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问这个问题的人,生活一定是美好的吧。可能跟你看到的电视剧里面那些从小被遗弃,长大后华丽转身的孩子不一样,这些孩子长大后,大部分的生活可能都比较局限,比我们想像中更为窘迫。他们也不是不努力,而是真的命运如此。

在中国,孤儿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福利院」。我95年的,从小在云南的某三线小城的农村长大,在我们那里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卫生环境能达到标准的可以帮福利院带孩子,福利院每个月会给这样的家庭一些报酬,就相当于寄宿家庭吧。报酬虽然也不多,对于大部分农村家庭来说,这笔报酬也是相对可观的,而那些被寄宿的孩子就跟著帮带他们的家庭去到各个家庭生活。

接下来说到的几个福利院的孩子,都是我在2007——2009年在镇上上中学时期认识的,有的是我那时候的好朋友,有的是我们班同学,有的是我们班同学家里帮带的,故事很长会慢慢更。

小小的故事

昨天一个朋友突然微信联系我,询问小小的情况,小小是她们公司其他部门的同事,看她总是一个人就好心带她一起玩,结果现在她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大吼大叫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问我她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她的问题让我想起我和小小的那段友谊。

第一次认识小小,是在六年级的镇上组织的小学生运动会赛前的乒乓球桌上,那是云南的冬晨,雾很浓,她扎著低低的马尾,额头的碎发和雾水一起贴在脑门上,穿著一件泛白的红色毛衣,脖子上挂著一把钥匙,抓起一把桌上的球拍,吸著鼻涕,用像男孩子一样嘶哑的嗓子,咋咋唬唬的跟我发起挑战。她败了,用更夸张的音调强调著我技术如何厉害,尽管她嘶哑的声音里全是对我的夸张的赞美,但我和大多数骄傲且矜持的小女孩一样,没办法对眼前这个邋遢的小女孩产生任何友好。但却因为她男孩子一般的声音记住了她。

真正和小小产生友谊的是在初中分班前的军训里,她穿著那件周末集市上最常见的男生的运动服外套,再看见我的时候还有些尴尬,然后也积极的帮我搬东西,一起铺床。偶然得知她是福利院的孩子,从小被父母丢掉了,一个老太太帮养她,感觉她也挺不容易,不知不觉和她走的很近,成了最好的朋友,好到常常睡一个床。

后来分班,成了隔壁班同学,还经常去找她一起上厕所,还会因为她的新朋友吃醋,虽然那时候当了个小班长的我朋友比她的多。因为不在一个班,我时常看到她和她们班的男生在一起打球,一起玩,有时候一起打球,她会问我以后想干嘛;我说想考大学,你呢;她突然大笑起来,她也不知道,然后给我一拳说著,以后出息了不要忘记她的话;我也给她一拳,纠正她那叫「苟富贵勿相忘」。她笑称,对对对,你是狗(苟),她永远都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

后来当了学校学生会主席,她知道的时候还跑过来替我开心,调侃我以后她犯事了饶她一马(学校抓纪律)。有一天看到她被几个女生围住在说什么,我赶紧过去看,她红著眼睛告诉我,她奶奶(帮养她的老太太)家房子被烧了,她可能要被送回昆明福利院了,那时候第一次见她哭,不知所措。好在,受灾情况不是很严重,她也没有回昆明福利院。那个中学是传闻中的草包学校,我时常想起我跟她说的我要考大学的事,在初二结束的那一天,我向我妈提出转学的事。

爸妈花了很大力气,出了五千块钱,帮我转到市里最好的学校。 临走前一天到原来学校办理手续,那天是开学第一天,快和爸妈一起离开的时候,她来找我,喊我好好读书。转学到新学校,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宿舍,寄宿在别人家,为了跟上新学校进度,很难,压力很大,回家也没有和之前的朋友联系,跟小小基本断了联系,后来那所学校搬到市里和另一所学校合并了,关于她的消息,基本都靠周五坐公交回家路上遇到的之前的校友口述。

再次跟她联系起来是在高二,那时候她没考上高中,读了某个职中,有了手机,加了我的QQ,后来因为被盗号,就又跟她断了联系。去年我家去外面吃饭,离桌时,觉得隔壁桌的有个声音很耳熟,果然看到她,觉得惊喜又加回了微信。

