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哦!这真的是我们艺考老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之前我们教研室的黄老师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来解释编导艺考故事中关于对话,环境和心里描写的事情,我先表明我的态度,绝对不是不可以写,也不是写出来以后像小说像流水账,关键在于你写的对话是不是有效的对话?

艺考故事老师不让你写对话环境和心理描写的原因是:他不会教!

下面我把我们故事老师写的关于故事到底能否加台词的文章写到这里!

你仔细看,一定有所收获!

大多数编导艺考生在写故事的时候,

是一定会出现卡文现象的!!!!

卡文第一种情况:情节卡住了........

卡文第二种情况:脑子里有情节,但是......需要台词来推进!!

但是....故事老师说过!!!

不允许写台词!!!!!!!

于是.....

你们的故事开始被逼的开始写画面感较弱的全叙事型文字的故事:

一座高山上有座庙,里面住著一个小和尚。他每天都要到山下去挑水。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吃,小和尚就拿著木棍去打,经常把屋子弄的乱七八糟。瘦和尚却让小和尚去,两人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让,都不肯去挑水。最后他们决定一同去抬水。而且要把水桶放正中间,谁也不肯吃亏..............

这不就完美绕开台词了吗!!!!

内心狂喜.....

但是!!!!

写完的时候总是好像有点丝丝的不对劲?

是不是总觉得被某种无形的东西扼住了脖颈儿???

就是你明明知道有更好的文字形式可以传递故事的表达,明明知道这种写法只能让故事表达浮于表面,但是在你们对故事的认知中,要舍弃台词,意味著还要牺牲关于场景架构、人物形象塑造等个人想法。

这种无奈....如果你体会过.....请好好看下面的内容。

没体会过的新生们也没有关系,

早晚会拥有这种体会的。


不就是台词嘛!!!!易烊千玺镇楼!!

好了,不搞这些虎狼之词了,下面说正经的。

不过话说回来,上面那些台词还是很好的。很好的缓和了影片节奏。嗯。。

想学好台词之前,同学们你们要清楚的知道为什么很多老师不让你们写台词,甚至名校的故事写作要求会标明:「台词不得超过三句,每句台词不得超过20个字。」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故事情节设计的难度与台词设计的难度相比,前者考验的倾向于你的想法、你的阅历等,而后者考验的则倾向于考察你的心理成熟程度的,好的台词是偏成年人的交流思维方式。看看《甄嬛传》也就能大体了解高级台词的标准。

艺考生都是16、7岁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幼稚鬼哈哈哈哈哈,真的让你们撒开写台词:你们的故事会变成:话唠故事、霸道总裁文、鸡汤大道理乱炖。想想是不是你们言行想法很多时候会被家里长辈嫌弃幼稚?更不用说那帮名校的老师们了,他们看到学生写的台词,基本上都是这个表情:

真的,台词非常容易暴露智商、情商以及你们的阅读偏好。

所以,你们的老师不让你们写,也是为了你们好,但真的不能一昧的去逃避。

但是,你既然踏入这个专业,台词是你绕不开的一项写作重点,绕开是没用的,教你们怎么去练习高级台词。

高级台词有四个基本要求:

说人话

各说各话

话里有话

情绪控制

大部分同学们著重关注3、4两个点的讲解,1、2我觉得问题不大,但还是看看吧,规避一下相关台词问题。

下面分别讲解。

1.说人话

这个要求就是让你写出来的台词在说话逻辑、语态上要生活化、合理化。除非特殊语境,特殊题材。什么不是说人话?琼瑶体台词:紫薇尔康骑马对白(自行百度,我不想打出来)咆哮体,歇斯底里型台词:「苏韵锦!你欠我这里的拿什么还!!」不针对明星,只论台词。)

鸡汤大道理型:「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呕)

就问你们烦不烦你爸妈给你讲鸡汤大道理???你要是烦你为什么还要写出来烦老师????霸道总裁冷酷型:「看到你这样笑著,我很满足了。」顶不住了,不写了。这个说人话最难的矫正的就是大部分艺考生现阶段根本没办法去分辨什么是人话,什么不是。这个建议:多看看正常的书和电影,一切都会好的。再不行,找有经验的老师来给你调,记住,不要跟老师犟嘴,老师觉得你台词不对的那基本上就是不对的,让他给你圈出来用动作去代替或者换个说法。2.各说各话这个点要求的是台词需要具备人物形象塑造的功能,需要配备与人物形象相匹配台词风格。小人物有小人物说话的样子,领导者得有领导者说话的范儿。主人公的来源地很重要,笔者要忽略自己的出身地,别什么人说话都有一股东北碴子味儿,也别一股浓厚的广西腔:「表妹~」 从山里来到城市的主人公别也操著一口非常标准的普通话。包括你的主人公有没有口头禅,例如《拾荒少年》,这些都是你们需要去注意的。另外故事中尽量少出现:他笑著说道,他无奈的应道,他哆嗦著回道。这些文字的出现会中断你故事画面感,你念自己故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的。自我矫正故事的方式就是念出来哦,各方面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的。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写动作+台词,台词的设计让读者直观的感受到这句台词是谁讲的,你的故事的画面感就很好的续接上了。

