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准备考研读博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首先,我是有一点点点点点学术追求的。

其次,想努力把家营造成书香门第并以此传递下去。

再次,想要把自己有限的经验传递给有想法的年轻人。

最后,想要有口相对安稳的饭吃。


最开始的信念来源于,「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当所有人都遗忘了他的时候」。说白了,就是无法坦然地面对一个被所有人遗忘的死亡。

青史留名,无外乎著书立传,发超级大财和搞革命三种。

在和平年代,处在中国的一个上升时期的下半程,也就第一个靠自己努力还可能实现,所以踏上了科研的不归路。

后来,发现垃圾生产太多了,水平已经离所谓的青史留名,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现在的信念已经变成:少生产学术垃圾,不说青史留名,也算造福后人了。


我相信自己足以胜任博士的培养标准,并且希望证明这一点。


说实话,对我来说,谈不上坚持。当做一件事要坚持、要咬牙的话,离放弃总是很近了;此时即使不放弃也很难受。不如干一行,爱一行。


谈不上坚持,只能说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那个位置,并且一步步通过自己的修行,更好的直面自己。

我相信你也是从本科到博士通过了很多考试,做过了很多选择才会到开始博士学习这一步。有些时候真的自己选择了,一方面是自己要有决心捍卫自己的决定,另一方面要尊重自己的决定。真的学业开始了,自己也就没有多少其他选择和出路了。逆向思维问问自己,不读完自己读博为了什么?不读完自己的怎么对得起自己浪费的时间成本?不读完怎么重新开始职业规划?等等

其实整个读博过程是有辛苦和艰辛的,想放弃的时候我可以问问自己,别人能够读下去为什么我不行?别人能够做到为什么我不行?慢慢通过这种修炼和反思,自己抗压能力增强了,独立思考和面对寂寞的能力增强了,自然这个博士就读出来了。所以才能凤凰涅槃。


因为工作没出路,工资比不过房价,结婚没钱啊。


考博的信念有三:

第一,考博读博具有物质方面的潜力和保障。

第二,考博读博可以使精神饱满。

第三,考博读博是一种新的以学术为业的生活方式。


可能是骑虎难下,又没有特别讨厌科研或者其他自己特别喜欢的或者自己特别擅长的工作 然后想想咬咬牙肯定能毕业(虽然几年不好说)


不是坚持读博,而是喜欢科研,享受这过程。仅仅只是喜欢,博士学位是附带的。改变自己的心态有时候读博会更轻松一点。


因为我也想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微不足道也行(这话有点大,但是真情实意)。

其实探究未知的世界是很奇妙的体验,我很享受其中。

大好青春,人生在世,总得有上进心。


就是为了证明读博没什么(结果证明我错了)


01

36岁那年,我看了两本书,一本是《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讲一个女医生带著三个孩子去哈佛大学读博士,读书期间又生了一个孩子,竟然丝毫没有影响到学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另外一本是《给40岁的崭新开始》,书中把40岁的人比喻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并说:「如果把70岁看作是人生的巅峰,那么40岁的你,人生才刚刚开始。」

看完这两本书,我决定考博,花了两年工夫考取学术型博士。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读博?工作得好好的,读博的意义在哪里?」读博之后,老师又问我们博士新生:「你为什么读博?你打算怎么读?你怎样用四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个伟大目标——一篇像样的学位论文?

此时,备考博士时的烦恼和苦闷,似乎已经不值一提。等你迈过考博那个阶段,你才发现你将面临新的烦恼和苦闷,你从一个坑跳入了另一个坑,有人说:「那你为什么还跳呢?」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必须亲身去体验,才能有争得话语权的资本。「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经历这个煎熬的过程,你怎知其中甘苦?

