不断的在衰落了,入蜀的决定更是让很多人大失所望。而这个时候李亨站出来收拢人心,成为抗击叛军的旗帜,那么他就拥有了独立于李隆基赏识之外的权力来源和拥戴。事实上到灵武之后,李亨就遥尊入蜀的玄宗为太上皇,自己称帝了,如果他入蜀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三利三不利,我们能看到,李亨和他身边的人,比如两个儿子广平王和建宁王自然也看到了。在两个儿子和宦官李辅国的劝说下,李亨终于做出了自己一生最大胆的决定——北上灵武。终究不愧是唐太宗的血脉啊,虽然李亨一直处在自己父皇阴影中二十年,但是骨子里的冒险基因在特定时刻依然能够激发出来,李家的凤子龙孙,很多都是如此,这或许也是李唐能够在安史之乱之后续命一百来年的原因吧。


安史之乱,玄宗匆匆出逃巴蜀,马嵬驿之乱后,刚走出没多远,就不得不又停了下来。


因为前面的路被一群老百姓堵住了。


玄宗无奈,只好迈下车辇,换乘一匹马,来到队伍前端。

挡路的百姓立刻拥上前去,说:「长安宫阙,是陛下的居所;历代陵寝,是陛下的祖坟。陛下抛弃居所和祖坟,又能往哪里去呢?」


玄宗手握缰绳,骑在马上沉默了很久。最后,他仍然不知道应该跟父老们说些什么,只好让太子李亨留下来安抚他们,自己赶紧拍马先走了。


此时的玄宗当然不会想到,从这一刻开始,太子李亨就将与他分道扬镳了。


随著他们父子的分途,属于玄宗的辉煌时代将黯然收场,而新一页的唐朝历史也将悄然掀开。


当地父老眼见天子绝尘而去,马上又缠住太子,说:「皇上既不肯留,我等愿率子弟追随殿下,讨伐叛贼,收复长安。倘若殿下和皇上都到了蜀地,那么偌大的中原,又有谁来替百姓当家作主?」


太子李亨面露难色,沉默不语。


就在这个时候,从附近村镇涌来了数千个手拿镰刀锄头的青壮农民,一下子把他和随从团团围住,说什么也不让他们离开。


李亨想了半天,才找了一个理由,说:「皇上远涉险阻,我又怎能安心离开他?何况,我还没有当面跟皇上辞行,最后是去是留,还是要听皇上的旨意。」


李亨话刚说完,眼泪就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然后一边抹泪一边就想拍马走人。


当然,他没能走掉。

因为又有三个人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们是广平王李俶(李亨长子)、建宁王李倓(李亨第三子)和宦官李辅国。


三个人死死拉住李亨的马头,说:「逆胡进犯宫阙,四海分崩离析,不依靠人心,何以兴复社稷!


今日殿下若跟随皇上入蜀,叛军必定烧毁栈道,断绝蜀地与关中的交通,如此一来,无异于把中原拱手让给贼人。


人心一旦离散,就很难重新凝聚,到时候想回都回不来了!


而今之计,只有集结西北的边防军,再召回河北的郭子仪和李光弼,联合东征,讨伐叛军,克复二京,平定四海,使社稷宗庙转危为安,再修复宫室迎回天子,岂非人间之大孝,又何必执著于区区儿女之情?!」


见此情形,李亨不得不点头同意,随后便让广平王李俶去跟玄宗禀报。


玄宗带著队伍走了一段路后,就停下来等太子。可左等右等,最后却等到了太子准备与他分道扬镳的消息。


玄宗摇头苦笑,嘴里不停地念叨著两个字:天意、天意、天意……


随后,玄宗从护驾的禁军中拨出两千人马,让他们去跟随太子,并告谕将士说:「太子仁孝,足以担当社稷,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接著又命人转告太子:「你努力去做,别挂念我,西北的那些胡人将领,我历来待他们不薄,相信一定会效命于你。」最后,玄宗又让人向李亨转达了传位之意。


李亨闻言,赶紧派人回禀,表示自己绝不接受传位之命。


当然,这只是一个姿态。


短短一个月后,李亨就在部众的劝进下,「遵马嵬之命」,在灵武登基即位了。


基本上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嵬驿「父老遮留」的这一幕,也就没有后来的灵武即位。


正因为此,所以后人普遍认为,「父老遮留」其实是李亨导演的一出戏,目的是为了脱离玄宗,以便寻找机会自立门户。


甚至还有不少学者认为,「马嵬驿之变」也是李亨一手策划的。


因为从「马嵬之变」到「父老遮留」,再到「灵武即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因果链条贯穿其间。


也就是说,其内在动因都是李亨要从玄宗手中夺取天子大权。


那么,真相是否如此呢?