与多年未见再加回微信的一般情形不一样,就像妈妈调侃我莫名其妙那样,我竟然在打完招呼后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从来也没想到,那一年最亲密的人,隔了时间,还是会成为陌生人。小小仿佛很兴奋,总是给我语音电话,让我帮她考试,就是她念题目念选项,我帮她选;让我帮她辅导她小侄女做作业;让我帮她找一个她觉得很好用的软体,她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基本上我都会帮忙,尽管她根本不分时间,无论我在干嘛,后来也是慢慢变成了沉默的微信好友,我时不时会看到她发的朋友圈,有时候是生气激动的文字,有时候是她的上班图片,尽管经常有错别字,通过她的朋友圈我也知道了她找到亲生父母的消息,他父母家离我家很近。

(外出,有人看的话回来再更)

二更····················································································································

上回说到,小小与亲生父母相认的事。小小父母住在我们当地的一个搬迁小区,住户大多数都是我们的镇上的人。我还和我妈说到这件事,亲生女儿找回来,发现居然与自己同一个镇会不会很尴尬,妈妈顿了顿,「确实吧,如果真的是那个地方的人的话。」

生活依旧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过著各自的节奏。毕业后,我到了广东的城市工作。小小的消息,也只是从她每天断断续续发的朋友圈知道,她好像和家里吵架了,换工作了,她家好像在装修,她和我发小(女)成为了部门同事(共同好友评论可见以及她们一起出游的合照)等等等等,一周后,小小突然在我上班时候给我打了微信电话说是想租我们小区的房,她妈妈告诉她,她们小区周边有几个喝醉酒的人晚上闹事,让她和几个朋友合租一个房,问她预算,她说6个人1200平摊;因为小区能接受多人合租的房东较少,帮她问过之后,也大多没有了下文,她这边也没有再来找我问过租房的事。

隔了几天,朋友突然给我发了消息,问我是不是认识小小,小小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孩子。在朋友的吐槽中,小小还是那个小小,特殊的敏感点,谁对她稍微好一点,谁就是她的救命稻草,这样的她受不了别人的忽视,受不了别人有新朋友,敏感脆弱;稍有点点不满就大声指责别人,讲话难听不经过大脑,常常把别的同事气到哭;一边跟朋友说著小小的不容易,一边又劝著她可能缺爱的人就是这样吧。突然她就说到小小的事,说是她妈妈要求小小每个月上交工资,大润发小员工,一个月两千多自己留500,其他全部上交给她妈妈。大润发培训在昆明,有员工食堂提供免费的餐食,因为不好吃,大家都出去吃了,周末大家都回家,出去玩,只有小小,自己在培训处吃著员工餐,住著培训职工宿舍,没有人跟小小一起。朋友可怜她一个人,常常吃饭去哪里都叫上她一起,小小也渐渐对她有了依赖。我也跟她说了小小之前打算在我们小区租房的事,朋友突然就激动起来,感觉是她妈妈在撵她吧,小小家到大润发也就500米的位置,再担心晚上出来等一下她就行了,让小小在外面租房,又扣下了小小的大部分工资,她这个亲生妈妈的行为真的让人迷醉。

朋友后来还是和小小没在一起玩了,我也不意外,没有回应单方面的同情毕竟也只是同情,更何况同情还换来了争执与抱怨。小小现在,还是每天在朋友圈发布著自己的生活与抱怨。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我倒是蛮希望小小能够像大多数影视剧形象那样,勇敢、快乐、感恩然后为自己争气,终于苦尽甘来。可惜,现实如此,长大又能怎么样呢?就像谁也不知道小小是怎么被送到福利院的,她的妈妈有没有去找过她,小小的未来会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关于知乎里面为什么没有孤儿这个问题,大概就是,有一部分人是根本不知道知乎是什么的,尽管已经9102年了,知乎对于她们来说没有用;过的好的,幸福的孤儿,他是不会知道自己是孤儿的;只有不幸的,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抛弃的,被代养的小孩很小就过上了在别人屋檐下寄居的生活,身边的小朋友好奇你的身世,你还要笑著承认是的,我就是福利院的孩子,然后背负著,上不了好学校,没有读高中,最后在社会的边角,各自过著各自的生活。

我常常在朋友圈刷到一条小小发一条小白狗的动态,配的文字是「好久没见,你今天又(有)想我吗?」,定位是她妈妈的小区。

三更。。。。。。。。。。。。。。。。。。。。。。。。。。。。。。。。。。。

因为疫情原因,各种事情只能往后推迟,我也暂时呆在家里,于是就常常遇到小小,便不由得问起她的事,更正之前说的几点:

1、她的同事口中说的她妈妈其实是收养她的奶奶,小小不想被太特殊对待,在同事面前就把奶奶叫成妈妈;

