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道好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在潜意识中就给孩子打下了分数,贴上了标签。

殊不知,决定孩子好坏的最大因素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对好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那么,怎样才算好父母呢?

卓训发现,好父母都有以下这些标准——

01

活到老,学到老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世界是日新月异的,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衍生出来。

要记住「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下一句,是「乐到老」。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用前进的步伐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与孩子之间没有代沟。

02

尊重孩子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基本的素养,一个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长,自然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尊重孩子的身体,把私密部位留给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心灵留一个自由的角落;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有决定人生的权利。

当你懂得尊重孩子之后,换来的会是孩子同等的尊重。

03

不冤枉孩子

被人冤枉已经极度委屈,被自己最亲的父母冤枉便是雪上加霜。

当我们被人冤枉时,内心的苦楚都已经无法言说,更何况心智更弱的孩子呢,一次冤枉造成的伤害可能就会影响一生。

好的父母一定会捋顺事情的原委,弄清事实的真相,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错骂孩子。

04

不溺爱孩子

爱子之心,父母皆有之。

适当的爱是养料,过量的爱是废料,好的教育,从来不怕爱给的太少,而怕给的太多。

科学的爱孩子才能让孩子正常成长,溺爱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巨婴。

05

经常鼓励孩子

人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孩子也不例外。

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要表扬,做的不好的时候要给予孩子鼓励。

如果说表扬是锦上添花,那么你的鼓励就是雪中送炭,你送的这些「炭」,就是在为孩子下一次的成功添砖加瓦。

06

奖罚分明

事情的结果有好坏之分,结果的反馈也要有奖罚之分。

当孩子犯错误时,要让他自己承担责任;当孩子做的好时,要给他适当地奖励。

只有你把奖罚分明后,孩子才会为了得到甜头而努力,才会为了不想食恶果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07

不拿孩子和别人比

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然而这句话99%的家长都说过。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不和别人相比,对孩子也是一种尊重,希望各位家长记住:「他就是他,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08

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谁都会犯错,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承认自己错了。

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也是好父母必修的功课。

面对错误,你的每一次恼羞成怒都是在教孩子强词夺理;而你的每一次承认错误,则是在教孩子如何承担责任。

09

少吵架,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幸福童年的基础,是给孩子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生活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人间琐事,争吵必然。

家长避免不了争吵,但是可以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更要避免每次争吵都逼著孩子「站队」。

孩子的感情很纯净,父母之间的纠葛,不应该带到孩子的世界里。

10

把健康放在孩子成长的首位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期盼,但是「成龙」的载体是「成人」。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前提是孩子长成一个健康的人。

对孩子的要求不用太过苛刻,孩子多吃一碗饭比多做一套试卷强,孩子少生一次病比少错一道题好。

11

言而有信

诚信,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孩子,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你的出尔反尔不仅会让孩子难过,还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一个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的父母,谈再多的教育也是徒劳。

12

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语

语言在表达爱意时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在表达伤害时却又锋利无比。

好的父母懂都会控制自己的嘴,不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语。

最伤孩子的从来不是拳头,而是你的舌头。

13

让孩子独立

人生在世,悲欢离合很常见,父母对孩子也不能常伴一生。

孩子是一只等待翱翔的雄鹰,总有一天要离开你的怀抱。

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就是培养他生存的能力。

当孩子具备了独立的能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自由生长。

14

以身作则

孩子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父母的影子。

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你让孩子多吃饭,你得先不挑食;你不让孩子玩电子产品,你得先放下你的手机;你要求孩子懂礼貌,你得先保证自己对人彬彬有礼...

最好的教育从来都不是说给孩子听,而是做给孩子看。

15

给孩子陪伴

不缺席孩子的成长,才能不遗憾孩子的未来。

放下你手里的手机,陪孩子做做游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多陪孩子吃几顿饭;别只顾手上的工作,多和孩子聊聊天,听一些他成长的趣事。

因为,孩子通常在你的不经意间,就长大了。

做到以上这些的父母要继续保持,没有做到的父母要反思、改正。

好父母的标准很多,包括但绝对不局限于卓训列举的这15条,它值得我们一起去思考。


当事人能感觉到,哎呀做人真好,怪不得都愿意投胎做人呢。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妈妈的认知+爸爸的陪伴+全家的努力!