说李亨是「马嵬之变」的幕后主使,在逻辑上固然可以成立,但证据并不充分。综观涉及这一事件的相关史料,并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支持这一点。


所以我们认为,李亨并非事变主谋,他只是事先知情,并对陈玄礼的行动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亨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同谋,不能算主谋。


至于「父老遮留」这一幕,则极有可能是李亨策划的。其因有三: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电子书查看完整内容

电子书

血腥的盛唐大全集(珍藏版)(套装全 7 册)

王觉仁

读客出版社

¥34.60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20-08-19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唯留刺骨寒唯留刺骨寒常怀容人之量、宽仁之心。

你们光看到肃宗不孝,但是从来没有看到玄宗不慈。

作为一位空前绝后地一日杀三子(含太子一位)的皇帝,做玄宗儿子真特么不如坐朱温的儿子,毕竟献上老婆比没有命好吧?后世康熙二废太子,都没有舍得杀,搁在玄宗这边就是费拉不堪了。

除了保命之外,肃宗应该已经得到了朔方军的支持,去了灵武可以安安稳稳做皇帝,肃宗又不傻,难道不知道怎么选?


你们光看到肃宗不孝,但是从来没有看到玄宗不慈。

作为一位空前绝后地一日杀三子(含太子一位)的皇帝,做玄宗儿子真特么不如坐朱温的儿子,毕竟献上老婆比没有命好吧?后世康熙二废太子,都没有舍得杀,搁在玄宗这边就是费拉不堪了。

除了保命之外,肃宗应该已经得到了朔方军的支持,去了灵武可以安安稳稳做皇帝,肃宗又不傻,难道不知道怎么选?


逃出长安后,李亨为什么没和唐玄宗一起走呢?

先列一下史书中的记载。

《旧唐书·肃宗本纪》没有详写这一块,倒是《新唐书·肃宗本纪》中写了这么句话:

十五载,玄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遮道请留太子讨贼,玄宗许之,遣寿王瑁及内侍高力士谕太子,太子乃还。

这一部分在《旧唐书·李倓传》中有详细描述:

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倓兄弟典亲兵扈从。车驾渡渭,百姓遮道乞留太子,太子谕之曰:「至尊奔播,吾不忍违离左右,俟吾见上奏闻。」倓于行宫谓太子曰:「逆胡犯顺,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夫有国家者,大孝莫若存社稷。今从至尊入蜀,则散关已东,非皇家所有,何以维属人情?殿下宜购募豪杰,暂往河西,收拾戎马,点集防边将卒,不下十万人,光弼、子仪,全军河朔,谋为兴复,计之上也。」广平王亦赞成之,于是令李辅国奏闻。玄宗欣然听纳,乃分从官、士卒以遣之。

再来看《资治通鉴》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及行,父老皆遮道请留,曰:「宫阙,陛下家居,陵寝,陛下坟墓,今舍此,欲何之?」上为之按辔久之,乃命太子于后宣慰父老。父老因曰:「至尊既不肯留,某等愿帅子弟从殿下东破贼,取长安。若殿下与至尊皆入蜀,使中原百姓谁为之主?」须臾,众至数千人。太子不可,曰:「至尊远冒险阻,吾岂忍朝夕离左右。且吾尚未面辞,当还白至尊,更禀进止。」涕泣,跋马欲西。建宁王倓与李辅国执鞚谏曰:「逆胡犯阙,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今殿下从至尊入蜀,若贼兵烧绝栈道,则中原之地拱手授贼矣。人情既离,不可复合,虽欲复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召郭、李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更存,扫除宫禁以迎至尊,岂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区区温情,为儿女之恋乎!」广平王俶亦劝太子留。父老共拥太子马,不得行。太子乃使俶驰白上。上总辔待太子,久不至,使人侦之,还白状,上曰:「天也!」乃命分后军二千人及飞龙厩马从太子,且谕将士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庙,汝曹善辅佐之。」又谕太子曰:「汝勉之,勿以吾为念。西北诸胡,吾抚之素厚,汝必得其用。」太子南向号泣而已。又使送东宫内人于太子,且宣旨欲传位,太子不受。俶、倓,皆太子之子也。

从史书记载来看,事情的过程很清楚,大概是这样的:

