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应该告诉。就好像婚前要体检一样,你不能隐瞒你的病史,回避型依恋风格,也是一种不安全型依恋。虽然他不是生理疾病,但是这样的一种人他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告知对方的话,对方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跟你相处,也不知道跟你相处的难度有多大,这对别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就好像打游戏一样,也有容易模式中等模式和高难度模式,那你在人家玩这个游戏之前就应该告诉人家有这么多种选择你是属于高难度模式,别人有权利选择要不要进入这个高难度游戏。如果你再告知了对方,你是高难度游戏,对方仍然选择进入游戏,那么这是对方自己的选择,你没有对别人进行欺骗,这样的话即使以后没有结果或者是分手,或者是解决不好,别人也不会觉得你对他可能有欺骗隐瞒的性质。事先告知,有利于对方做好心理准备以及学习如何与你相处。不过我感觉明知道自己回避,还是尽量改变自己吧。毕竟遇到一个真心爱你的人不容易,不要伤害了别人的真心。一生可能真的很难遇到那么一个真心真意爱你的人,如果你都告诉他了,你是回避型,他还愿意跟你相处的话,那说明他是真的很爱你,相当有勇气也不怕受伤,那你更应该珍惜,你更应该改变自己,更好的跟对方相处。


当然应该告诉,推演一下就明白了:

一种对方无法接受回避,在你没有调整好的情况下,对方就是很难接受。如果不告诉,对方会认为你在刻意隐藏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是不坦诚。不去大大方方说出来,彼此不浪费时间精力。

一种对方中立,人也观察观察,相处相处试试看。你讲了你在努力自我改变,对方就能够看到你改变的动机和变化,甚至是改变中的反复和曲折。恋爱和感冒瞒不住人,亲密关系下的自我特性也瞒不住人。让对方看到你真实的部分,接受对方的考察和审视,也是种自我改变的动力。

一种对方很钦佩,决定你蛮有勇气。毕竟,人去审视自己,面对自己的不足,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的。如果是这样,你的坦诚反而是加分项。

人和人的智力有多少差距,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一段感情经历?只不过是先看到和后看到的区别。坦诚,是可以穿越时空纬度的品质。相信你,年龄变大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坦诚就是放松自我,放松对方。


是改题目了吗?我记得当时这个问题是如何救赎自己?是我记错了吗题主。

回答问题前,介绍一下我本人。本人之前的回避型依恋症状严重程度算平均水平以上(此说法基于:本人曾做过一个日本依恋书籍中的测试:各依恋模式得分5分以上说明有影响,10分以上说明该依恋程度对该人影响很大,而我回避依恋那一栏的分数是20+,且当时做该测试的人有数百人,除我之外未见到过第二个20+分数的回避),现在有所改善,所以斗胆来交流一些微不足道的想法。

如题,题主自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症状,而问的是要不要告诉伴侣自己的性格。

那不免让人生出两个问题:

回避型依恋人格=性格吗?

即使属于,回避型依恋是无法改变的吗?

首先,人的性格是很多部分组成的。

回避型依恋人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是由于自己对待过去的事情的看法所造成的一种症状。

这种症状,只能说是现阶段性格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改变视角/眼光/看法而发生改变,不是像人们通常想的那么固定的一个东西。

举个例子:

有个人不爱玩过山车,这只是他生活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他对自己的判断准确的说叫做「我现在对自己的判断是不爱玩过山车」。

不代表将来,不代表无法改变,也不代表自己不爱玩就玩不了过山车。

简而言之,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首先我们需要相信这个,那么要如何相信呢?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里阿德勒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心理主张:

人的行为是目的论的,而并非原因论的。

什么是原因论?

原因论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论调:人由过去发生的事情/事实所决定。

Eg:

事实:女生A被男孩拒绝过

结果:A再次想向男生表白时,发现自己会非常容易脸红。(暂且称其为脸红症)

什么是目的论?

目的论是说,人不由过去发生的事情所决定,而是由看待事情的眼光所决定。

甚至现在A发生了脸红症状都是自己无意识选择的结果。

Eg:

事实:女生A被男生拒绝过

看待事情的眼光:被拒绝/失败是令A觉得很痛苦很不想看到的画面。

结果:为了逃避看见以上令人痛苦的画面,A的身体无意识地选择脸红症,以躲避可能出现的痛苦场景。

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

原因论认为决定人行为的是发生过的事实

目的论认为决定人行为的是对发生过的事实的看法

再介绍两个基本前提(这2个前提不会因人的喜好/相信/认同与否而转移):

1, 人是会被自己蒙骗的;

2, 人是会无意识给自己找理由的生物。

如果你选择相信原因论

人会有意/无意识地告诉自己:我是回避型依恋者,我是无法改变的,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谁也无力回天。所以我现在出现无情/无法靠近的症状,都是情有可原,并且认为对方应该全盘接受这样的自己。