那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是好的呢?父母们需要知道以下三点:

1、爸爸陪伴成长,孩子更具安全感

不得不说,现时社会中,大多数爸爸是作为家庭经济来源的顶梁柱,承担著「养家糊口」的重任。

所以接送孩子上下学、带孩子上辅导班,去学校开家长会等活动,似乎理所应当成为妈妈们的责任。

工作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错过了。父亲角色的缺失,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童年,更多的是性格养成。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无法重来,错过了陪伴的最佳时期,后悔也来不及了。

如果缺少了父教,对孩子的性格、情感、学习、品质,甚至体质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男孩性格懦弱,胆小怕事,缺乏男子汉的气概,而女孩则容易变得自卑、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陪伴,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眼中的「透明」爸爸!

2、妈妈亦师亦友,孩子品学兼优

亦师亦友的妈妈,能给予孩子的不仅是成长的陪伴,更多的是言传身教的行为影响。

每一个让人称羡的优秀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懂得教育的妈妈。

而每一个当妈的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寄予希望。陪伴不是一味的溺爱宠爱,教育也不是对孩子无休止的「控制」。亦师亦友的亲子关系,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3、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

早教家教,不如父母言传身教。孩子是张白纸,父母们在上边涂涂画画,涂的方式不对,自然就变成了废纸。

教育拼的不是谁更用力,谁更勤奋,方法不对,就算倾尽全力那也白费。

父母作为家长是一种需要不断自我修行的职业,育儿终育己,所有成功的家庭教育,都离不开父母的自我成长。

孩子单方面的成长会让孩子感觉到很累,只有家长们也拥有终身学习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正确」身份,与孩子一同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和成长空间。

好的家庭教育,就像一锅浓汤,需要浓淡咸宜、营养全面,这样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滋养。

千万不要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偷工减料,父母今天偷的懒,将会成为孩子身上一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


「父亲守道,母亲守德」

父亲和母亲扮演好这个角色和自己的定位有很重要的关系,父亲定在什么地方,才像一个父亲?母亲定在一个什么地方,才是一个母亲?

这里面有两个字,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道和德,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守理,母亲守礼。

父亲守「道」,用自己无声的表达明确孩子的发展方向。

父亲要坚守著「道」这个字,很多家长给孩子铺路,孩子能走多远,走到什么方向去,这个「道」,是通过父亲无声的语言传递给孩子。

有的孩子走著走著没路走了,这个孩子一看,就知道是父亲教育的缺失。我们成年人也一样,之所以走出来,是父亲无声地给我们铺就了一条路。父亲在平常的生活里,在教育的细节里,守的是哪个字呢?守的是理,道理的理。

父亲守「道」,体现在日常的教育细节中就是要守「理」。

理多了,就变成道。理强调的是有来有回,理通了,才叫路。

父亲守道,讲道这一个字,其实我们家庭教育讲多了,也是守这么一个教育之道。有四个字,叫「大道无形」。但是很多父亲在用语言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都是行不通的。讲的道理都是直的,直路都不会太远,包括楼梯里,走一会儿就要拐弯,不拐弯会怎么样?会撞墙。大道无形,大道低回,这就是父亲要守的东西,所谓低回是什么意思呢?父亲要在孩子面前显示出你的低势,因为男性的表达都趋向于一种力量,而女性的表达都趋向于一种情绪,一般男性很少盯著对方的眼神去讲话,而女性在表达的时候往往盯著对方的眼神在表达,她关注的是情绪,而男性表达的是力量。所以父亲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低势,要善于迂回,避免归于直白。

迂回是一个人自然成长的规律,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弯弯曲曲的,九曲十八弯,为什么这么走?假如这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的话,这个地方水为什么回来了,这个地方就是你的所在。理存在于这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没理,水就一直流下去了,所有的河,如果河道是直的,河水是流不动的,也是死的。

孩子成长也是一个迂回的,弯弯曲曲的过程。如果让孩子在这个弯曲的地方不出去,不偏离成长的轨迹,那这个地方就是父亲所在。父亲的理要放在这儿,如果父亲的理不在两边,孩子很容易离开成长的规律。有些孩子突破了这个理的存在,突破了做人做事的原则,他都会被正常的成长规律所放弃或搁置一段时间。所以父亲要守著这个道,平时以理给孩子,孩子的成长就不需要太多的东西。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要守「礼」守「德」。

我们如何解读「德」这个字?礼数多了便成德。父亲是力量,是一种精神,铺就的是一条路,而母亲把握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天然最清晰的距离。礼节的「礼」就是人和人之间最恰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让孩子和家里所有的人面对你的时候,很舒服。礼节,礼貌的存在就是让对方觉得很舒服,母亲守著这个礼,就是礼数达到一定程度,达到忘记自己的利益存在的时候,或者是一种无私状态的时候,便是「德」。德字很了不起。我们去掉双立人看,是心上面的三个数字的叠加,十、四、一。这个字就要求人做到心中有数,有什么数?礼数!

