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學生準備考研讀博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首先,我是有一點點點點點學術追求的。

其次,想努力把家營造成書香門第並以此傳遞下去。

再次,想要把自己有限的經驗傳遞給有想法的年輕人。

最後,想要有口相對安穩的飯喫。


最開始的信念來源於,「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當所有人都遺忘了他的時候」。說白了,就是無法坦然地面對一個被所有人遺忘的死亡。

青史留名,無外乎著書立傳,發超級大財和搞革命三種。

在和平年代,處在中國的一個上升時期的下半程,也就第一個靠自己努力還可能實現,所以踏上了科研的不歸路。

後來,發現垃圾生產太多了,水平已經離所謂的青史留名,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現在的信念已經變成:少生產學術垃圾,不說青史留名,也算造福後人了。


我相信自己足以勝任博士的培養標準,並且希望證明這一點。


說實話,對我來說,談不上堅持。當做一件事要堅持、要咬牙的話,離放棄總是很近了;此時即使不放棄也很難受。不如干一行,愛一行。


談不上堅持,只能說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那個位置,並且一步步通過自己的修行,更好的直面自己。

我相信你也是從本科到博士通過了很多考試,做過了很多選擇才會到開始博士學習這一步。有些時候真的自己選擇了,一方面是自己要有決心捍衛自己的決定,另一方面要尊重自己的決定。真的學業開始了,自己也就沒有多少其他選擇和出路了。逆向思維問問自己,不讀完自己讀博為了什麼?不讀完自己的怎麼對得起自己浪費的時間成本?不讀完怎麼重新開始職業規劃?等等

其實整個讀博過程是有辛苦和艱辛的,想放棄的時候我可以問問自己,別人能夠讀下去為什麼我不行?別人能夠做到為什麼我不行?慢慢通過這種修鍊和反思,自己抗壓能力增強了,獨立思考和麪對寂寞的能力增強了,自然這個博士就讀出來了。所以才能鳳凰涅槃。


因為工作沒出路,工資比不過房價,結婚沒錢啊。


考博的信念有三:

第一,考博讀博具有物質方面的潛力和保障。

第二,考博讀博可以使精神飽滿。

第三,考博讀博是一種新的以學術為業的生活方式。


可能是騎虎難下,又沒有特別討厭科研或者其他自己特別喜歡的或者自己特別擅長的工作 然後想想咬咬牙肯定能畢業(雖然幾年不好說)


不是堅持讀博,而是喜歡科研,享受這過程。僅僅只是喜歡,博士學位是附帶的。改變自己的心態有時候讀博會更輕鬆一點。


因為我也想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微不足道也行(這話有點大,但是真情實意)。

其實探究未知的世界是很奇妙的體驗,我很享受其中。

大好青春,人生在世,總得有上進心。


就是為了證明讀博沒什麼(結果證明我錯了)


01

36歲那年,我看了兩本書,一本是《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講一個女醫生帶著三個孩子去哈佛大學讀博士,讀書期間又生了一個孩子,竟然絲毫沒有影響到學業,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另外一本是《給40歲的嶄新開始》,書中把40歲的人比喻為大學一年級新生,並說:「如果把70歲看作是人生的巔峯,那麼40歲的你,人生才剛剛開始。」

看完這兩本書,我決定考博,花了兩年工夫考取學術型博士。常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讀博?工作得好好的,讀博的意義在哪裡?」讀博之後,老師又問我們博士新生:「你為什麼讀博?你打算怎麼讀?你怎樣用四年的時間來完成一個偉大目標——一篇像樣的學位論文?

此時,備考博士時的煩惱和苦悶,似乎已經不值一提。等你邁過考博那個階段,你才發現你將面臨新的煩惱和苦悶,你從一個坑跳入了另一個坑,有人說:「那你為什麼還跳呢?」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你必須親身去體驗,纔能有爭得話語權的資本。「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不經歷這個煎熬的過程,你怎知其中甘苦?