3.话里有话

这个是台词里面比较重要的一点了,你的台词高不高级,也就看你对话里有话的理解了。

话里有话的技巧暂时先给你们讲三种

第一种:巧立flag

举例:主人公是个演员,在一个偏远的山区拍戏,条件比较艰苦,妻子是个新闻记者,夫妻两关系非常的不错,妻子每到休息日就会开著车,带著换洗衣物、吃食开很远的山路去探班。妻子下午刚开车出发,天就阴沉下来了,开到剧组营地,雨也就哗啦啦落了下来。与丈夫相会,临时接到电话,有个紧急新闻要出,让其赶紧回去。丈夫阻拦,这会儿下大雨,山路不好走,让天晴再走,这山里的雨哪能说停就停,妻子拎著包坐进了车里,摇下车窗,看著车旁撑伞一脸担忧的丈夫,伸出手捏了捏丈夫的脸,「放心吧,自从你到了这,这山路我来来回回开了几十遍了,闭著眼睛都能开出去。」结合前面的环境描写,很明显,下面的台词就立好了flag,妻子开车是一定会出事的。聪明的读者,看到这肯定会对后文有所猜测,他们就会急于往下看,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后面的情节,你不管是反套路也好,走常规套路迎合读者的猜测也好,这句台词都达到了它该产生的戏剧性。很多港片里都有这样的台词,比如《无双》,你们自己去找找吧。

第二种:成人化思维表达

这种台词就比较难,平时多参加参加大人的聚会,多听,别生气,别厌烦,当人物剖析学习就好了。我举个具体的例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阿和搭讪沈佳宜的台词阿和:「沈佳宜,你记不记得我之前有借你一张Air Supply(空中补给合唱团)的专辑?」

解读:用欠的人情和爱好挑起聊天话题。

沈佳宜点头:「嗯。」解读:不想多和你说话,但出于礼貌。阿和:「下个月她们要来台北开演唱会,如果我拿到票要不要一起去?」解读:这个「如果」真的太心机了!给自己充分留好了后路。你去,我就能拿到票,你不去,我就说没拿到票。不管什么结果都不会丢面子,心机boy!沈佳宜:「去台北看吗?」解读:太远了,老娘不去。阿和:「对啊,坐火车去。哎?胡佳玮(沈佳宜闺蜜),要不要一起去?」解读:完了,悬了。不管了,先找僚机!不奢求二人世界了,只要跟我去了就都好说!!...........

所以,看出来了吗各位艺考宝宝们?要不然怎么说台词很考验情商呢?

话里有话的台词看起来才有韵味。人类喜欢看故事的本质是什么??当然是吃瓜看戏啊!!!!第三种:大信息量的台词设计这个信息量是是哪来的呢?来源于读者未知笔者已知的人物前史。简单点说就是台词可以用来交代人物前史。举例:俩老头路上擦肩而过,一个精神矍铄,一个步履蹒跚。各自都觉得刚身旁经过的人很熟悉,俩人都很默契的回头、对视。A(精神)对B(蹒跚)「出,出来了?」这个片段来自综艺《声临其境》很多时候,人物下意识说出的一句台词,或者是作出的一个动作,都可以用来隐约交代人物的人物前史,引发观众读者的猜测,阅读的趣味性就起来了。总之,台词重要的并不是台词本身,而是台词背后的潜台词。

