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评韦昌辉、杨秀清、石达开、傅善祥?真相可能会永远埋藏在历史深处,可这些值得深思。


太平天国很复杂,但总体上来说,就是天生圣人洪秀全所领导的一场民族阶级宗教三位一体的革命斗争。

太平天国的正义性几乎是无可置疑的,无论民族、阶级上他们都有理由造反,唯一可能让中国人有点不爽的大概就是宗教了,但他们也没因为宗教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所谓僧道皆杀、手上没老茧就杀完全是谣言。当然不少古寺名刹被毁了确实可惜。但清军为了镇压起义,在战争中毁坏的建筑恐怕更多。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称为农民起义的顶峰不是没理由的,明清之际,朝廷对人民的压迫越来越严重,从精神肉体两方面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但越是这样丧心病狂,所引起的群众的报复与反扑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明末农民军在崇祯在位时就敢挖他祖坟,这正是对统治阶级赤裸裸的仇恨,而这一切都是他朱家人咎由自取。

而清朝以少数族群入主中原,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前,人民不但肉体上食不果腹,精神上也受到严厉管控:三纲五常日见严厉,拜会拜把受到严禁。每个人都自觉渺小卑微无助到了极点。

但就在这种时候,洪秀全,这个失意而绝望的男人,居然从来自异国的基督教义中找到了反抗的依据。历尽波折之后,他与他的追随者在广西的深山建立了自己的教会。他们在这里收容一无所有、饱受折磨的人们,让他们团结起来,把希望带给他们,为他们许诺了一个乌托邦以告慰他们的痛苦。当一切时机成熟后,他们断然举起了义旗,他们自称为「起义」,不是饿殍们绝望地反抗,也不是土匪们「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利益算计,更不是军阀们「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割据野心。

事实上,太平天国是历代农民起义中少有的对战士进行气节教育的组织。在天父天兄的精神支持下,他们面对清朝官兵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感和罪恶感,完全是以一个对等甚至高于对方的政权的士兵的身份去迎战。在义旗的中央,洪秀全像一个真正的神明一样宣布清庭为妖,号召人们斩邪留正。很多人嘲笑太平天国在小小的永安就封王建制,实际上这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正经政权,从来没有过以前农民起义诈降受封之类的骚操作。

同时,他们的军纪与历代农民起义比起来也非常好,而且是一开始就好,不像闯王等一开始还干些类似土匪的勾当。战斗力更是有目共睹,事实上,当时稍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天下不归清庭便归太平天国,没有第三股势力有可能染指,所以当时各地起义大多奉太平天国为正朔。反观闯王,即使到很后期,也还是闯王、八大王、曹操等群雄逐鹿,谁得天下尚未可知。

太平天国如疾风般扫荡了旧思想和旧秩序,动摇了清庭的统治根基。他们思维开阔,积极学习西方,甚至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虽然他们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鼓舞著后世的革命者们。

当然,我并不是说太平天国就是至善至美的组织,它也造成了不少破坏,有自己的黑暗面,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它的内斗了。太平天国由于年代较近,和外国人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所以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史料。虽然其内部资料往往充满各类天话、方言和宗教典故,但仔细研读还是能看出很多东西的,比方说《太平天日》、《天兄圣旨》等作品都有助于了解太平天国的发展和高层间的权力斗争。

有学者认为萧朝贵在天父下凡后看准机会自立天兄一派,与杨秀清展开权力斗争。而韦昌辉是萧朝贵的亲信,在萧朝贵战死后代表西王派与东王、天王形成制衡。

但也有学者认为萧朝贵和洪秀全结成联盟,以天兄下凡来对抗天父下凡。

当然更普遍的说法是杨秀清萧朝贵二人情同兄弟,一起靠广西当地流行的降僮术架空了洪秀全和冯云山。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史料依据,在斗争过程中也发生过很多不光彩的事,而矛盾也没能完全解决,以致最后出现了天京事变这种悲剧。

除此之外,它的上层腐化,等级森严,严刑峻法等都可以批评,但总体上来说,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斗争。



我如何看待不重要。

反正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二块浮雕就是金田起义。


略带基督色彩的民族革命的农民起义!


以基督教起事没什么,解放神学也不错的;

主要是新的统治者腐化过快,上层习惯性拍脑袋办事,喜欢搞内斗等等;

最可惜的还是翼王,要是石达开按照后来李德胜的想法去做,估计后面也没孙黄的事儿了


不愿当清朝人的人。


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农民革命战争,其正义性无可置疑。

另外,我就是@天国沃王张乐行,大号已被禁言15天。欢迎造访我的小号。


旧中国下层百姓绝望的反抗,不够科学,但绝对值得同情。


如何看待?

太平天国,不过是一群长毛反贼而已。

有意思的是,看到这个问题下面的答主如 @平牍镇禄 和 @曹彦士都气宇轩昂地大喊「有ya迫就有反抗!」

不错啊,有种!

那我也把话放出来:有pan乱就有阵压!

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

你们两个摩拳擦掌,想学长毛?

那好,保皇不是请客吃饭,随时磨亮了曾文正公的剃头刀恭候二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