02

在博士班上,有應屆碩士畢業生,有單身大齡青年,有單位領導,有像我這樣家中尚有幼子的中年人。清麗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有一天她跟我說:「你看志強真是不容易啊!」我問到:「哦,他是怎麼了?」清麗說:「他老婆也在讀博士,家裡孩子沒人帶,只能帶到學校來,他自己的工作也辭了……」

人到中年的我們,真是誰都不容易,贍養父母,撫養兒女,停薪讀博,不可能像應屆碩士畢業生那樣輕裝上陣,可為何要花這樣大的氣力來讀博呢?究竟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我們不辭辛苦地求學呢?細細思來,不免有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社會在急劇變革,大數據時代帶來的信息革命,讓人們幾乎被淹沒在海量的信息裏。你發現自己每天都在追熱點,看到別人在討論電影《我不是葯神》,自己也趕緊買票去看;看到大家都在關注「疫苗事件」,自己也發個朋友圈譴責一下。你的思想被社會輿論所影響,逐漸喪失自己的思考力;你每天瀏覽海量的信息,卻發現自己的頭腦空空如也;你被瞬息萬變的社會裹挾著前進,不知自己將被帶向何方。

而讀博,卻可以讓你在這眾聲喧嘩的社會中沉靜下來,擁有一種不為紛繁世事所擾的定力;讀博,可以讓你專註於自己的學術,圍繞自己的研究領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雖「人不堪其憂也」,而你仍「不改其樂也」。你以自己的專註來對抗時代的碎片化,做這個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第二,改變你人生的走向。

從碩士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至今,我從事著同一份工作整整11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果不做任何改變,做到55歲我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了。在「舒適區」裏呆了太久,如溫水裡的青蛙,已經失去了彈跳的能力。

而讀博,卻賦予你跳出「舒適區」的動力,領略另外一番風景。你開始重新審視眼前的世界,重新燃起對知識的熱情,重新獲得思維的成長。你感覺自己整個人都煥發出生機,有種向上生長的力量,這種力量足以讓你抵禦未來的風吹雨打,改變你人生的走向。

第三,體驗一種生活方式。

有人調侃稱:「雙肩包、大水壺、自行車,是博士生的標配。」開著賓士車來上學的、拎著LV包來上學的,此刻全部改頭換面;無論你是單位領導,還是全職媽媽,此刻只有一個身份:學生。你有多久沒有呼吸如此清新純凈的空氣了?你有多久沒有如此認真地聽老師講課和做筆記了?你有多久沒有呆在安靜的教室裏心無旁騖的看書了?

讀博,讓你重返校園,褪去世俗的外衣,體驗大一新生的感覺。不用再看領導的臉色來行事,不用在意同事間的勾心鬥角,不用再為加班加點而牢騷滿腹,生活簡單,六根清凈。

03

然而,人到中年來讀博,畢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考上博士已相當不易,能讀到順利畢業就更加艱難。寫論文,發C刊,參加學術會議,做學術彙報,無不挑戰著你的腦細胞。論文刊發不出來的焦慮,選題被否定的失落,開題報告不能通過的挫敗感,如同烏雲般籠罩在心頭。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心理素質,你將很難堅持下去。

奧巴馬55歲就作為前任總統退休,特朗普70歲才當上現任總統。有些人二十幾歲就已博士畢業,而你年近40才開啟博士生涯。每個人都走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有人走在你前面,有人走在你後面,其實都沒有關係。關鍵是你是否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是否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道路?如果答案是:Yes!那就邁開步伐,勇敢地朝前走吧。

如果,你現在還在博士門外徘徊,還在猶豫著是否要報考博士,那麼不妨問問自己:我願意選擇這樣一條道路嗎?這條道路適合我嗎?我有足夠的信心和毅力堅持下去嗎?如果答案是:Yes!那就不要放棄,給自己一個拼搏的理由。

其實,無論考博還是讀博,都是一條漫長而孤獨的旅程,沒有人能替你走完。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青年人、中年人義無反顧的邁上這段旅程?也許是因為這個急劇變革的時代賦予了我們最好的契機,我們可以在這個充滿無數可能性的時代裏創造人生的奇蹟。

獲取在職碩士博士招生簡章?

jinshuju.net圖標發佈於 02-05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QFuQFu工程師

讀博就是一份工作啊 論文就是kpi啊 需要信念嗎?讀就是了


讀博就是一份工作啊 論文就是kpi啊 需要信念嗎?讀就是了


  1. 趕緊該實習實習 ,也許你有其它正經志向,只不過自己不知道
  2. 參加科創,進實驗室,摸爬滾打 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適應、喜歡科研。要和博士師兄師姐一塊早到晚退。體驗要真實纔有參考價值。一起組會。自己寫篇綜述。(相信我 大部分是不喜歡的,如果喜歡 那可能是你在實驗室呆的時間不夠。)
  3. 如果真的還想做科研。去Top學校,大牛導師,努力。

推薦聽聽他們的節目。不是不建議考,而是建議真的瞭解再涉足。本科同學,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很棒。

讀博勸退帖在線收聽-喜馬拉雅?

xima.tv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