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军队训练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各国在二战中自然都有爆兵,但严格来说海军规模极速膨胀的只有美国,陆军空军都是爆兵量很大消耗也很大,爆的兵靠老带新和残酷的实战很好获得训练,而海军有些不一样,首先海军是个水兵都需要不低的技术培训,而且很难靠实战获得充足的经验,毕竟很容易有优势很大随便打或者一浪就团灭的情况,ijn打了几场败仗就没人了,可见人员积累很困难。而看看美国这边,前期海军新补充的舰只不多还好处理,后期海军老兵都在前线拚命,后方二十几条埃塞克斯级航母,四几百条驱逐舰,怎么快速获得能开这些船的熟练水兵的,开战时美国海军虽然规模不小但和末期根本没得比啊


电影《珍珠港》开头有一段,两个小破孩把其中一个小孩父亲的飞机飞起来了,虽然只飞了几米,但是这么说明一个问题,30年代的美国农场就已经有飞机或者说飞机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物,虽然那只是一个简陋的农药机,同样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数据超过2010年的中国,虽然那只是汽车,而除了这些之外,二十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同时还收获了超大规模的商船队。

虽然农药机比不上大嘴巴P-40,福特卡车也不能跟谢馒头比,但是培养一个农药机飞行员开战斗机总比培养一个只会骑自行车的人快,偷开飞机而挨打的雷夫和丹尼长大后也成为了玩"老鹰捉小鸡"的大佬(感谢大佬 @jayliu 指正,此处的play chicken意思是「胆量游戏」)。


稍微修订一下:

1.题主如果不放弃这种游戏式的轻佻(老带新,爆兵,空军陆军就是损失大,IJN就是浪一波………这种语言)思维,那么干想是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的。

2.大部分还是民间人士+预备役人员在战时能够迅速转入现役的功劳。

海军的组成人员,看你怎么分,一种分法是海航人员和水面舰艇人员,一种分法是官和兵,也就是officer和enlisted,后一种是水兵。

海航人员中的官,美军从三十年代初就开始以一定的力度建设海航,虽然没有特别重视。形成了一批大致堪用的海航中层军官,他们开战表现可以特别垃圾,但人只要不傻就是会学新东西的。一个很典型代表马克米切尔将军,后期优秀。

海航人员中的兵,老飞行员转入后方训练新飞行员是一个很好的规定。老飞行员的学生们素质也是有保障的,因为可以从本来就对机械、飞行器感兴趣的民间人士中招收,很多都是专业比较对口的,如特技飞行员,农药机驾驶员,美国工业很发达。

官和兵各自内部的晋升之路相对平滑,能力为主,裙带不能太多,才能保证大量吸收人员同时维持基本素质,USN军官的晋升从单纯的熬工龄变成还算得人心的方案,改革过程其实并不早,也不算先进(落后一点RN),但能改就好。一些低中级军官如表现优秀,上级对其的信任度会有惊人的提升,令其在更高级,指挥规模更大的岗位上显身手。如著名的约翰萨奇,战争末期为麦凯恩手下快速航母编队规划作战行动;麦克拉斯基自44年中开始指挥一条护航航母(虽然政治上这是一种冷遇)。

水面舰艇部队上的官,美国有Naval Reserve Officer Training Corps,训练预备役海军军官,战时面对出于义愤参军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应征者,也提供相对速成的海军学院军官课程。

水面舰艇部队上的兵,除了商船水手和预备役士兵(都被纳入美国海军预备役相关项目,自美西战争后,美国海军预备役相关一直都不算被完全冷落,换句话说搞得始终不特别差),就是一般应征者。一般应征者文化水平尚可,有一定操作机械的能力就可以,没有题主想得那么有文化水平。不太会游泳都是可以现练的。此外太平洋海况整体较好,所以对部分人员来说,当一个合格水兵只要你的下限达到就可以(培训成65分和培训成75分差不多),如果大西洋那种高海况就会有点困难。

另外相对于德日,美国没有白左PTSD(笑),二线工作可以大量吸收女性完成。如通讯,后勤,行政,美国海军有专门的女性服役人员组织WAVES。二战海军中女性要守的死规矩无非是女人不能上船去一线(不吉利),在陆地上都未必。出名的血战太平洋英雄巴斯隆的老婆叫Lena Mae Riggi, 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女性服役人员的一名预备役中士。夫妻如果愿意是可以玩个雌雄双煞的。这就又给一线人员减轻了压力。

