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很少有读书的氛围了,想知道大家工作以后还在学习什么,或者看什么书


先是喜欢看一些书,各类型的都有。

又觉得自己擅长写文字,所以应该做一下公众号。

公众号,我以前尝试著做了做,效果不怎么理想。

后来意识到,自己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主题。

于是我慢慢寻找方向,一边写一边找。

写著写著,我发现「成长」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

人能进步的空间非常多,人能改善的地方也非常多。

同时,我也发现知乎上面有一些自称「成长干货」的文章,并不干货。

我觉得那些东西太虚了,没什么用。

所以我就打算自己研究「成长」,自己寻找「成长之法」。

如此一来,我就敲定了公众号的主题:成长。

既然有了主题,看书的主旨方向也就出现了:以「成长」为核心

讲真,这挺难的。

写成长的书,有很多。

写其他各种事的书,也有很多。

我虽然看了很多书,但并不能写出很多东西。

如果让我复读书上的内容,把书中的文字重新组合一下再说出来。

我是能做到的,当复读机的变种而已,很简单。

但我不喜欢这样,感觉太无聊。

于是,我就继续看很多的书。

我只希望我能在每一本书里,学到一点点「能融会贯通」的知识。

这些知识慢慢堆积起来,我对于「成长」就会有更多的「个人的理解」。

为了写出「自己的东西」,就只能看更多的书。

我看过很多种类的书。

鲁迅全集我看过九本。

商业类的教材我看过三四本。

心理学教材我看过三四本。

传播学教材我也看过三四本。

还有一些人文社科的书,看过很多很多。

因此,如果你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就随便看看吧。

同时,也不要指望自己能有「很明显的改变」。

当然,你肯定会有一些改变。

但因为缺乏目标的指引,这些改变会很缓慢、又很微弱。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在各方各面向上变好,那倒可以看看。

再微弱、再缓慢的改变,也终究是「使人变好」。

长期积累,也会有足够的效果。

如果你有目标,且目标明确,则是另一个局面。

今年我尝试著做了一个成长社群。

我做的社群,所以要主导社群方向,做各种社群安排,力图成员能够真正成长。

我需要带领成员成长,这是真实需求。

所以我就有了真实的目标:做真正能让人成长的安排

由此,我把我以前买过的「与成长有关的书」都找了出来。

我浏览了每本书的内容,重新思考上面的内容,尝试进行「整理组合」。

很多书都会提到「成长要怎么做」,我就记下它们的说法。

我互相对比它们之间的说法,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找出共同点,作为社群成长的素材——「要这样成长」。

我买的成长书都是精品,所以上面有很多靠谱的内容。

每本书都会涉及几个具体方面。

我会把这些方面区分开,成长方法、成长方向、成长路径、成长心态…

更具体的,我就不说了。

当你有目标了,你所学的「能用上的东西」就会凝聚一把尖刀,指向具体的目标。

我做成长社群,但内容不只是从「成长书」中取材。

我看过的很多书,里面有一些能用上的知识,它都可以成为成长的素材。

目标是很重要的,有目标,力量才能凝聚起来。

如果没有目标,力量永远分散,你所学的,永远是「零星碎片」。

大家都说网路信息碎片化严重。

但其实,你看几本书,依然是「碎片信息」。

书只是「N篇相似文章」的集合版。

但集合版依然很碎片。

想要不成碎片,必须成体系。

成体系,永远是一个「费时耗力」的庞大工程。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目标需求」,你是做不下去的。

你做不下去,它就永远是碎片的。

有一种庞大工程,叫做「工作」。

你对工作有需求,你需要拿到工资,所以必须完成工作任务。

长此以往,你对工作了如指掌,建立了「工作体系」。

工作可以为你带来钱,钱是你的需求。

所以你一定会工作。

但看书,你很难有这种强烈的需求。

除非你有某种「非做不可」的目标。

否则,你很难建立体系,知识也依然碎片。


以我如今看来。

看一段文字,这很碎片。

看一篇文章,这比文字好一些,但其实也是碎片。

看一百篇文章,其实依然碎片——文章之间不一定有关联。

看一本书,里面可容纳一百篇文章,不太随拍——文章之间有关联,但其实,依然是「碎片」。

看十本书,可有200w字,其实还是碎片——书籍之间,不一定有关联。

即便看十本同样类型的书,依旧是碎片。

书籍之间,确实有联系。

文章之间,确实有联系。

内容之间,确实有联系。

一切皆有联系。

但是,内容之间有联系,却不代表「你能掌握这种联系」。

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别人的联系」。

它不是你的,你无法掌握。

只有「建立体系」,这些内容才会产生真正的联系——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

但是,对普通人而言,很少有「建立体系」的需求。

既然没有需求,也就没有明确目标。

既然没有明确目标,你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无法形成尖刀,不能「集中力量于一点」。