母亲内心要平和,滋养孩子内在的「德」。

母亲内在的一种平静,滋养孩子内在的「德」。要让孩子将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走得更远,有更大的力量去走。

母亲要培养孩子内在的「德」。厚德载物,只有具有很厚的道德标准,将来才能承载更大的期望和寄托。

我们用门当户对这个词来解读父母这两个概念,我们去参观古刹,进门的时候,门两边有石墩子,门的上面是不同的板子似的的东西。下面这两块石墩子就叫门当,上面横著的表示家庭官位的板子就叫门户,过去讲的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地位,其实讲的是一种父亲的内在高度。

我们父母的存在实际上是给孩子设置了一道门,孩子每天进进出出的门,也是引领孩子去看世界的一道门。这道门有多高,下面能承载多重?

母亲到底给孩子的是什么东西?或者母亲要表现出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才能把自己的定位解读清晰,在解读母亲这个概念的时候,提到两个字:母亲能够做到情绪的平和,「平和」这两个字。

孩子成长中起伏是正常的,母亲情绪的平和是对孩子最有力的支撑,母亲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把握,做到「平和」。

父亲提供的是什么?是一个高度,一个空间。父亲平时要表现的两个字是「宽容」。母亲的平和其实是用情绪在解读宽容。父亲提供的空间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

父亲和母亲自己的定位要准,只有这样,才能把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孩子。否则我们用外在的东西放到孩子身上,往往达不到或和我们期望相反的教育效果。

父亲、母亲和孩子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三个概念,家是一个概念,离开谁都是残缺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

欢迎关注我的订阅号:安爸亲子


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有一位教授到山西做完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后,有一位热情的家长找到他,希望他能帮忙管教自己的孩子,并开出了惊人的酬劳:「我给你50万,然后在北京给你买一套平方米的房子,你帮我带孩子,你儿子在哪儿上学就让他也在哪儿上学,等我儿子高中毕业后,那套房子就归你了!」后面经过了解,原来,这个家长是一名「富足的煤老板」。在他的观念里,只要舍得花钱就能为孩子「买」来好的教育。「煤老板」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在我国,「只生不养」的现象却又屡见不鲜了。随著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不少年轻人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孩子则被交给家中的老人抚养,甚至也有一些孩子每天都是和保姆度过的。有人说,在咱们中国,很容易就能够认出谁已经为人父母,尤其是上学孩子的父母就更好辨认了。因为他们总是愁眉不展,他们有太多的不解和压力。「虽然不同的家庭、面临教育孩子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出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家都想知道,我们怎么样做才能够帮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功。」教育学专家谢琴说。什么是人的成功?是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高智商、高学历的人就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现如今就有很多家庭很多家长被套牢在这样的理念中不可自拔。「在一切高度社会化的今天,父母的角色是没法社会化的,家务活可以请人来帮忙做,但我们没有办法请人来做孩子的爸爸妈妈,同样,家庭教育也无法社会化。」北京师范大教育学院教授钱志亮的话,会让不少家长陷入沉思。在一篇报道中身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的陈向东开诚布公地说:「我就是一名教育的失败者。」有一天晚上,他11点左右回到家,刚进门就听见大女儿宁宁的哭声。「怎么这么晚了还不睡?」「我难过,我想妈妈了!」「妈妈不在家,爸爸在呀!」「爸爸你在家有什么用呢?你知道我的作业是什么吗?我的语文课本是哪本吗?你知道我在上什么培训班吗?」听完女儿的倾诉,陈向东当时就傻了。所以说在家庭教育中也会遵循这样的原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父母在早期不尽职尽责,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加倍去弥补。但是为时已晚,往往事倍功半。我们做父母的虽然忙,但是也要给孩子有质量的时间,来伴随督导他们的成长,而不是一阵冷一阵热的随著自己的心意来。还总是盲目的坚信自己给予的是最好的。古语说得好「一日三省」我们为人父母这么重要的职责,还是个不允许出现失败的职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一日多省呢?其实孩子的幸福就掌握在我们爸爸妈妈手中。您今天是否觉醒就意味著您孩子未来人生的方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