3.工资不错,吸引力就高。一战期间(1913-18年)美国海军的工资标准中,海外服役人员/一线服役人员(at sea)的工资显著高于同级别其他人员,这是一种不错的激励,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间战期海军挺穷,好在预备役工作做的不错,大不了先退役赚钱开战再回来;二战参战后不久(1942.6开始)又实施了一套新的工资标准,油水也很不错。

有空再补充细节。


米海军在和平年代通过预备役人员/大学生后备军官团得以保有大量航空专业人士员,而米帝在战间期成熟的大学体系和海军职业教育系统可以提供大量高学历懂技术的青年,所以战争期间膨胀之后新训并不受影响。

反之和平年代天天在预备役没事干的人有大把,因为大萧条时期有相当部分人结束了航空学员训练之后被「精简」进预备役—米政府一没钱就会压缩军队的一贯操作,这个时期甚至还有人被赶回家种地.....

日后的米海军一号王牌、曾在菲律宾海上空一日九杀的戴维·麦坎贝尔中校在大萧条时的1933年刚从安纳波利斯毕业之后直接被海军轰回老家,这位日后击落了34架日机的大手子当时曾沦落到在老家阿拉巴马一个建筑公司当技工。

著名表情包出处,这张照片拍摄十年前此公曾在一个飞机工厂流水线上当装配匠

这些人在战争爆发之后如果能活过最初几个月的艰难日子,有可能会被调回后方的海航站担任教学任务进行传帮带,而海航站中战前有经验的人员在战时扩军中则会被委以新部队指挥官的重任。由于这些老兵的带头作用,海军新组建的飞行部队往往只要5-7个月就能形成战力。陆战队更猛:个别由后方老油子组成的部队只需要1个月,比如著名的214「黑绵羊」战斗机中队,1943年8月组建,9月10日开始作战任务(这个海军就是逊啦)

而对于战争爆发后迅速扩充的新飞行员,在学历要求上比战前放宽了一些,本科毕业以下学历的也可以进入飞行员队伍,使得应征人员基数又扩大了许多。一个41年之后的海军飞行员的人生轨迹以轰炸机飞行员乔治·W·树丛先生为例,他佬作为某优等私立高中(几乎算是耶鲁预科)毕业生应征入伍:

1942年6月12日,当兵

1942年7月-1943年5月,飞行训练

1943年6月,进入航空站,实战训练

1943年9月,结训,下部队

树丛和他的飞机

由此可见一个白板儿青年在接受了一年零三个月的训练之后便可以上前线了,体现了海军的猛火快攻—海军的新训只要十个月就可以把飞行员从五大湖区的训练航母送进航空站,陆军需要一整年,陆军学员还需要在地面飞行学院先上几个月才能开始飞行训练(这个陆军就是逊啦)。

对比一下作为树丛同行的陆军轰炸机飞行员,死板的要求应征者至少要上过两年大学,加上各阶段训练周期普遍较长,从而使一个新人从入伍到上前线需要近两年时间。以陆航重爆7大队的一位飞行员为例,1942年7月入伍,直到1944年7月才从训练基地走上前线......

7大队长期在中印缅战区作战,活动范围包括江西遂川机场这种条件恶劣的前线基地

二战时的美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主要谈谈我曾经了解过的美国高校对二战的支持:


当时的美国高校面临如此的窘境:年轻人都去参军了,平民学生入学人数急剧下降,直接给大学的财政带来了危机,1942-1943学年,普林斯顿大学赤字竟达85万美元之多。为了缓解这一危机,美国军方和校方合作,依靠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将学生编入到一些训练计划当中,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军事训练,并走上战场。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是陆军专业训练计划(ASTP)和V-12海军学院训练计划。

陆军专业训练计划ASTP (Army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

陆军专业训练计划(ASTP)是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满足战时对具有技术技能的初级军官和士兵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军事训练计划。该项目共耗资1.27亿美元,为美国陆军提供了20万兵源,由227所美国大学为他们提供工程、外语和医学等领域的培训。该计划于1942年9月获得批准,同年12月实施。

