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讀書丨史上最難讀的十本書,讀過三本算你贏

據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書是人類看不懂的,它們和正常書一樣,用的是看得懂的文字,寫的也是地球人,可偏偏它們敘述手法、故事發展、思維方式都與正常人大相徑庭,往往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令人「不明覺厲」,又不免好奇想看。這類書我們姑且稱其為「天書」。今天慢師傅整理了10本令人惆悵的「天書」,如果你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思維能力,不妨去讀讀這些讀不下去的「有字天書」吧!

普魯斯特| 《追尋逝去的時光》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備書。不去看它,心裡覺得甚是愧疚;真的去看了,保證你會瘋。

推薦版本:

(法)普魯斯特 著;周克希 譯;2016.3.1;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意識流小說,十分精彩,也是一部十分難讀,慢師傅就一直沒看完。之所以難讀,是因為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著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喬伊斯| 《尤利西斯》

如果你愛他,請給他看《尤利西斯》,因為那是名著;如果你恨他,請給他看《尤利西斯》,因為那是天書。

《尤利西斯》以小說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主人公利奧波德·布盧姆一晝夜之內在都柏林的種種日常經歷,每一小時為一章,最後一章則為布盧姆妻子莫莉的情感獨白。

這本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可能不像《芬尼根的守靈夜》那樣難讀,但也絕對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尤利西斯》的小說內容晦澀凌亂,更別提龐雜的單詞系統以及那些數不清的雙關語。值得一提的是,《尤利西斯》的靈感來自於《奧德賽》,它的章節內容與之產生了平行對應的關係。

推薦版本: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 著;蕭乾 譯;2010.7.1;譯林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主人公,苦悶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廣告推銷員利奧波德·布盧姆於1904年6月16日一晝夜之內在都柏林的種種日常經歷。喬伊斯將布盧姆在都柏林街頭的一日遊盪比作奧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同時刻畫了他不忠誠的妻子摩莉,以及大學生斯蒂芬尋找精神上的父親的心理。小說大量運用細節描寫和意識流手法構建了一個交錯凌亂的時空,語言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

翁貝託·埃科| 《玫瑰的名字》

撲朔迷離又扣人心絃的情節+神學、政治學、歷史學、犯罪學等各種學問的滲透+亞裏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大師思想……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的話,慢師傅寧願相信埃科是外星人!

推薦版本:

(意)翁貝託·埃科 著;沈萼梅、劉錫榮譯;2015.1.1;上海譯文出版社

內容簡介:

「玫瑰的名字」是中世紀用來表明含有象徵意義的辭彙。本書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義大利中世紀修道院的神祕故事。方濟會士威廉與弟子阿德索前往義大利北部山區的一所修道院,執行調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教宗紛爭的任務。以精於推理馳名的威廉修士受修道院長的委託,調查修道院中的一起命案。但隨後死亡事件發展為一系列的連環殺人事件,並且牽涉到修道院中隱藏的一個大祕密……

博爾赫斯| 《小徑分岔的花園》

一段犯罪供詞?一部偵探小說?一場諜戰追逐?一本史料勘誤?一篇哲理小說?想要給這部紛繁交錯的短篇小說下個定義真的很難!

推薦版本:

(阿根廷)博爾赫斯 著;王永年 譯;2015.7.1;上海譯文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個名叫俞琛的中國人在戰爭中為德國人當間諜,他的同夥身份暴露,被英軍間諜理查·馬登擊斃,俞琛不得不乘火車到他的朋友阿爾貝家避難。不料馬登跟蹤來到阿爾貝家。正當馬登衝進客廳時,俞琛趁阿爾貝轉身往抽屜取信那一瞬間,開槍打死了他,結果俞琛被捕並被處以絞刑。在同一天報紙上登載了阿爾貝被暗殺和英軍襲擊法國市鎮的消息。俞琛襲擊阿爾貝顯然不是出於報私仇,而是蓄意製造一件謀殺案,以便通過報紙的報道,向柏林暗示英軍所要襲擊的目標,而阿爾貝被殺,純屬偶然。

波拉尼奧| 《2666》

一部偉大但並不完美,如激流般氣勢磅礴,把讀者引向未知之處的小說。

推薦版本:

(智利)羅貝託·波拉尼奧 著;趙德明 譯;2012.1.1;上海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寫作技法類似於《雲圖》,文字的氣勢全然不遜於馬爾克斯,筆下的暴虐,黑暗,死亡,時代的迷茫,時間等元素在5個章節裏互相交織,透露出作者獨有的對於純文學的寫法追求,堪與《百年孤獨》並肩!

