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時找不到更適合的詞去替代「引人琢磨。大抵意思就是:通俗易懂但發人深省還是各種伏筆需要人細細琢磨後發覺細思極恐。

(媽呀,我這敘述能力真是絕了…)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提這個問題的思維方式。

「好的文學作品」,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什麼才是「好的」?

其實,所有的「好的」「壞的」區分,是一個非常粗暴的價值評判標準,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愛以好壞區分,但事實上,在好與壞之間,有著非常複雜的中間地帶,所謂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是根本不存在的。

這不僅僅是說「好壞是相對的」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即便都是「好的」其實「好」的原因和邏輯也不相同。比如你覺得魯迅的《故鄉》寫得好,可能是因為你認為他有很強的批判意識,但是另外一個哥們也覺得《故鄉》好,可能單純是因為他覺得裡面景色描寫還不錯。

所以「好壞」雖然是價值評判,但重點不在「好壞」而在於「好壞」背後的原因和邏輯,在不同的邏輯和視角下,同一部作品,可能同時得出「好」和「壞」的結論,關鍵看你以什麼眼光看待它。

當然,有的作品大多數人都認為「好」,於是就成為了「經典」,但這不否認也不妨礙他被有些人認為是「壞」的現象。

所以,專業的文學研究者分析一部作品,絕對不會到最後得出的結論僅僅是「這是一部好的作品」這麼簡單,只有外行才會以「好壞」為最終標準評價作品。

此外,在這個問題中,你又建立了一個二元對立思維「通俗易懂/引人琢磨」,能明白你的意思,說白了就是直接點兒好還是晦澀點兒好。

如果你明白了我上面說的意思,就能知道,其實通俗與否與作品的好壞沒有直接必然聯繫,一部作品可能因為通俗而成為好作品,也可能因為通俗而成為壞作品,一部作品可能在這個時代因為通俗而成為好作品,而到了那個時代就因為通俗成為壞作品。文學評論原因與機制非常複雜,有些經典作品寫得通俗易懂,其背後還有其他支撐要素,如語言、主題、結構、文化背景等等。以通俗易懂或者晦澀難懂界定作品好壞是太單薄的標準,這種單一化的標準是不能支撐一個評價體系的,更何況評價體系本身又是多樣複雜的。

你說,是不?


引人深思。


隨便!好文學作品主要好在作者寫得好上面。不管通俗和引人琢磨上,都一樣難……


引人琢磨一點的吧,那樣更引人入勝一點

本人觀點,勿噴


看作家的目的。

作家有3個方向:面相讀者商業化,面相人世深度化和面相自我隨緣。

面相讀者優先需要通俗易懂降低門檻,這樣才能在商業上成功。作家是要恰飯的,要恰飯必須通俗。

面相人世的必須要有好的切入點剖析人世間的悲喜好壞,不然會失去深度。有夢想的人,總想寫一寫有深度的東西。

當然,二者不是不能共存。市面上不乏通俗易懂的人間佳作,和探討人性的普世讀物。只不過大部分作者一般能做到通俗易懂和深度的一點已經不錯了。

面相自己么,怎麼開心怎麼來吧。


我主觀上認為,好的作品應該做到通俗易懂的同時發人深省。

通俗易懂的作品讓人能很快深入閱讀,如果語言比較嚴肅晦澀,很有可能在書籍開篇就因此勸退一批讀者,就達不到好的效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