ASTP的徽章

ASTP的入学要求很高,候选人除了需要完成了基本训练,智商测试还必须不低于110分(后来达到115分)。如年龄在22岁以下,则必须完成高中或同等程度的数学课程;而如果超过22岁,则至少要上一年大学,掌握一门或多种外语,或有一年的数学、物理或生物学专业背景。

ASTP的课程分为若干学期,每个学期为期12周,各个学期之间有一周时间休息。主要分为三个不同的专业:

1, 工程学。

基础课3个学期,教授:

英语、历史、地理、地质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制图。

进阶课包括:

海上运输(1个学期),

土木工程(3个学期),

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制药工程(4个学期)。

2, 医学、兽医、牙医。

普修课5个学期,教授:

英语、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

专业课根据各个医学院的课程设计而有所不同。

3, 外语

最多3个学期,包括:

阿拉伯语、孟加拉语、保加利亚语、缅甸语、中文、捷克语、荷兰语、波斯语、芬兰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北印度语、匈牙利语、日语、义大利语、韩语、马来语、挪威语、波兰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俄语、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西班牙语、瑞典语、泰语、土耳其语、越南语等。

斯坦福大学的ASTP

V-12海军学院训练计划

兰德尔*雅各布斯海军中将在1943年5月14日发表讲话:「先生们,我们即将开始一项教育计划,它将对美国的大学、海军产生重要影响,最重要的是,它将对美国成千上万最优秀的年轻人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必须好好教育和训练这些人,使他们能够在战争和和平中出色地为国家服务。」

V-12海军学院徽章

两个月后,一项V-12海军学院训练计划出台,这是为了补充二战期间美国海军服役军官的力量而设计。从1943年7月1日到1946年6月30日,该计划从美国131所高校里共招收了12.5万多名学生。

V-12计划的目标与ASTP不一样,ASTP培训军人但不要求他们成为军官。而V-12是要培养海军军官,以满足快速扩张的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需求。

海军军官候选人需要完成一个被称为「V-7」的美国海军后备军官候补学校计划,该计划为期8个月。第1个月是在教导学校度过的,这是一个为海军陆战队训练指导员的军官候选人举办的「新兵训练营」。接下来他们将进入海军军官候补学校,教授4个月的军事技能,如航海、航海、军械以及如何表现得像一名军官。最后3个月在海军军官学校里学习学术技能。通过8个月学习的毕业生被委任为美国海军预备役的少尉,他们中的大多数加入了美国舰队。

这几个学校是「V-7」海军后备军官候补学校中的主力: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圣母大学、史密斯学院。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虽然ASTP和V-12的初衷是为了缓解高校的财政问题,然而最终这个目的丝毫没有达到。

其他学校的表现

芝加哥大学除了参与到ASTP中,还有一个民用飞行员培训项目。后者其实在1939年就已经存在,目的是教授大学生飞行,战争爆发后,它被转变为一项针对军人的教学计划,为海军作战飞行员、陆军滑翔机飞行员和陆军飞行教官提供指导。学员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课程后,即可有机会进入美国空军。

哈佛大学也参与到ASTP和V-12两个项目中,到1942年5月,哈佛大学陆军和海军预备役军官训练队的人数达到1600人。许多文科课程已从目录中删除,只保留了最主要的文科课程,由各自领域的顶尖人士讲授。暑假已经取代了其他和平时期的乐趣,在正常的两学期制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12周的夏季学期。

哈佛大学的女学生正在研究军事科技

普林斯顿参与V-12项目,原计划为约750名新服役的军官提供为期两个月的强化课程。然而,出乎学校的意料,最终数千名学员涌入校园,普林斯顿被迫扩招,并开设了除了海军以外的其他课程,到1943年7月,在普林斯顿大学各军事单位接受训练的个人总数已接近2万人。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务长发给每个教师一张课程表,将所有增开的可能对战事有帮助的选修课列出,让教师们挑选自己可以教的额外科目。

二战时期的普林斯顿

详情请参阅:

鲁超:二战期间的美国高校?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所以产生了拿鲸鱼当潜艇的菜逼de舰长啊……

建议吹大英战前造船业和海员数量,在这方面吹美国基本属于想当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