马嵬之变→百姓请留太子→太子李亨说要问玄宗意思→建宁王李倓劝李亨留下来率军讨贼→李亨让李辅国(通鉴改为广平王李俶,我个人感觉旧唐书的李辅国比较靠谱)去汇报→玄宗同意

好,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李亨与马嵬之变有没有关系

新旧唐书都没有明写李亨与马嵬之变的关系,为尊者讳,这对李亨来说绝不是什么光彩事。不过即使按资治通鉴来看,李亨最多也只是被陈玄礼通知了一下,并没有实质参与。

李亨是太子,是当了玄宗朝十几年的太子,其间经历若干风浪(李林甫、安禄山等都跟他敌对,但也许是一日杀三子的惨痛教训让玄宗也不敢再轻易废立太子,所以没有对李亨赶尽杀绝,李亨也是个狠人,为了自保,主动提出来和太子妃离婚),最后都化险为夷。可以说,基本上他的继承人地位是很巩固的,因此安禄山才会担心以前得罪过他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安禄山叛乱之初,玄宗曾想亲自带兵征讨,而让太子监国,那一次被杨氏兄妹阻止,可以想见李亨与杨氏兄妹的关系。

陈玄礼向李亨禀报的时候,无疑是想得到太子也就是下一任皇帝的肯定,这是可以想见的,陈玄礼这种曾经跟李隆基就搞过政变的人,这个头脑是有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他不被秋后算账。如果李亨真不同意,陈玄礼还会再继续做这件事么?多半不会。陈玄礼在杨国忠死后,带人去「请」玄宗杀贵妃,更像是计划之内的行动,而不是突发事件之后的顺手牵羊。总之,既然李亨知道了此事,那它的发生就不能不说与他完全没关系。

然而,李亨的作用也就是点头默许——甚至没点头,只是默许。我觉得他心里肯定是支持这件事的。但如果过于强调李亨在马嵬之变中的作用,我觉得也有些过,李亨能当玄宗朝十几年太子,那得有多强的忍功,这种事他不会明著支持的,更不可能亲自参与,坐收渔翁之利才是他最想要的结果,也是历史真实的结果。

所以,马嵬之变,整个经过或许是这样的:先有了士兵们的积怨,这才有了陈玄礼向太子的禀告,有了太子的默认,于是继续发生后面的哗变。归根到底,说是哗变并不为过,只是和一般兵士自发的哗变相比,这一次怕是有组织的哗变。

李亨与玄宗是怎样分道扬镳的

玄宗要出发的时候,这里我觉得资治通鉴写得顺序比较符合逻辑,百姓是先请玄宗留下,但玄宗不肯留,所以才退而求其次,请太子留下。新旧唐书写是百姓请太子留,通鉴直接写玄宗让太子断后。总之,潼关一失,长安人心惶惶,百姓需要主心骨,玄宗已成惊宫之鸟,也需要一个代替自己的「备胎」。

如果真是玄宗决定让李亨断后,那么不久后他就会发现,这是他第二失策,第一失策是对安禄山的信任。

起初李亨看起来并不同意,但实际上他的话值得玩味。「且吾尚未面辞,当还白至尊,更禀进止」这句话,实际小已经答应了百姓对他留下来的请求,真不同意的话又何必说去当面辞行呢?当然也有可能是以辞行为借口,赶紧回去。

不过从李亨角度来想,他绝对愿意留下来,因为他这时已经46岁了,这么老了仍然是太子的比较少见,「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如果继续留在玄宗身边,那么也就是要等到皇帝老死之后才能即位,可是玄宗的身体硬朗得很,从长安一路赶来,虽然经历了马嵬之变,但也没见打垮玄宗,倒是肃宗自己的身体,从后面来看情况还不如他爹好,他当皇帝的后几年一直有病,此前也必有征兆,李亨自己自然很清楚这一点。而且他这十几年的太子当的一点也不舒服,又有人陷害(李林甫等人),又有人轻视(比如安禄山),所以这一次如果能够单独留下来,是一个脱离父皇的好机会,李亨能放过吗?要不怎么说机遇与风险共存呢,对李亨来说,虽然有点赶鸭子上架,但这是他的机遇,一个从此脱离玄宗掌控的机会。

从私人角度来讲,李亨没有理由不想留下,另外也不能忽视太子留下来的积极作用,从后面来看,正是即位后的李亨组织起反击的力量(虽然玄宗在蜀地也有所行动,但不能不承认,真正起作用的是李亨)。排除个人因素,李亨留下来确实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小一点说为了他李家江山、祖宗基业,大一点说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有好处的,无论怎么看,都是正确的。