02

在博士班上,有应届硕士毕业生,有单身大龄青年,有单位领导,有像我这样家中尚有幼子的中年人。清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有一天她跟我说:「你看志强真是不容易啊!」我问到:「哦,他是怎么了?」清丽说:「他老婆也在读博士,家里孩子没人带,只能带到学校来,他自己的工作也辞了……」

人到中年的我们,真是谁都不容易,赡养父母,抚养儿女,停薪读博,不可能像应届硕士毕业生那样轻装上阵,可为何要花这样大的气力来读博呢?究竟是怎样的信念支撑著我们不辞辛苦地求学呢?细细思来,不免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社会在急剧变革,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信息革命,让人们几乎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里。你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追热点,看到别人在讨论电影《我不是药神》,自己也赶紧买票去看;看到大家都在关注「疫苗事件」,自己也发个朋友圈谴责一下。你的思想被社会舆论所影响,逐渐丧失自己的思考力;你每天浏览海量的信息,却发现自己的头脑空空如也;你被瞬息万变的社会裹挟著前进,不知自己将被带向何方。

而读博,却可以让你在这众声喧哗的社会中沉静下来,拥有一种不为纷繁世事所扰的定力;读博,可以让你专注于自己的学术,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虽「人不堪其忧也」,而你仍「不改其乐也」。你以自己的专注来对抗时代的碎片化,做这个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第二,改变你人生的走向。

从硕士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至今,我从事著同一份工作整整11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不做任何改变,做到55岁我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了。在「舒适区」里呆了太久,如温水里的青蛙,已经失去了弹跳的能力。

而读博,却赋予你跳出「舒适区」的动力,领略另外一番风景。你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重新燃起对知识的热情,重新获得思维的成长。你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焕发出生机,有种向上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让你抵御未来的风吹雨打,改变你人生的走向。

第三,体验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调侃称:「双肩包、大水壶、自行车,是博士生的标配。」开著宾士车来上学的、拎著LV包来上学的,此刻全部改头换面;无论你是单位领导,还是全职妈妈,此刻只有一个身份:学生。你有多久没有呼吸如此清新纯净的空气了?你有多久没有如此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和做笔记了?你有多久没有呆在安静的教室里心无旁骛的看书了?

读博,让你重返校园,褪去世俗的外衣,体验大一新生的感觉。不用再看领导的脸色来行事,不用在意同事间的勾心斗角,不用再为加班加点而牢骚满腹,生活简单,六根清净。

03

然而,人到中年来读博,毕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考上博士已相当不易,能读到顺利毕业就更加艰难。写论文,发C刊,参加学术会议,做学术汇报,无不挑战著你的脑细胞。论文刊发不出来的焦虑,选题被否定的失落,开题报告不能通过的挫败感,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心头。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你将很难坚持下去。

奥巴马55岁就作为前任总统退休,特朗普70岁才当上现任总统。有些人二十几岁就已博士毕业,而你年近40才开启博士生涯。每个人都走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有人走在你前面,有人走在你后面,其实都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是否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如果答案是:Yes!那就迈开步伐,勇敢地朝前走吧。

如果,你现在还在博士门外徘徊,还在犹豫著是否要报考博士,那么不妨问问自己:我愿意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吗?这条道路适合我吗?我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坚持下去吗?如果答案是:Yes!那就不要放弃,给自己一个拼搏的理由。

其实,无论考博还是读博,都是一条漫长而孤独的旅程,没有人能替你走完。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青年人、中年人义无反顾的迈上这段旅程?也许是因为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最好的契机,我们可以在这个充满无数可能性的时代里创造人生的奇迹。

获取在职硕士博士招生简章?

jinshuju.net图标发布于 02-05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QFuQFu工程师

读博就是一份工作啊 论文就是kpi啊 需要信念吗?读就是了


读博就是一份工作啊 论文就是kpi啊 需要信念吗?读就是了


  1. 赶紧该实习实习 ,也许你有其它正经志向,只不过自己不知道
  2. 参加科创,进实验室,摸爬滚打 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应、喜欢科研。要和博士师兄师姐一块早到晚退。体验要真实才有参考价值。一起组会。自己写篇综述。(相信我 大部分是不喜欢的,如果喜欢 那可能是你在实验室呆的时间不够。)
  3. 如果真的还想做科研。去Top学校,大牛导师,努力。

推荐听听他们的节目。不是不建议考,而是建议真的了解再涉足。本科同学,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很棒。

读博劝退帖在线收听-喜马拉雅?

xima.tv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