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就不是。

石黑一雄自己都說自己寫的不是科幻小說,科幻讀者就不要用他撐門面了。

文學注重形式,科幻關注「點子」。

對文學來說,「思想」是裝飾門面的,「怎麼寫」才是關鍵;對科幻來說,「思想」是全部價值所在,「怎麼寫」反而不那麼在意了,讀者看得懂就行。

根本走不到一塊兒去。


99年科幻世界因為有介紹記憶移植的相關文章,而99年高考作文題目就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你父親讀科幻沒收穫,不代表你讀科幻也沒收穫啊。

每個人對「收穫」的定義不一樣,為什麼他的標準可以衡量你的所得。如果他確實覺得讀了沒收穫,那人家就是不喜歡這個類型,也不用強迫他喜歡,只要他不干涉你就行,互相尊重。

其他答主也有舉例科幻如今的地位,事實上確實有不少科學家、天文學家是因為讀了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的作品而走向了探索太空的路,中國不少企業家們也喜歡拿《三體》說事兒。


先確認一下你爸是不是只想教訓你,如果是的話聽就是了,免得讓對方意識到文斗不如武鬥……

如果只是單純想用話術反駁,只需要拋出幾個關鍵點把人鎮住就是了,比如「李源潮愛看三體」、「三體拿了銀河獎」、「諾貝爾頒獎有傾向性,不能作為唯一的價值判斷」等。具體用哪個方向要看令尊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方向。

如果想系統的介紹科幻文學的價值,可以從科幻文學史的角度入手,從凡爾納威爾斯的小說對科學和技術的語言,講到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對現代精神和價值的影響,最後用劉慈欣做收尾,重點闡述雷軍等一幫社會大V的推薦理由基本就可以。

不過,我覺得關鍵點在於錢誰出的問題。

想要駁倒資方還想讓他給你出錢的相反本身就不現實。劉慈欣的全部小說實體書大概也就1000上下,這些錢對家長來說不是個小數目,但打工的話大概也就是一周的工資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是更好嗎?


沒看過科幻的人對科幻有這種偏見是很正常的。在《三體》獲雨果獎之前,科幻作品被廣泛而熱烈地討論似乎是很難得的事情。科幻與主流文學之間彷彿存在著一道鴻溝,題主所言的鄙視科幻的現象也不在少數。

根據您的描述,您父親是位資深讀者,閱讀文學不僅僅是為了消遣,更在於獲得啟迪。您父親存在這種認知,光想以理服人是站不住腳的,我建議您推薦幾篇科幻名作讓他讀讀,我覺得《最後的問題》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關於諾獎,雖然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從未獲得諾獎,這也不妨礙他們的作品具有永恆的價值,不妨礙他們成為20世紀的偉大作家。諾獎只是一個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