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们所拥有的「禽兽之心」,能够让其无所顾忌、不折手段地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

而它们所穿戴的「衣冠」,又可以掩饰其「禽兽之心」,美化其「禽兽之行」,使其风险最小化。

一方面是利益最大化,一方面是风险最小化,那么,他们的生活,相对那些「谦谦君子、乡愿好人」而言,想不滋润都不容易啊!


在社会里,人的大多数会成为「蜜蜂」,少数人会受蜂蜜的引诱而化身为「熊」。

道德的人是蜜蜂,在社会里勤劳工作又谨守制度规则。不道德的人是「熊」,他们以贪食蜜蜂的劳动成果为生。道德的人以道德为准则,不道德的人则以自利为准则;道德的人维护秩序,不道德的人破坏秩序;道德的人自食其力,不道德的人坐收渔利;道德的人承担责任和义务,不道德的人推脱责任和义务;道德的人会向往善良而为人做事光明,不道德的人会欲想得失而为人做事狠毒。

道德的人,并非一定是天生的仁慈者,而是社会作为人人的集合,人类生活在的客观环境有塑造和强化人向道德方向发展,社会培养出的道德的人会在日常活动中遵循社会的公序良俗。不道德的人是社会里的异变者,他们所遵循的观念导向是与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并且不道德者的目的达成是需要对道德者的「献祭」。

「衣冠禽兽」是不道德者中的另类,他们熟谙社会的规则,更会钻营规则和利用规则,能够借助社会维护规则的力量来遮掩自身的本色,表面遵循社会规则上位而合理侵占道德者的价值盈余,只要人不能认清「衣冠禽兽」的原貌也不能解决规则的「合理性」,「衣冠禽兽」的生存就会比道德者更滋润。


什么是「衣冠禽兽」呢?范围?

什么是「活得很滋润」呢?标准?

「总是」,是我们自己的感觉,还是客观事实呢?

我们问这个问题,是真想得到答案,还是发泄情绪呢?发泄什么情绪呢?跟什么具体的个人经历或观察有关呢?

发泄完后,能从这个问题的思考里,汲取到什么营养呢?

怎么样让自己下次不需要问同一个问题呢?

你问了一个很棒的问题,答案就在这些进一步思考的链条尽头。


大致理解为,「穿的仪表堂堂,行为却很像飞禽走兽」

其实看过疯狂原始人的第一部或是第二部的,早期是靠什么生存的?

或许这大概就是人最真实的样子,那些活得累,活得不开心的就是把自己的本性伪装了吧,要成为别人眼里的各种「好」

但其实老好人有几个活得潇洒的,有几个活得精彩的 ,可是大家都在努力做个别人眼中的「好人」

有太多教条,太多束缚,太多顾虑,太多太多想要攥在手里的东西,可能最后…

郭德纲说过有人骂你其实是好事,无意中在抬高你,你想想为什么会骂你?还不是跟某个好人,某个有能力的 某个有钱的人对比之后,才开骂的。

当然那些触犯法律的我们不在聊天范围内,因为那有国家宪法立在哪里。

说的就是「飞禽走兽的行为」说到底都是为了更好的成为自己。

个人观点仅供讨论!


先说原理

——————————————————

两条人性,懒惰与傲慢。

个人认为,绝大多数人是著相的。

懒是人的本性,人天生是按照「省力原则」在活著。

根据《思考,快与慢》的核心观点,系统I和系统II,人类的人性能用系统I就觉不用系统II,同样也是属于「省力原则」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能量。(系统I即直觉,耗费能量少,速度快,职能部位是脑内的边缘系统;系统II即理性,耗能高,速度慢,职能部位是大脑皮层。)这是人类进化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早期,有助于人类更好的生存。

在你的印象中,西装笔挺的人和一个破衣烂衫的人,说了两个相反的观点,这时候你的脑子里出现两幅画面,你更愿意相信谁?

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因为懒就是人性之一,这个懒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而是描述客观事实的中性词。有利有弊,如果人不懒,人类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工具,也正是因为懒,人类爱用直觉做出判断选择。

为什么娱乐业和饭圈文化如此发达?一是既得利益者为了圈养韭菜和培养更多的工具人;二是因为懒是人性之一,「颜值即正义」即某短视频软体的潜规则,能看表面绝不看本质。冰山一角的案例,即快某家族收取饭圈礼物溢出至闲鱼。

为什么大多数综艺综艺节目布景华丽,音效丰富?为什么地区性美食号有那么多粉丝?盲盒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因为沉湎于色声香味触法是大多数人的生理缺陷。

为什么大多数人普遍不喜欢被教育,因为教育是反人性的,也就是反人的懒性。

再说正题

————————————————————

说了一大堆原理,回到正题,为什么衣冠禽兽可以活的很滋润?

看完了上面的原理,再来把这个词分开看,衣冠是「表」,禽兽是「里」。

同理羊皮是「表」,狼是「里」。

人性懒,喜欢及时反馈,同时人性傲慢,看见了「表」就自以为看见了「里」。

所以看见了衣冠,就认为衣冠即是表也是里。看见了羊皮就认为羊皮即是表也是里。

看待一个人的本性需要看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外表和语言。

观人于临财、临色、酒后、忽略。——郭德纲

看一个人的行为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需要延时反馈的,大部分人往往都等不及。

为什么说第一印象很重要,由于人性的懒,只看「表」,由于人性的傲慢,认为「表」就是「里」,如果让我修改对「里」的看法,除非你短期做出更大的事,或者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

一旦大脑对「里」的神经通路连接完成,再想去修改它,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所以多数人不愿去承受这种认知失调的痛苦。自古以来即是这样,例如刘备于庞统,乾隆于刘墉。

所以,从人性层面解析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你可以利用这点包装自己,也可以利用这点提升自己不浮于表面,多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