既如此,李亨只要派一个人去和玄宗说一下便可,又何必亲自去呢?李亨心里并非不明白,若是当面辞行,有可能就不会留下了。确实,如果是他亲自辞行,变数会很大,玄宗究竟会持何种态度,真是不好说,很有可能玄宗发现李亨有背叛自己的迹象,从此把李亨软禁。正因为如此,其他人认为李亨若亲自去辞行,多半会不批准,所以劝他趁机留下。

这时建宁王李倓那番重要的话起作用了:「逆胡犯阙,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今殿下从至尊入蜀,若贼兵烧绝栈道,则中原之地拱手授贼矣。人情既离,不可复合,虽欲复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召郭、李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两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更存,扫除宫禁以迎至尊,岂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区区温情,为儿女之恋乎!」

这段话翻译起来不难,说的是「逆胡安禄山举兵反叛,进犯长安,使四海沸腾,国家分裂,如果不顺从民意,又如何能兴复大唐天下呢!现在殿下随从皇帝入蜀避难,如若叛军烧毁栈道,那么中原大地就拱手送给叛军了。人心既已分离,难以再聚合起来,到那时就是想要有所作为,又怎么可能!不如现在聚拢西北守边的兵将,再召回河北作战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与他们合兵东讨叛贼,收复两京,平定四海,使国家转危为安,让大唐帝业得以延续。然后再扫除宫殿,迎接皇上返回长安,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孝道吗!何必因为区区温情,而作儿女之态呢!」

其中提到叛军烧毁栈道的可能,一旦唐朝皇室全部进入蜀中,蜀地之外无人领导,叛军想要拿下来易如反掌,虽然蜀地易守难攻,但总困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只要安禄山命人将栈道烧毁,断绝蜀地向外的通道,坐困于此的唐朝情势就危急了。历史上单纯从蜀地反攻到外面的,没有一家成功。这里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中也有写到:如果没有关中在前,蜀地光凭自己很难向天下迈进。

姜维和诸葛亮北伐有什么区别??

www.zhihu.com图标

当时,安禄山大有建都于洛阳之势,并且还占据长安,如果唐王朝再主动放弃长安以西以北的广大土地,那么安禄山对蜀地的压力就远远大于魏国对蜀国的压力,只据有弹丸之地的唐那时绝不是叛军的对手了。而且,如果持这种消极态度的话,确实不利于收复人心。

上面是从反面来说皇帝与太子都去蜀中的危害,然后建宁王又从正面提出将来的计划,聚集西北边兵的力量,然后起用郭子仪和李光弼为统帅,合力讨贼。唐后来的行动确实是按照这个计划来实施的,建宁王的这番话虽然是在仓促之间说的,但是却并不浮躁,足见其谋略之不凡。

在大家合力劝说下,李亨终于答应留下来了——心里说不定多高兴呢。通鉴中写李亨派广平王去向玄宗报告,而唐书中则写的是李辅国。我觉得李辅国的记载比较合适的原因是,李辅国和高力士差不多的重要性,是太子身边人,玄宗能够知道他转达的确实是李亨的意思,另外,万一玄宗真不同意,抓住李辅国对李亨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要是把广平王当成人质,对李亨来说就有一个牵挂了。

再下面就是玄宗接收到李亨的意思,知道他不会跟自己走了。这时玄宗的反应是两个字:「天也!」「也」是助词,其实就是说了一个字:天!

几十年天子,玄宗太清楚这意味著什么了。但玄宗没有老糊涂,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已经不是权力地位,而是大唐江山。所以玄宗告谕太子要努力,善用西北边兵。此外,玄宗还派令高力士与寿王李瑁将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都送给太子,同时宣旨说要传位——可见玄宗真的很清楚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所以配合得很。

明皇幸蜀图

半只脚已经踏上皇位的李亨肯定不能这时候就急著当皇帝,所以肯定不同意。通鉴上写李亨向南号叫泣恸哭,我倒觉得如果真是这样也正常,玄宗的深明大意确实令他感动,而且这也足以说明:他成功了,十几年的担忧从此不会再有,十几年压在他头上的大山从此不再是他的束缚,能不哭吗?

所以,李亨就是这样和玄宗从马嵬坡分开的,这件事最终导致了唐朝皇家内部权力的又一次非正常交接,交接的双方在分开的那一刻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早已心知肚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