4.情绪控制

这个点在写作中真的太重要了,在台词数量要控制的情况下,怎么筛选台词呢?如何知道自己的台词是删是留?嘿嘿,你们是不知道的。

「我的台词都很棒啊!!!凭什么要删!!!是老师你不懂我的设计!」

好吧好吧,说你们幼稚还不肯承认。在写故事的时候,你控制住了情绪,也就控制住了台词。就一个技巧:不要给自己的主人公口头宣泄情绪的机会。举例:A和B是大学舍友,也是好朋友。A刚打完球,回宿舍拿了洗漱用品去澡堂洗澡。洗著洗著B也来了,在A旁边的隔间打开了淋浴头。(不要乱想)热水冲刷著B的身体,低著头,「我分手了。」下面怎么写???但凡你让A搭一句腔,比如:「为什么?你们不挺好的么?」or「出什么事了?」or「你又出轨了?」B的话匣子会彻底打开,「凭什么吧啦吧啦吧」「我这几年吧啦吧啦」「我当时怎么就吧啦啦吧啦」你的台词会完全收不住,像开闸洪水一样就完全倾倒出来了。那怎么写?不回应!!!那写什么?写水声,写雾气,写沉默。A洗完出去,换衣服。B擦著头发打开储物柜,也拿出换洗衣服,开始擦身子换衣服,「我会走出来的,教练,我还想打球。」 A锁上储物柜,「明早六点,球馆。」离开。。。明白了没有。含而不发的情绪,才是最折磨人的,别随时随地的爆发,这样只会让老师透过故事看到你这个人的肤浅。好了,你们只要要勤于体会和练习,台词上一定会让老师看的舒服的。奥利给。拜拜。

至于心里描写和环境描写到底要不要加入,下文再谈。


作为一名戏文编导生。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是的

首先你要明白编导艺考写故事创作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考察你的什么样的能力?

艺考确实是一个考察你专业课水平的考试,但某种程度上,专业课只是他考试里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他更多考察的是你对于艺术的理解和你的思维。因为大学四年你所学的专业会比你在艺校里学到的专业更加的深入。对于老师而言,他们更想要一个具有天赋的种子,而不是一个已经成长出来的小树。

回到故事创作上,故事创作考察的其实就是你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于艺术的构思。最主要的内容是表现你的故事矛盾,展示你的故事构思。让考官和批卷人明白你是一个有思考的孩子。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话这三种描写手法是最能够交代你的故事信息的。在专业的艺考老师看来,你大量的使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其实在他们眼里是表述能力的不够。

我在考艺考的时候就明确的被要求过一篇故事最多出现的对话不可以超过四句,而4句话必须是具有一定意义或者能够起到转折作用的句子。否则,你的对话就只是在拖延字数和交代东西。

举个例子:

故事创作中真正优秀的对话应该是:「你今天走出了这个家门,就别再想回来。」这样的具有明显矛盾,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并且具有交代故事属性的句子。

如果在你的故事差不多中出现的句子经常是「你吃饭了吗?」「没有啊」,相信我,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愿意看到这样的句子。

所以锻炼你的故事创作水平才是最最重要的。

当你能不依赖语言描写想清楚故事,那才是真的稳健。


是的

作为影视专业学生,我们需要学会用画面感去讲故事。

什么叫做画面感,眼睛能看到的就是画面感。

动作,表情,服装,肉眼可见的都是画面感。

语言如果能够塑造人物形象也是一种魅力,但是如果故事只能用对话推进的话其实拍出来是非常无聊的。

同理,心理描写无法具象的拍摄出来,所以也不适合在故事中写。(意识流电影除外,那是专门的艺术手法而且并不作为叙事功能)

所以在考试中我们更多的需要描写的是用画面感写故事。

以上


抛开整体谈部分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在故事写作中永远有著首要任务,那就是人物

虽然在剧作理念中关于此处会有些许不同,但对于艺考故事而言独一无二的人物毫无疑问是在少量篇幅的作品中编织情节、获得独特性的关键。而在此首要任务之下,一切的选择都是个人化的体现。

既然谈到对话、环境和心理描写,就必须要清楚它们各自的作用。刚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刻画人物,相信在语文课上老师已经讲到过了。而又刚好,三者在刻画人物上面的功用又无可替代。

  • 对话描写:简单来说,语言是最直接表现一个人物的手段之一,直接给。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巧妙的对话中信息量几乎是倍于叙事的。我随便举个例子:

「家里盐没了。」

「买去呗,盐没了还等著我买啊?」

「钱。」

「买袋盐的钱都没了?」

「……」

「电视柜里自己拿。」

很无聊的一段对话。我现编的。但是里面隐藏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大概是无法简单用其他方法讲明白的,就算讲明白了对话的韵味也不在了。我没写对话双方的任何信息,你们自己脑补。

而同时,对话在故事中的节奏调节作用也是最鲜明的。无论是你追我赶的对话,还是紧张的环境下一句松弛的对话,这种效果都没有办法用别的办法达到。

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优秀的对话描写,可以参考。
  • 环境描写:这就不用我多BB了吧,语文老师教的比啥都够。就算在影视作品中环境描写都是非常常见的。但是文字表达和视听表达不同的地方在于,文字表达中环境的重量是和其他信息齐平的,由篇幅决定,几行字摆在你面前你不看见都难;但是画面中的环境往往作为人物的背景,观众的视觉中心不自觉地会落在人物身上,空镜除外。

这里唯一需要提醒的是,环境描写不仅仅是俗套的什么树影婆娑、月光下撤、鲜花凋零,这里的例子是《猜火车》里8分11秒——11分18秒左右段落。其间大量运用主观镜头和环境的切换,非常有意思。