(确实有人可以接受这样的你,然后两个人都忍痛接受和亲密关系中美好的部分体验说再见。这不是最令人可惜的,最令人可惜的是你错过了掌控自己人生中的机会。)

这样的想法的导向是:止步不前。

永远让从前的那份恐惧而非已经成人的自己来掌控人生。

它指向绝望,指向人的无法改变,它没有真正打动人的力量。

如果你选择相信目的论

接受发生过的事实,接受自己的症状,也意识到自己的症状并非无法改变。

当出现「对亲密关系的逃避心理/厌恶心理」(尤其是对方的行为并不属于常人看来的越界行为时)时,及时发现自己的症状。

接纳它,选择最大限度(不会崩溃)的程度去改善它。

毕竟情绪不会控制你,而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里的控制不是指:让情绪不要产生。

而是看见情绪的产生,看见它。

打从心底里认同它是你作为人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却努力做到不被它控制行为。

即使暂时没做到不被它控制行为,只要从「没看见」→「承认并看见」自己情绪的状态,事情已经在往好的方向走了。

不要苛求自己,哪怕进步了一点点,都是非常可观的改变。

关于控制情绪这一点,我认为有必要再展开论述一下。

我之前对于控制情绪有个极大的误区:是认为」只要我说话的样子是理智/冷漠的」,我就没有被情绪操纵著,我就成功地控制了「情绪」。

我确实成功控制了」情绪的表露」。

但无论是任何一种依恋模式的人,他必须承认大家都是凡人,没有人有能力控制「情绪的产生」。即」情绪的产生「和「情绪的表露「是两回事。

我有没有产生怒气,和我有没有将怒气表达出来,是两回事。

那如何承认呢?

有些回避可能会想说:但有时我心理真的没有什么感受,很漠然的状态。

(这是回避非常常见的一种心理,看见别人表现地情绪化,自己没有表现地情绪化,就误以为自己有能力控制情绪的产生,其实我们只是控制了情绪的表露而已。)

这并不是因为你有能力控制情绪的产生。

而是你心理上的保护机制帮你把「已经产生的情绪」给隔绝了。

隔绝到你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地步

(但正因为你难以察觉/察觉不到,所以你误以为它不存在。)

目的是保护你,避免让你重新陷入曾经让你痛苦的场景。

所以感觉不到「情绪的产生」不等于有能力控制「情绪的产生」。

就像你在学校没有感觉到家里的电饭锅炸了(没有感知到负面情绪),不代表你家里的电饭锅没有炸开(不代表负面情绪没有产生)。

而题主有没有思考过:

为什么我有时候/大多时候感知不到自己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别人都轻易地在家中感知到炸裂的电饭锅(负面情绪的产生),我为什么呆在学校里(被隔绝)?

因为曾经我们也在家里的时候,电饭锅炸了。

而曾经与我们处于亲密关系里的人们,他们没有教会我们「电饭锅炸了是没有关系的。每个人都可能会这样,是正常的」。

或者说因为我们的误解,误以为「电饭锅炸了(负面情绪的产生与表达)是不可饶恕的,不可被任何人接受的,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控制了我们能控制的(控制了负面情绪的不表露)。

隔绝了我们不能控制的(负面情绪的产生)。

「我们的负面情绪未被接纳」的经历,导致了我们的错误认知。


这也是回避对曾经的经历的一个典型错误归因:比如回避年幼时哭泣的时候,父母的表情透露的信号是无力承担回避的负面情绪甚至是嫌恶。


从而未经世事的回避产生的错误认知叫做:我的情绪的产生/暴露使对方嫌恶,所以它不该存在。

连我们自己都相信了这样一种论调:负面情绪是不可以产生,也不可以表达的。

那看见了这种认知,它是什么意思呢?透露什么?

透露著我们对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负面情绪的(产生与表露)的全盘不接纳。

那要怎么接纳呢?

首先思考一下「负面情绪「真的是因为它不应该出现,所以被命名为负面情绪的吗

不是这样。

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之所以被称为「负面情绪」

原因仅仅在于它的产生会令我们感到不适,但注意,这不意味著它不该存在。

情绪体验不适≠负面情绪不该存在


负面情绪存在的必要性我将举例帮助大家理解

人们什么时候会发现自身的某些异常状况?


当人们生理/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时,人们会发现问题(比如生理疾病、心理疾病),从而获得了让这些问题得以疗愈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讨厌一个人麻木不仁的状态?


