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了一个人物,她在我的眼中简直无可挑剔,我们之间可以说爱的刻骨铭心。后来读了《三体》,简直感觉罗辑与庄颜就是我和她的翻版。我想问一下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她(他)」吗?


活了20年,暂时没有。

可能以后会有。


好问题。这是一种心理学投射。

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爱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一种人,或者说一个勾勒了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群体的肖像

(可以试著回忆自己历任女朋友,几乎一定拥有某种类似的特征)

举个心理学上经典的例子,假如你七岁的时候养过一条狗,它每天陪伴你,与其说是宠物,不如说更像一个家庭成员,而在你八岁左右时,它在过马路的时候被车撞死了,当著你的面。

这件事在你纯真幼小的心灵上构筑了一道伤疤,隐含的逻辑就是你没能够保护弱小。

在你未来漫长的人生中, 你就非常有可能拚命寻找一个灵魂、思想、精神、肉体上某一方面或都比较孱弱的女孩子,并不惜生命去保护她。从某种角度,你保护了她,就仿佛你回到童年,保护了那只陪伴过你的宠物。

你通过保护你当下珍视的她,缓解了一生笼罩在你良知和勇气上的阴霾。

上述这些发生在你的潜意识中,你很可能不知道,但你清醒意识下的决定就是找一个羸弱的女孩子,并尽力保护她。那么你的靶标对象就是略带自卑、老实本分、善良温柔、甚至有点儿窝囊的女孩子。这样,你的第一条或某一条「标准」或「要求」就诞生了。

你的种种标准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饱读诗书、慢声细语、书香门第、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样,你的肖像就完成了。然后开始出发拚命寻觅。

说到底,每个成年人的行为,都是其童年的缩影,或至少在满足其童年未竟的愿望。


你曾经或正在狂热爱的每个「现实的」人,都是庄颜。

你爱的对象仅能存于你的想像,

你会说,ta就在我身边共同生活,ta是存在于现实的。

那么当你追求ta狂热过头时;当你和ta被迫异地只用微信保持联络时;当你们处于同居但各自投入工作时;当你们躺床上激情过后背对背时,关于ta的「现实的印象」逐渐消失,需要通过你的想像力来将对方填补完整。

甚至,缠绵拥抱融入彼此时,也不免有疑问ta心里在想什么。

这样说来,似乎不存在实存的爱的对象了。

也不,只要你充分尊重人的有限性,充分体会幻象,那幻象即是实存,讨论幻象背后的东西似乎意义不大。

所以于我而言,爱自己想像中的人物并没什么值得说道的,朴实无华

且枯燥


有!有!有!

我看了《三国》后,爱上了刘玄德。——历史人物。

我看了《三体》后,爱上了章北海。——虚拟人物。

我看了《红楼》后,爱上了林妹妹。——虚拟人物。


有的,但是最近他都没有出来了,是两兄妹,我很爱他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