那么,看完这些书,依然只是「碎片化的知识」。

看完这些书的人,依然只是「掌握碎片知识」的人。

所以,如果你想看书,就随便看看。

它确实会给你带来一些缓慢的改变。

长此以往,也有很多的好处。

如果你有明确需求,就集中力量,去研究「对口的书籍」。

最后就是,看完点个赞吧~

我也有个公众号,与我ID同名。

你可以关注我 @橙子会变甜

也可以花半分钟关注我的公众号~


工作的第一年,满打满算看了有70几本书,微信读书上的电子书就有50多本,再加上家里的纸质书,第一年的战绩就是如此。

不过这个数量可比没毕业的时候少了许多,因为在教育机构工作,平时的工作强度十分大,加班到晚上9点是家常便饭,所以读书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每天22:00-24:00,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可以拿出手机打开电子书软体看一会,对我来说,读书就像是游戏之于玩游戏的人一样,一天不阅读,总会觉得这一天少了许多乐趣。

工作之后的生活是琐碎无趣的,很少有人能够无时无刻做著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还要每天面对与同事之间的博弈、领导的磋磨,即使自己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当爱好成为工作之后,就会成为我们身上另一道无形的枷锁。

这些缘由,无形之间都会成为对我们精神世界的消耗。

当我们在抱怨今日被迫加班,对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自怨自艾时,其实就已经落入了一个死循环,当然并非加班是对的,突如其来的谩骂是对的,而是当我们工作与生活之间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之后,会发现我们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主动权,我们的生活节奏完全是被动弹奏的。

即使人们内心有再多的不满,可人们仍然不喜欢每天负能量满满的人,能够宣之于口的是情绪,而心中的伤口,不经过和风细雨般的浸润与滋养,是很难愈合的。

阅读是治疗心中伤口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我们会发现,我们工作、生活里受的磋磨,书中的主人公同样在经受,甚至被作者出神入化的笔墨渲染的更加惨烈,他们自卑又自傲,痛苦又快乐,卑微又崇高……

你会从别人的伤口中找到安慰,也能从别人的痛苦中找到痛苦的出口。

在书里认识的无数个性格迥异的主人公,其实就是在认识无数个层面的你自己。

从古至今,但凡活著就是通过一个个例子不断证明自己的普通与平凡。

还是那句话,保持清醒与思考。

刚毕业的这几年,是最容易被生活的无趣与琐碎磨掉激情的时候,而读书能够割裂开麻木世事囿于我们身上的桎梏。

享受生活,却也对生活保持一份警惕。

作为一个打工人,每天最害怕的便是当结束这一份工作时,发现自己这几年除了「工作」这件事之外,其他并无所获。

并不是只有在完美无瑕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并不是只有在安静祥和的气氛里我们才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关于环境因素,我是想说:有更好,没有也不必气馁。

工作即修行,随时工作,随时修行。

闹中取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小的时候读到陶渊明这首《饮酒》,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而工作之后竟然能够慢慢理解。

跻身于车水马龙的喧嚣之地,却听不到一丝喧闹之声,并非这世界不再吵闹,而是我内心足够宁静,外物之于我,不过是心外之物。

这像极了那个政治课本上万年不变的唯心论名言:不是风动,是心动。

若没有一颗至纯至善的心,即使身处芝兰之室,也难以成为君子。

真正的环境并不是在山中给自己造一间草屋,与世隔绝,而是享受内心世界片刻的清宁。

有了心,便什么都不足为惧,因为我始终相信,环境是自己创造的。


工作10年后将之前读的所有书的读书笔记系统的整理出来,既有高考、考研的书本内容,也有工作之后结合工作需要的阅读,尽量保证每个门类都有至少一本经典的书:

Excel Brain:知识地图(系统性学习)?

zhuanlan.zhihu.com图标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之余,应该有更多的爱好和追求。

现在,接触知识和学习的机会很多。不一定都是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但是读书是最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之一。

人生的路其实很简单,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终究会有回报,因此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爱读书的人很多,可以作为榜样来学 。比如清末曾国藩,只要空闲下来,就会拿起书本阅读,不论风吹雨打,生病忙碌。他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读十页史书,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儿,如果能够从前人的教训中取得经验,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裨益。这就是为什么说:以史为鉴!

所以你在忙也没有曾国藩忙吧,所以利用工作之余来阅读一些爱好的、有益的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人生就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起一种文化气质!


谢谢邀请,有问必答,,,很多知友邀请我回答类似问题,不过,无论问题如何千变万化,我只一个回答。阅读应该全面,我推荐这本书:

古今中外所有的书籍只能推荐一本,你选择哪一本??

www.zhihu.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