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读书丨史上最难读的十本书,读过三本算你赢

据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书是人类看不懂的,它们和正常书一样,用的是看得懂的文字,写的也是地球人,可偏偏它们叙述手法、故事发展、思维方式都与正常人大相径庭,往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令人「不明觉厉」,又不免好奇想看。这类书我们姑且称其为「天书」。今天慢师傅整理了10本令人惆怅的「天书」,如果你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思维能力,不妨去读读这些读不下去的「有字天书」吧!

普鲁斯特| 《追寻逝去的时光》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不去看它,心里觉得甚是愧疚;真的去看了,保证你会疯。

推荐版本:

(法)普鲁斯特 著;周克希 译;2016.3.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十分精彩,也是一部十分难读,慢师傅就一直没看完。之所以难读,是因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著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著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乔伊斯| 《尤利西斯》

如果你爱他,请给他看《尤利西斯》,因为那是名著;如果你恨他,请给他看《尤利西斯》,因为那是天书。

《尤利西斯》以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每一小时为一章,最后一章则为布卢姆妻子莫莉的情感独白。

这本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可能不像《芬尼根的守灵夜》那样难读,但也绝对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尤利西斯》的小说内容晦涩凌乱,更别提庞杂的单词系统以及那些数不清的双关语。值得一提的是,《尤利西斯》的灵感来自于《奥德赛》,它的章节内容与之产生了平行对应的关系。

推荐版本: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著;萧乾 译;2010.7.1;译林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乔伊斯将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摩莉,以及大学生斯蒂芬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翁贝托·埃科| 《玫瑰的名字》

扑朔迷离又扣人心弦的情节+神学、政治学、历史学、犯罪学等各种学问的渗透+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大师思想……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的话,慢师傅宁愿相信埃科是外星人!

推荐版本:

(意)翁贝托·埃科 著;沈萼梅、刘锡荣译;2015.1.1;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玫瑰的名字」是中世纪用来表明含有象征意义的辞汇。本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义大利中世纪修道院的神秘故事。方济会士威廉与弟子阿德索前往义大利北部山区的一所修道院,执行调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教宗纷争的任务。以精于推理驰名的威廉修士受修道院长的委托,调查修道院中的一起命案。但随后死亡事件发展为一系列的连环杀人事件,并且牵涉到修道院中隐藏的一个大秘密……

博尔赫斯| 《小径分岔的花园》

一段犯罪供词?一部侦探小说?一场谍战追逐?一本史料勘误?一篇哲理小说?想要给这部纷繁交错的短篇小说下个定义真的很难!

推荐版本:

(阿根廷)博尔赫斯 著;王永年 译;2015.7.1;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一个名叫俞琛的中国人在战争中为德国人当间谍,他的同伙身份暴露,被英军间谍理查·马登击毙,俞琛不得不乘火车到他的朋友阿尔贝家避难。不料马登跟踪来到阿尔贝家。正当马登冲进客厅时,俞琛趁阿尔贝转身往抽屉取信那一瞬间,开枪打死了他,结果俞琛被捕并被处以绞刑。在同一天报纸上登载了阿尔贝被暗杀和英军袭击法国市镇的消息。俞琛袭击阿尔贝显然不是出于报私仇,而是蓄意制造一件谋杀案,以便通过报纸的报道,向柏林暗示英军所要袭击的目标,而阿尔贝被杀,纯属偶然。

波拉尼奥| 《2666》

一部伟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气势磅礴,把读者引向未知之处的小说。

推荐版本: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赵德明 译;2012.1.1;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写作技法类似于《云图》,文字的气势全然不逊于马尔克斯,笔下的暴虐,黑暗,死亡,时代的迷茫,时间等元素在5个章节里互相交织,透露出作者独有的对于纯文学的写法追求,堪与《百年孤独》并肩!

帕维奇| 《哈扎尔辞典》

一部十万个词语的辞典小说;这是座许多扇门的迷宫,每扇门都是出入口,一旦迈入就如同被摄了魂,不走完就太遗憾了。

推荐版本:

(塞尔维亚)米洛拉德·帕维奇 著;南山 译;2013.7.1;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盗梦和秘密的迷宫辞典体小说,包括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历史线索和魔幻线索。历史线索即作者明确告诉我们的,历史上出现过一次哈扎尔大论辩,目的在于帮助哈扎尔可汗选择宗教。在可汗邀请下,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代表都汇集到哈扎尔首都,举行了一次大论辩。对于辩论结果,各个宗教都有自己的说法。由于哈扎尔人自己写的历史已淹没无闻,只能通过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文献来佐证这次大论辩的结果。但三个宗教记载的结果相互矛盾,都认为自己是胜者。作者把全书分成三部分,《红书》中讲述基督教的说法,《绿书》讲述伊斯兰教的说法,《黄书》讲述犹太教说法。哪种说法为真,书中没有明言,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

梭罗| 《瓦尔登湖》

看著看著心思就飞走了,第一页翻了十遍,内容依然陌生,很神奇的一本书!