因为它失去了对负面情绪的感知能力。


看起来失去「痛苦」是一件好事,但其实一并失去的是「让本就存在的问题得以疗愈的机会「


对应地,也失去了所有「上进的可能性」,这是关于人的尊严的部分(暂此不展开叙述)。

所以负面情绪的产生,是有必要的,它是指导人们上进的指南针。


甚至负面情绪的产生是有其优越性的。


即有负面情绪的产生(受到刺激产生现象)甚至是优于负面情绪不产生(受到刺激不产生对应的现象)的,就像一辆有故障的汽车,它的故障早发生可以早修理,不至于让人一次次地在小状况中侥幸逃生,而在真正的危险前才暴露出它本就是个故障车的事实,这是对负面情绪的无视的真正风险。

所以接纳的第一步看见它,承认它,不自我攻击它的出现,承认它存在的必要性,承认它的出现就是你作为人的一部分,承认你不是神,你没有时时刻刻控制自己不出现负面情绪的能力,不止你,任何人都没有拥有这个能力的可能。

就像詹青云说的:对情绪最好的管理,就是承认没有哪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强调一下,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工程。


就连你尝试去拥抱你自己的负面情绪也一定不是个容易做到的事,这件事需要它的发生和你的不懈努力。

回避本身对负面情绪的屏蔽程度较高。


这事相当于:你以前不承认它,因为承认它让你感到痛苦。所以你的大脑帮你屏蔽了它。但你现在已经发现了它是你不可或缺的部分,想要接受它,所以你要在任何一次你的大脑屏蔽程度不完全的情况下,去关注去抓捕你的负面情绪,珍惜每一次它释放的机会。

你的大脑会逐渐减少这种屏蔽。接纳程度越高、减少屏蔽程度越高。(亲测有效)

第二步:意识到负面情绪的产生 ,只是个现象,它不是真正的问题。

有故障的车子它开起来不舒适,不代表这个「不舒适「有问题,而是车子有问题。真正要解决的是车子的故障部位。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因为我们不承认某种现象,本质问题就消失,这是一种自欺。

既然问题一直都存在,只是暴露时间的早晚问题。

那不如以现象为指南针,帮助我们解决真正的问题。

如何解决(下次填补)

说回到题目,人们做事都带有目的,然后根据目的选择策略。

题主如果是想对方知情并且理解自己的症状,想让对方和自己一同对抗症状,是可以和对方沟通的。

但谨记:回避型依恋的改善,极大程度地倚靠自己的努力,而非对方的妥协。

不要将救赎的责任交给对方,对方理解你,接纳你是出于爱,而不是她本就该这么做。

她接纳,理解,你看见这份爱,应该会有更大动力去改善你的情况。

她不接纳不理解,你就不改善自己的脸红症了吗?

她顶多只是你脸红症的导火索,而非真正原因。

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坦荡。

你就会知道,解决了她是没有用的。

真正的雷被排除之前,走近这片雷的人都会遍体鳞伤。

你原本就有脸红症,所以改变的责任是在自己身上。

时刻记得这一点,时刻去观察自己的变化。

不可急于求成,不可妄自菲薄。

(这里说的不可都只是建议,如果发生了,也不需要责怪自己,努力改正即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必苛求自己,不必反复攻击自己,这对改善症状没有好处。只会让人挫败地停滞不前。)

记住:你的人生,属于现在的你。不属于过去的你。

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区交流。

甚至负面情绪的产生是其优越性的,有负面情绪的产生(受到刺激产生现象)甚至是优于负面情绪不产生(受到刺激不产生对应的现象)的,就像一辆有故障的汽车,它的故障早发生可以早修理,不至于让人一次次地在小状况中侥幸逃生,而在真正的危险前才暴露出它本就是个故障车的事实,这是对负面情绪的无视的真正风险。


有时要依靠直觉的判断,对于安全的人想说就说,对于不安全的人绝口不提,保护好的情况下说了才有正向的反馈,这有助于对自己和自己的性格增长信心。


这事儿确实有点矛盾,按说还是应该自我痊愈以后再去爱人,但回避型恰恰又是只有在亲密关系里才暴露问题,再说要真那么完美也不用谈恋爱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啦是吧!

所以这是一个自己权衡的问题,而且也不是你想就马上有合适的恋人,还得有缘分不是?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告知对方还是比较妥当吧,但不意味著这就是一个免责声明了,告知的目的是让沟通更高效更直接,如果对方愿意接受这样的你,两个人一起成长,那就好好珍惜努力吧!

回避型依恋模式不是性格,是防御模式和其他人不一样,防御模式是可以改善或者转变的,所以主要还是靠自己。

有关回避型模式的防御模式有什么不同,可以看我的文章,也可以私信我。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恋爱时是什么样的状态?我有很多来访者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以后,遭遇了伴侣是回避型依恋模式的情况,关于这种依恋模式的定义和判断,知乎上已经出现很多文章和讨论,但是似乎回避型依恋伴侣的对象,仍然很难理解回避型的感受和行为模式,尤其是喜欢仍然从自身的逻辑出发去理解和判…111 赞同 · 32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