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這麼短的答案能得到那麼多的贊,謝謝大家!!


就取決於你怎麼平分。。。


這個問題應該是一個優秀的小朋友問的,或者是一個優秀小朋友的優秀家長問的,我以小朋友能理解的方式來回答,也算提前掌握培養孩子思維的能力。

這兩個算式看似是一樣的數字,但其實被除數和除數是不同的,第一個算式中兩個計算,第一部計算200除以5等於40,第二部是計算40除以3得出商為13餘數1,這個餘數和商是被除數40除數3的算式中得到的,重複一下,40除以3等於13餘1。第二個算式也是兩個計算,第一部計算5乘以3等於15,第二部計算200除以15等於13餘5,餘數和商是被除數200除數15的算式中得到的,200除以15等於13餘5。

40 除以 3等於13餘1。

200除以15等於13餘5。

這樣就能明顯看出兩個算式中被除數和除數是不同的,兩個不一樣的算式得出不一樣的答案是正常的。

那麼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精神的小朋友還可能會想,兩者有什麼關係嗎,那麼還可以有如下延伸:

兩個等式中,第一個等式被除數40變成5倍大的200,也就是40×5,第一個等式中除數3變成5倍大的15,也就是3×5,被除數除以除數,兩者變大倍數相同,那麼商不變,但不能被整除的部分也是被除數中的一部分,被除數變大5倍,不能被整除的部分也會變大5倍,也就是餘數1變大5倍變成5。

再舉個形象的例子。

一所小學一共買了200個粉筆給老師們用,小學一共5個年紀,一個年級有3位老師,那問每個老師能分多少鉛筆?

這個問題用題主的兩個算式都能回答,第一種先算有多少老師,5×3=15,一共15位老師,那每位老師能分鉛筆為200÷(5×3)=13餘5,這個算式的意思就是200根鉛筆直接發給所有年級的15位老師,一人發13根,所有年級剩下的鉛筆是5根。

第二種演算法,先算每年紀分多少鉛筆,200÷5=40,每年級一共40根粉筆,每位老師能分鉛筆為40÷3=13餘1,這個算式的意思就是每個年級40根粉筆平均發給3位老師,每個年級的每位老師拿到13根鉛筆,每個年級還剩1根鉛筆。

每個年紀還剩一根,那麼所有5個年級剩的所有粉筆數為1×5=5根。也就是說,粉筆的數量是不變的,老師數量也是不變的,但餘數會因為計算的內容不同會得到不一樣的數字。計算內容不同,算式就不同,如同上面第一段黑體字所說,算式不同,得出來的計算結果就不同,因為這兩個餘數本身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以上是對這道題的解法。小朋友應該可以看懂,看不懂說明叔叔的解法不夠簡單,可以找你的家長和老師一起看看。


20190803再更新一下

竟然

第一次上熱門有點激動。


哇。感謝大家厚愛。一晚上就幾百個贊和好多關注,讓我這個知乎小透明震驚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倒是覺得挺有意思的。第一眼看見,我還算了一下。【不是我信不過題主,只是習慣性驗證一下】

接下來我從小學角度聊聊為什麼。【為什麼從小學角度?因為目前環境,除了小學數學,好像也就大學數論還會聊一下餘數了。然而我沒學數論不敢從大學角度談,所以只能搬出小學的理論了。】

接下去是正經回答。


第一部分:

餘數問題。一般談餘數,對應涉及的內容是整除,兩個整數相除,不能整除才會談餘數。

那麼談整除,我們就從小學裡,我們很形象的角度來理解除法。除法是什麼概念呢?最簡單就是均分。

不過我打算換一個角度來講。

比如200÷15這個式子,我可以理解成,200個果子,15個一堆,能分成幾堆,還剩幾個?很容易得到結論,能分成13堆,剩5個。【餘數是5(個果子)】

接下去看200÷5÷3。這個式子按四則運算,就是先算200÷5也就是200個果子,5個一堆,能分成多少堆,那很簡單,40堆。接下來這個式子就變成40÷3了。注意這時候這個式子指的是,40果子,每3堆分一份,能分成幾份?那顯然就是13份,最後剩下一堆。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分法,一共也是13份,但是每一份有3堆,一堆5個。所以每一份還是15個,最後剩下的是1堆果子,【也就是餘數是1(堆果子)】,而不是一個果子。按一開始分的,一堆果子是5個。所以非要說為什麼,其實是因為這兩個演算法餘下的餘數所指的內容不一樣。


第二部分

餘數問題,雖然我沒研究這東西。但是我們一般不談三個數之間怎麼一通猛如虎操作弄個餘數出來,一般只談誰關於誰的餘數是多少【比如5除以3的餘數是2】,或者談誰誰誰關於誰同餘【比如5,8關於3同餘】

所以幸好你沒問為什麼200÷5÷3餘數是1,而200÷3÷5這玩意前面有個餘數後面÷5要怎麼算。本來談餘數的時候就不這麼玩的。


第三部分

其實根據第一部分回答,存在一個量綱的問題。雖然最後計算商是一致的【因為兩個算式只是四則運算變換運算順序,商的量綱肯定一致】,但是由於最後一步除數的量綱不一致。非要說的話,其實在計算的時候,餘數的量綱是被除數/除數的量綱。所以兩個算式在得到餘數的那一步,被除數/除數的量綱不一致,所以餘數值不一致是正常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從物理角度,1CM和0.01M看數字是不一樣的,但是帶上單位,就能看到這兩個值其實指代了同一個東西。


以上


和有些人一樣,我看到這問題也突然蒙逼了……特么一小時前還在研究微分方程,突然看到這問題然後自己答不上來,你知道這種打擊有多大嗎?特么地感覺自己是個裝逼的智障。

突然明白為什麼蒙逼了——因為我一百年沒用過餘數這玩意了。這不就和:5/2餘1,10/4餘2一樣嗎????餘數,餘數,餘數……餘數是相對於被除數而言的,與除法的結果無關:5/2=10/4,但餘數不一樣,因為一個是相對於5的余,另一個是相對於10的余。

媽蛋……題主不帶這樣捉弄人的!!!!!!


因為這兩個算式根本就不等價啊!

「除余(mod)」不是「除(divide)」,「除余」標準符號應該是「%」而不是「÷」,「除余」結果應該只是那個餘數,並不包括商數。因此200「除余」15的結果是「5」而不是「13餘5」。200「除余」5然後在「除余」3的結果應該是0,因為200%5=0,0%3=0。

題主之所以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題主理解中的「除余」的概念本身就是錯誤的。「除余」正式的名字應該叫「模除」。

模除(又稱模數取模操作取模運算等,英語:modulo有時也稱作 modulus)得到的是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的餘數。

小學數學裡面借用這個概念來讓小朋友理解除法(這時候的小朋友只有整數的概念,沒有小數和分數的概念,所以只能讓他們將「除不盡」理解成「整除+餘數」)。所以才會有「等於13餘5」這種說法。然後又不想把「模除」的概念在這個階段就拿出來(當然也沒必要就是了),所以乾脆含糊地用「÷」來代替「%」。同時因為借用這個概念本來就是為了讓小朋友理解除法的,所以肯定不能不談商數,於是原本的「模除」就變成了七像八不像的「除余」,造成了題主的困惑。

其實「13餘1」這樣說法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連除的算式結果里,這次是200÷5剛好除盡了,如果除不盡呢?比如我要寫成200÷3÷5的話,200÷3÷5=(200÷3)÷5=「66餘2」÷5,接下來該怎麼算?

好了,現在題主應該搞清楚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除余」了。不過呢,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還是不要太較真,該用「等於13餘5」的時候就用,知道這其中的來龍去脈就好,畢竟考試還是有標準答案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