2、那个小区也不是她亲生母亲的家,是她爷爷奶奶的;

3、她的亲生母亲确实是从贵州(非地域黑)来找过她,跟我们想的结果不同的是,她的亲生父母来找她是为了要求小小对他们进行赡养义务,每个月要给她们钱,小小不同意,他们就在小小奶奶家撒泼、打闹;在多次报警无效之后,小小奶奶让她先在外面住,等她亲生父母走了再回来,所以就有了在外面租房住的事情,小小同事大多都是相互认识的本地人,小小不愿让他们知道就编了上文中租房的理由(借口牵强啊)。

我一回来小小就跟我说了她和我朋友之间的事情,小小脾气火辣,但心地善良,其实朋友和我都明白,所以在我的撮合下她们还是玩在了一起,当然小小也没有之前那么粘人了。

关于小小亲生父母的事情,我听小小说完之后,很气愤,就问她是不是她亲生父母没有别的孩子了,小小说还有两个,她在其中排行老二。

「那他们为什么非得要你来养他们?他们又没有养过你。」我问。

「谁知道呢,好像是另外两个不养吧。」她说得无奈又无所谓,「我只养我爷爷奶奶,是她们把我养大的。」

「其实,初三你转学时候,我爷爷他们帮我留了一级,希望我好好学习的。」小小顿了顿说,「我爷爷那时候甚至都要求我好好学习考个高中了,只是你知道,我真的学不进去,我不是那块料,我爷爷奶奶对我真的很好。」

「嗯,毕竟你对他们来说就是他们的孩子了,你现在不也挺好吗某润发跑单量排第一?」我安慰她,「不过你确实应该好好对你爷爷奶奶。」

「嗯,是的。」她回答我。

其实我挺开心,她还是以前的样子的,没有因为时间像有的人一样说著些阴阳怪气的话,朋友就是朋友吧,不管过了多少年还该是朋友。她还是会因为友情苦恼著烦闷著,也因为这样冲动的狠狠揍了一个一直在她面前逼逼赖赖的同部门女生。她告诉我的时候我觉得她就像还在十年前,我一边好笑一边问她后事如何,她说领导给她下了个惩罚单,因为业绩突出,决定给她一个机会,她的其他同部门同事好像挺关心她的,一直问她有没有吃亏什么的,我说她还好没吃亏,不然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跟她见面了很多次,总是会说起原来一个中学的那些人,有的人早早结婚生子、有的人结婚又离婚又结婚、有的人坐了牢、有的人出了轨、有的人成了贵太太、有的人死了、也有的人终于跟市委部门沾上了边,一见面就会说著他与市委的特殊关系;

其实还是挺感叹,小小还是原来的样子,好像经历了社会,还是永远像自己,努力的工作、用朴朴实实的方式生活著,干干净净无所畏惧。

希望小小她一切都好,也希望她的所谓的亲生父母长个心,再也不要来打扰她的生活。希望赡养法再完善一点,对这种生下来就丢弃,老了又找回要求赡养的人只希望他们能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


因为不愿提及。你想知道我就说一些吧。我和我孤儿学校的朋友,故事大致一样是孤儿,但各有各的悲伤,的确有像电视剧演的那样的故事,但大都无法改变命运。

第一个同学中考时没有户口,他养父东奔西走后来上了电视,他爸爸和妈妈因此都找到了她。她当初是被遗弃的,她妈妈应该不到十八岁就生了她,爸爸比妈妈大十多岁,现在都各自成家有孩子了,她妈妈很漂亮,她也是。父亲是局长,后来把她弄到了很有名的高中读书,但是她没有基础没有毅力据她说她几乎每天都罚站,后来念不下去辍学了,她养父虽然是养父但年纪很大像爷爷,后来得病去世了,她学念不下去,父母各有家庭,都为难,她也大了就一直在外面打工,我还给她送过被褥,借过她钱,现在没什么联系了,但是她男朋友从来没断过,现在的男朋友应该对她不错,看朋友圈他们有一只狗,她每天健身,他们还总出去旅游,婆婆应该也不错,她们一起去美容,祝福她吧,愿以后的生活都是充满爱与幸福的。

第二个同学是有先天残疾,脾气不太好,同学都不太喜欢她,我觉得她长得蛮像杨丞琳,很可爱的,我和她还可以,她说她是福利院送来的,被人拐卖的,后来我念高中走了,和她再没有联系了,但是有一天在中央台一个倪萍主持的帮助寻找亲人的节目里我看到了她,她坐在那里和主持人说著经历,也不记得父母了,后来父母出现就跪下了,场面很感人,我看节目时也一直哭,她父母是山区的很穷,也没有文化,她还有三个姐妹,一直道歉说对不起她,不知道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希望能过好这一生吧。