  •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对于人物而言体现的是其多面性复杂性,其作用更独特,如果说在一篇故事中,对话和环境描写的成分必定不会很多,那心理描写就不那么必然了,因为人物的心理同样具有动作性,是可以引导故事前进、推进叙事的。当然,相对上面两种描写来说,受到的限制也最大

在文学作品里心理描写常出现在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一、三人称交叉叙事的作品中。因此如果你习惯用第三人称叙事,那么心理描写谨慎使用,在这种状况下,可以直接告诉你心理描写就是要尽量少用。(每种人称叙事的优缺点请自行百度)

但如果在第一人称的角度,则恰好相反,第一人称就是以深入和复杂的角色塑造见长,心理描写是第一人称的强大武器。同时,第一人称是能够最快获得观众共情的。例如相声作品中多见第一人称,正如郭德纲老师讲,短时间需要观众获得共情的话就要用「我」讲故事。艺考故事大概也是这么个思路。

我个人就习惯以第一人称写故事,在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复试我以一个老头的第一人称写了一篇故事(12年剧作题),全文充满心理描写。讲归讲,但是如果你的写作习惯和语感,或者你要讲的故事更适合第三人称,那全凭个人喜好来,所以心理描写这个事吧,复杂就复杂在它不仅看你的内容本身,还和人称技巧有关系。

下面进行技术总结:在每个叙事者不同的写作习惯、语感和节奏下面,手法的运用各有不同。除了少数情况的硬性限制外,问题中的三种手法是否用,用多少,全看你写什么内容,你的写作习惯。某些不负责任的艺考老师告诉学生「一概不能用」是一种很懒惰的做法。

上文中讲的那些理论性的东西只是给你一个参考,告诉你每种手法的作用,以方便你判断是否用,在哪里用。具体的叙事节奏还是要自己把控。还是那句话,抛开整体谈部分都是耍流氓。

只是需要你知道的是,这三种手法各有用处且无可替代。就这样。

小Tips:这几种手法作为故事开头都不错哦。比如:

「混不好我就不回来啦!」(出自早年间某广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这个不要问我……)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出自加缪《局外人》)

「今天下午,门口的树丢掉了它最后一片叶子。」(我瞎写的)


是的 要多用动词增强故事情节推动连贯性逻辑性和故事画面感 我本人就是2020届的编导生 省联考是全省的前100名 成绩勉勉强强还算满意吧 从前我的故事写作分数就是个拖后腿的就是总喜欢写什么一大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也很多心理描写之类的 结果有一次周测的故事写作写了将近2000字得了全班最低分 还被老师约谈了(?_?) 从那以后每次考试老师还限制我们写作纸张数 只给两张(每张都是单面有格子的 两张是大概900字)字数一般要求是800字可以这个数字起伏一点点但字数超过150~200以上反而会扣分 而且考试时间是真的很紧 正真考试按那样来时间是一定不够的 看到有其他答主说重要的是画面感这一点我非常非常认同 这个问题在自己学习故事写作的过程中我也问过我的老师 我参加集训的时候中戏的专业课老师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心理描写可以写但是以我们现在的水平想写好有难度而且不好控制住后面情节发展方向 老师在上课也是给我们强调画面感 让人看到文字脑海中就可以有故事发生的画面 建议我们不要用太多空洞华丽的修饰词 多使用动词 编导专业的故事写作主要是考察故事情节节点设定以及推动而不是看多优美的辞藻 毕竟咱也不是写散文 可话又说回来了 编导生相关专业就算是校考要写的叙事散文也是一样强调画面感 。我的老师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写影评还是故事一定要打大纲 很多人都知道影评的结构严谨很重要 但故事写作结构同样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容易被忽视 故事大纲就首先要选一个激励事件即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线索或情节推动的节点。只要这些做有个新颖是故事核到并且没有逻辑错误及生活常识错误一般都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如:张三是个很有社会地位的人 但与突然出现的曾经好友现在却很没出息的李四起了争执失手杀了李四 为了维持现有社会地位 张三处理尸体并栽赃给他人却中途不断被倒霉蛋发现 张三不得已陆续杀了好几人 但最后东窗事发被抓捕归案 在这里 张三杀李四 打破主人公已有稳定生活状态且使主人公不得已改变的事件便可以理解为激励事件 后面为了维护已有社会地位陆续杀人 处理尸体 栽赃他人以及再次杀人则都是情节点 以前我最不擅长的就是故事写作了 还是有老师专门给我们讲了这些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虽然这些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很简单 但正真做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一旦学会了这些套路故事写作简单得简直不要不要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次码这么多字好累啊(′;︵;`)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