帕維奇| 《哈扎爾辭典》

一部十萬個詞語的辭典小說;這是座許多扇門的迷宮,每扇門都是出入口,一旦邁入就如同被攝了魂,不走完就太遺憾了。

推薦版本:

(塞爾維亞)米洛拉德·帕維奇 著;南山 譯;2013.7.1;上海譯文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盜夢和祕密的迷宮辭典體小說,包括一明一暗兩條線索:歷史線索和魔幻線索。歷史線索即作者明確告訴我們的,歷史上出現過一次哈扎爾大論辯,目的在於幫助哈扎爾可汗選擇宗教。在可汗邀請下,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代表都彙集到哈扎爾首都,舉行了一次大論辯。對於辯論結果,各個宗教都有自己的說法。由於哈扎爾人自己寫的歷史已淹沒無聞,只能通過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文獻來佐證這次大論辯的結果。但三個宗教記載的結果相互矛盾,都認為自己是勝者。作者把全書分成三部分,《紅書》中講述基督教的說法,《綠書》講述伊斯蘭教的說法,《黃書》講述猶太教說法。哪種說法為真,書中沒有明言,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

梭羅| 《瓦爾登湖》

看著看著心思就飛走了,第一頁翻了十遍,內容依然陌生,很神奇的一本書!

推薦版本:

(美)梭羅 著;許崇信 譯;2011.1.1;譯林出版社

內容簡介:

《瓦爾登湖》一書,詳細地記錄了作家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的日常生活狀態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開荒種地,春種秋收,自給自足。他是一個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與自然交朋友,與湖水、森林和飛鳥對話,在林中觀察動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邊釣魚,晚上,在小木屋中記下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關注靈魂的成長,他驕傲地宣稱:「每個人都是自己王國的國王,與這個王國相比,沙皇帝國也不過是一個卑微小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團。

喬伊斯| 《芬尼根的守靈夜》

這部小說描述了一個夜晚的夢境,但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情節——純意識流,語言特異,聯想自由,彷彿真的在回溯紛繁複雜的夢境。但這些特異的語言卻體現了作者對於人類以及歷史循環反覆的思考。

喬伊斯曾放言說:「這本書至少可以讓評論家忙上三百年。」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多年以後的今天,研究喬伊斯的學者們仍然在為書中的意象代表著什麼而爭論不休。

推薦版本: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 著;戴從容 譯;2012.11.1;上海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在看似簡單的故事架構上,喬伊斯以夢囈一般的語言、迷宮一般的結構,構建了一個龐大繁雜的夢境。同時,將他的意識流技巧和夢境式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喬伊斯在書中編造了大量的詞語,潛藏了許多歷史和文化的背景以及哲學的意蘊。如果說《尤利西斯》描寫的是一個城市一天的全部生活,那麼《芬尼根的守靈夜》講述的則是夜晚和夢幻的邏輯。

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

作品中插入了拉丁美洲紛亂的歷史,糅合了神話、宗教等因素,但這本書難讀的原因眾所周知——馬爾克斯給書里人物角色的名字都高度重複,看到一半就產生了「這都是誰跟誰」的錯覺,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讓無數讀者頭暈眼花了。

推薦版本:

(哥倫比亞)馬爾克斯 著;範曄 譯;2011.6.1;南海出版社

內容簡介:

《百年孤獨》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馬孔多鎮,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七代的興衰、榮辱、愛恨、福禍和文化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獨。其內容涉及社會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拉丁美洲歷史文化的濃縮投影。《百年孤獨》風格獨特,既氣勢恢宏又奇幻詭麗,粗獷處寥寥數筆勾勒出數十年內戰的血腥冷酷;細膩處描寫熱戀中的情慾煎熬如慕如訴;奇詭處人間鬼界過去未來變幻莫測。它輕靈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認為魔幻現實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稱為「20世紀用西班牙文寫作的最傑出的長篇小說之一。」

斯特恩| 《狄項傳》

書中不時出現黑頁、白頁、大理石紋頁和各種圖解;還有大量的星號,無數的破折號,任意的標點和半截的斷句,零星的或整段整頁的希臘文、拉丁文……你暈了嗎?