不太想说福利院里的同学了,说一个和我一起去念高中的同学吧,现在还有联系的,她呢,相比较算幸福了,爸爸初中的时候去世的,我初三的时候和她认识的,爷爷奶奶现在还很年轻,对她很好,姑姑把她当女儿对待,总带她去玩,去吃好吃的,她很爱和我讲,性格也很好,个子很高,我也很喜欢她,她本地的一家夫妇算是资助她吧,这对夫妇是高中老师,没有孩子,她哥哥患尿毒症时当地媒体报道捐款时认识的,后来哥哥去世了,一直在资助她。她现在是一名小学老师,爷爷奶奶,姑姑姑父,资助夫妇对她都像父母一样,希望她的人生就这样顺利走下去吧,祝福她。

有时间的时候再说福利院的吧,但大多不幸,还是就这样吧。

说说我呢,不像福利院里的孩子,也不像孤儿,但我没有人资助,我也不会笑著讨好老师主动叫妈妈,老师也不会把好看衣服给我留著,有老师给过我钱和衣服我都不要,也有想要认我当女儿的,但就是说说我也是笑笑罢了,我的老师都说我很聪明,但我觉得我笨极了,我离重点高中差四分,我高考太紧张,失利读专科辜负了待我如女儿的数学老师,小时候寄人篱下还不会讨好人家,念书时有男孩示好还躲著,是她们眼里的坚强冷漠的人,是她们嘴中那个不懂事不满足的人。

我两岁丧父,七岁丧母,十岁姥爷去世,十四岁爷爷去世,十五岁奶奶去世,亲戚嫌弃我,我也嫌弃我自己,我不漂亮不懂事我太倔强,我努力读书寒暑假就打工攒生活费却还是躲不过命运的安排仍旧过不好,我情愿我是从小生活在福利院就是那样的孩子了,也不会有挨饿的时候,也羡慕有资助有亲人疼爱的孩子,可我都不是。

有时候孤独不黑暗,偏见才是。有人觉得你是扫把星,有人觉得你很坚强很聪明的,有人觉得孤儿都是没教养的麻烦孩子,得让孩子离她远点,有人觉得你一定不努力才这样。谁都可以随便说爱你,指点你,可没谁是真心对你好为你打算。

从我记事起没喊过爸爸妈妈,没被别人喊过宝贝,没被深深拥抱过,黑夜里做梦流浪在街上想起被人欺负控制不住一直哭没人知道。我一直是一个人一直在听别人的故事,同事说我爱笑阳光温柔的,热情生活享受孤独可真好,可孤独其实很痛苦,没人懂你没人爱你,外在内在我都是个孤儿。


有谁没事把孤儿挂在嘴边的 我是个孤儿 从记事起就在孤儿院,现在过得日子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就电视里多吧,我是做民政工作的,70多万人的县9个正在享受待遇的孤儿,包括满18周岁还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机构供养的没有,想收养孩子的家庭很多但是很难,之前计划生育年代只能指望亲兄弟姐妹意外怀孕,或者城镇户口条件好的能收养得到。

父母一方死亡一方出走,服刑,精神智力残疾这类事实无人抚养的孩子比较多,全县有80多个,待遇比孤儿少一些,也都是祖父母这一辈的监护,想送养也普遍有人要

儿童福利院一般只有地级市才会有,没有接触过就不说了


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孤儿一般都是父母不要或双亡被送到亲戚家抚养的,没有住在孤儿院的。然而孤儿院的孤儿大多数是身体或智力有缺陷,所以才会被送到那里。他们有的在特地为他们打造的地方上班,也许也会结婚会生孩子。

我在国外上的小学,是政府小学。我早晨特别早不到六点就得起床坐校车。然后我记得校车上有对双胞胎,一男一女,送他们上学的人是个穿白衣服的老头,手里还拿著姓名册之类的东西。他们也没和车上的人说过任何话,他们之间也不怎么交流。而且好像住在一个大的白色的房子里,早上天太黑我看不清。我后来才想他们会不会是孤儿,还是某种全方面的托管机构。


因为我们不会见到人就说自己是孤儿啊。而且孤儿大多不是在孤儿院长大的。


那些孩子看到电视剧应该会很戳吧,他们都在平凡的生活,努力的活著,努力的开心一点。太感性了,看到这个话题失眠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