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大一的時候聽老師滔滔不絕地講文學史,文學作品,看書還是覺得很新鮮,很感興趣。現在大三了,看書看著看著就覺得沒有意思了,文學作品沒有之前那樣吸引我了,感覺很想做個數學題什麼的動動腦,就是感覺看書沒有那麼有意思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有類似的感覺。是因為我有一個檻需要跨越嗎?我還沒完全入門?感受到研究的樂趣?


我不是文學專業的,我是戲文專業的

對於我來說,無知的時候就是無聊的時候

我們每天要寫讀書筆記,有的書我能懂或者我以前看過,比如《包法利夫人》我一直很喜歡,我去分析它,就覺得有動力。還有《西廂記》,我比較喜歡,買了很多解析的書,看起來很舒服。

但是有很多書,自己是不懂的,不懂時代,不懂作者,不懂作品,於是就變成了完成任務的應付,就會覺得無聊


感到無聊基本是閑的,誰還沒有閑的時候了。可參考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借列文之口說的,人只要感到空虛,就去勞動,勞動可以拯救你。寫點文章,試著投投,也許能緩解這種因空虛而發的焦慮。


當我學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語法的時候。

那種混亂,無助,空虛。

以及因無知而感受到的絕望。

(雖然馬上就要去學別的專業了,但還是感覺比起文學理論與敘事學概論,這種「文科里的數學」(語言學)更讓我感到絕望。)


瀉藥匿了

現在覺得挺無聊的吧…或者是心累,覺得中文太卷了。今年考研,政治英語發揮不好,專業課發揮一般,就高了國家線幾分,大概率是要二戰了吧…除非調劑去西藏,新疆這些地方。b區的很多學校調劑基本都要370+的分數…以前覺得好像過線了就有書讀,後來發現不適合中文專業,中文人太多了,要讀下去只能考高分,現在感覺就是有點累,如果再來一年應該不會再考本專業了。嗯,今年考的古文。


文未載道,詩難得魂。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你去勞作一陣子就好了


有沒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