推荐版本:

(美)梭罗 著;许崇信 译;2011.1.1;译林出版社

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乔伊斯| 《芬尼根的守灵夜》

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夜晚的梦境,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情节——纯意识流,语言特异,联想自由,仿佛真的在回溯纷繁复杂的梦境。但这些特异的语言却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以及历史循环反复的思考。

乔伊斯曾放言说:「这本书至少可以让评论家忙上三百年。」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多年以后的今天,研究乔伊斯的学者们仍然在为书中的意象代表著什么而争论不休。

推荐版本: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著;戴从容 译;2012.11.1;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看似简单的故事架构上,乔伊斯以梦呓一般的语言、迷宫一般的结构,构建了一个庞大繁杂的梦境。同时,将他的意识流技巧和梦境式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乔伊斯在书中编造了大量的词语,潜藏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以及哲学的意蕴。如果说《尤利西斯》描写的是一个城市一天的全部生活,那么《芬尼根的守灵夜》讲述的则是夜晚和梦幻的逻辑。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作品中插入了拉丁美洲纷乱的历史,糅合了神话、宗教等因素,但这本书难读的原因众所周知——马尔克斯给书里人物角色的名字都高度重复,看到一半就产生了「这都是谁跟谁」的错觉,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无数读者头晕眼花了。

推荐版本: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著;范晔 译;2011.6.1;南海出版社

内容简介:

《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的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它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斯特恩| 《狄项传》

书中不时出现黑页、白页、大理石纹页和各种图解;还有大量的星号,无数的破折号,任意的标点和半截的断句,零星的或整段整页的希腊文、拉丁文……你晕了吗?

推荐版本:

(英)劳伦斯·斯特恩 著;蒲隆 译;2012.3.1;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全名为《绅士特里斯舛·项狄的生平与见解》。书中绝大部分是特里斯舛讲述别人,主要是他父亲和他叔叔的生平与见解,叙述的顺序则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完全打破了顺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传统程式。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该书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项狄传》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典型的小说」,评论家指出20世纪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可以追溯到这部奇异的小说。


这里只推荐文学类了

T0《万有引力之虹》(托马斯.品钦)

《芬尼根的守灵夜》(詹姆斯.乔伊斯)

T1《2666》(波拉尼奥)

《尤利西斯》(詹姆斯.乔伊斯)

《追忆似水年华》(马赛尔.普鲁斯特)

《荒原(艾略特诗集》(托马斯.艾略特)

《喧哗与骚动》(威廉.福克纳)

《浮士德》(歌德)

T2《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到灯塔去》《海浪》《达洛维夫人》(弗吉尼亚.伍尔夫)

《城堡》《变形记》《审判》(卡夫卡)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魔山》(托马斯.曼)

T3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鼠疫》《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恶之花》《巴黎的忧郁》(波德莱尔)

个人看法,未必全对。


世界文学界最头疼的一个人詹姆斯·乔伊斯。意识流的巅峰人物。

乔伊斯代表作《尤利西斯》大量性爱、手淫描写和似是而非的议论,异常混乱的故事线,尤其最后一章只有两处标点。《芬尼根的守灵夜》乔伊斯的炫技作,中译本只有第一卷,更是混乱的评价都难。《都柏林人》唯一乔伊斯写的能看的书。思想性很强。

后现代偏执狂托马斯·品钦,他的思想是人现在就在自取灭亡,现在的社会和人的意识形态都是畸形的,人盲目崇尚科学和信仰最终自我毁灭。(这可比尼采狂多了)天朝难买他的书,译林不再版了。

《万有引力之虹》完全没有情节,大量SM,并且炫耀著自己深厚的火箭弹道学、心理学、性心理学知识。更甚是书中有关于吸毒后出现的幻觉进行长篇大量的描写。各种晦涩隐喻和引用读起来云里雾里。

《V.》《抵抗白昼》《葡萄园》等作品皆渗透了这种思想。(抵抗白昼没人翻译)

文坛老经典

《白鲸》(Moby-Dick)绝对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隐喻、议论、引用非常该死。情节很有意思,读起来绝对震撼。


说说我看过的。

  1.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 说是女性主义文学,但是真的看不大懂,看完脑子里一片混乱找不到头绪。
  2. 托马斯曼《魔山》 阅读体验就如同书名,像在攀登一座充满了奇遇充满了新学问的魔山,这本书包罗万象,托马斯曼把他毕生所知的知识都融进了这本书里。
  3.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世界第一奇书,本人翻动几页就感觉在读天书。
  4. 米兰昆德拉《不朽》,应该是公认的昆德拉最难懂的书吧,讲了几毫无关联的故事,看完脑子里都是???
  5.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这本书应该不是难懂,而是看著让人很蓝瘦香菇,陀式经典的大段大段对话,字字诛心,文里带箭,看这本书真感觉像把心放在火上煎烤。。
  6.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意识流的登顶作品,第一次看的时候差点崩溃,班吉视角的那部分简直.... 但是真是神一样的作品,福克纳把一个智障的语气心理写得出神入化,这本书我认为要读个三四遍才有感觉。


百年孤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