推薦版本:

(英)勞倫斯·斯特恩 著;蒲隆 譯;2012.3.1;上海譯文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全名為《紳士特里斯舛·項狄的生平與見解》。書中絕大部分是特里斯舛講述別人,主要是他父親和他叔叔的生平與見解,敘述的順序則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完全打破了順著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傳統程式。這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該書出版後引起巨大轟動,《項狄傳》被認為是「世界文學中最典型的小說」,評論家指出20世紀小說中的意識流手法可以追溯到這部奇異的小說。


這裡只推薦文學類了

T0《萬有引力之虹》(託馬斯.品欽)

《芬尼根的守靈夜》(詹姆斯.喬伊斯)

T1《2666》(波拉尼奧)

《尤利西斯》(詹姆斯.喬伊斯)

《追憶似水年華》(馬賽爾.普魯斯特)

《荒原(艾略特詩集》(託馬斯.艾略特)

《喧嘩與騷動》(威廉.福克納)

《浮士德》(歌德)

T2《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到燈塔去》《海浪》《達洛維夫人》(弗吉尼亞.伍爾夫)

《城堡》《變形記》《審判》(卡夫卡)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

《魔山》(託馬斯.曼)

T3

《卡拉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

《鼠疫》《局外人》(阿爾貝.加繆)

《惡之花》《巴黎的憂鬱》(波德萊爾)

個人看法,未必全對。


世界文學界最頭疼的一個人詹姆斯·喬伊斯。意識流的巔峯人物。

喬伊斯代表作《尤利西斯》大量性愛、手淫描寫和似是而非的議論,異常混亂的故事線,尤其最後一章只有兩處標點。《芬尼根的守靈夜》喬伊斯的炫技作,中譯本只有第一卷,更是混亂的評價都難。《都柏林人》唯一喬伊斯寫的能看的書。思想性很強。

後現代偏執狂託馬斯·品欽,他的思想是人現在就在自取滅亡,現在的社會和人的意識形態都是畸形的,人盲目崇尚科學和信仰最終自我毀滅。(這可比尼采狂多了)天朝難買他的書,譯林不再版了。

《萬有引力之虹》完全沒有情節,大量SM,並且炫耀著自己深厚的火箭彈道學、心理學、性心理學知識。更甚是書中有關於吸毒後出現的幻覺進行長篇大量的描寫。各種晦澀隱喻和引用讀起來雲裏霧裡。

《V.》《抵抗白晝》《葡萄園》等作品皆滲透了這種思想。(抵抗白晝沒人翻譯)

文壇老經典

《白鯨》(Moby-Dick)絕對是美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隱喻、議論、引用非常該死。情節很有意思,讀起來絕對震撼。


說說我看過的。

  1. 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 說是女性主義文學,但是真的看不大懂,看完腦子裡一片混亂找不到頭緒。
  2. 託馬斯曼《魔山》 閱讀體驗就如同書名,像在攀登一座充滿了奇遇充滿了新學問的魔山,這本書包羅萬象,託馬斯曼把他畢生所知的知識都融進了這本書裏。
  3. 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世界第一奇書,本人翻動幾頁就感覺在讀天書。
  4. 米蘭昆德拉《不朽》,應該是公認的昆德拉最難懂的書吧,講了幾毫無關聯的故事,看完腦子裡都是???
  5.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這本書應該不是難懂,而是看著讓人很藍瘦香菇,陀式經典的大段大段對話,字字誅心,文裡帶箭,看這本書真感覺像把心放在火上煎烤。。
  6. 福克納《喧嘩與騷動》意識流的登頂作品,第一次看的時候差點崩潰,班吉視角的那部分簡直.... 但是真是神一樣的作品,福克納把一個智障的語氣心理寫得出神入化,這本書我認為要讀個三四遍纔有感覺。


百年孤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