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把我东西弄坏了,我让他赔,他不干,B反而主动提出替他赔,我同意了

我知道这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当时同意是因为想到:

反正最后我没有什么损失,别人怎么样与我无关

但这件事过去后我却觉得很难受:

我感觉这样又很不公平,错的人就应该接受惩罚,好人不应该替他承担,即便他是自愿的(ps:如果按这样的心理去对待这件事,最后可能会两败俱伤,我会吃亏)

这种事在我生活中时常发生,我总是在这两种心理之前徘徊纠结,到底是选择利己,还是选择公平………………请不要说我弱智为了这种问题而纠结,我问什么你管的著吗,不用专门用回答来骂我嘲讽我,以便体现你过人的智力,谢谢

在此先感谢那些能够耐心回答我的问题的人!


所谓两种想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两种策略:一种是无论如何都要A赔偿,不惜动用一切手段也要A赔偿,刚到底;一种是息事宁人让B替A赔偿了事。

说到策略,那策略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有能否适应环境之分。例如说我选择非要跟A刚到底,官司拖他个一年半载,无心上班,自己也累得不行,这显然就是不能适应环境的。如果我让B赔偿,我自己轻松追回损失,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顺便把A捧成个跋扈的大傻子,以后他再去搞更大的破坏等更狠的人去收拾他,一举两得一石二鸟,那就是适应性的。

从上述的例子还可以看出,这个适应性也跟你的个人角色及能力有关,如果你是个警察,律师,需要主持公义的人,那你选择刚到底才是对你来讲适应性的,因为作为公权力或者法律角色,和稀泥暂时来讲好像是适应性的,但长久来讲却损害了公权力的威信和法律的权威,实际上也是非适应性的。

那么,可能还存在的一种情况就是说你会担心,我就算不是什么公权力法律角色,但我长此以往都是息事宁人的,那么我越来越怂岂不是还是非适应性的?对,没错,这就引出对于策略我们还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灵活性。

明明有两种策略,如果我们永远只采取其中的同一种,无时无刻桩桩件件都刚到底自己容易修炼成杠精,次次都息事宁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容易养成退缩回避的人格。

考虑适应性,同时考虑灵活性,我从来没刚过,那我稍稍衡量一下成本后果,老子刚他一回,体验体验,就算适应性差,后果老子承担得起,老子高兴,那也没问题。

综上,考虑当下以及长远的适应性,考虑灵活性避免僵化,考虑成本和后果是否在承受范围之内。

以上,祝好!


一个人违法了,要交罚款,可他拒不执行,那么他的家人是需要替他交罚款的。

同理,那个主动替他赔偿的人,就是他的家人或者利益相关的人,替他赔偿也是可以的,所以不必纠结了。


这个问法就很妙,既然都是你自然的感受,人的感受哪有什么对错呢?

其实你即使当时不同意B来赔偿,事后大概率也会纠结,因为「没人来赔你的损失了,还要跟A白纠缠一场」。你选B的时候,只在乎有人来赔你的损失。得到赔偿之后,火气消不掉,又觉得白白便宜A了。我倾向于你是那种很容易想「如果」的人。无论你怎么选择,都会纠结另一种可能性。成年人自己选择,自己负责。没有对错,更没有如果。不要浪费自己的心力。


你最后说的那段说的真好!

其实就像你说的,有的事情是不受你控制的,如果你选择自己吃亏,那个A也不会感谢你,那不如选择让B来赔偿。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让我选择,我也是这么做。试著让自己不要太纠结。


要看a和b有没有血缘或者利益关系,如果a是个小孩,b是他家长,那就可以让b赔。如果a是个员工,b是他领导,那就可以让b赔。因为这些人对a有管理责任,也有惩罚的权力。

如果只是同学、朋友,一定拒绝b的赔偿,找老师,找领导,想办法给a制造压力,就算还是不赔也不能让他好过。数额巨大的,报警处理。


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特别是别人的评价性语言,会严重刺激到你的敏感神经,你这个特点对你影响特别大,它干扰了你判定是非对错的立场。世上的事,不涉及到根本规律性问题是没有严格界限来断定孰对孰错的。就像你面对的问题,考虑维护自己利益时,第一个选择就妥了;可进而考虑到公平问题,第一个选择又不妥了,坚持公平,要求A给予赔偿才是正途。这是考虑问题角度产生的纠结,计较结果时,方向已经错了,怎么能圆满解决问题?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就不会纠结了,什么都想要,而想要的偏又彼此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不就不知所措了?


问题描述的还是有些模糊,弄坏东西那个人和你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损坏?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你的朋友,在你得邀请下来一起玩儿,你让他赔不太合适。这个问题就在于你了。赔偿的提出会让你以后没人陪你玩儿。

如果没有关系,只是偶然性的以外损坏,应该赔。赔偿的提出,你也应该考虑自己的过失,是否也有操作不当的行为,这样便于更好的协商赔偿,该索赔的应当据理力争,该让步的也应该主动提出退让的原因。

对方主动提出赔偿,也应当主动为他人多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出一些适当的让步,也好表示一下自己的友好,这也进一步奠定了人情,毕竟朋友多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嘛!

这样人家也会感觉到你得与众不同,以及对他人过错的包容。这无疑是双赢局面。

对于物品的损坏而言,物品多是为了服务人而产生的,没必要太过于在意,令人感觉到不舒服的多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态度好了什么都好说,态度不好时一分都不想让步,我们平时工作赚钱,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也只是为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更舒心,与朋友之间相互分享更快乐。

要的就是舒服的《心理感触》,对于物品而言,它的价值也在于此。

在则,我不认为你提出这种问题很无聊,更不应该出现嘲笑之类的回答。

相反我认为提出这样问题的人,通常都非常的细心,应该是属于特别热爱生活的一类人群。

以上两种,都需要酌情处理,更多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相应的抉择更为合适。

决不纵容该赔的不赔。需要给予强力的告诫,这个世界不是他可以自以为是的世界。


想骂也骂不了吧?知乎有规则,骂不了。

而且又没犯法,在道德范围内,我个人觉得法不禁止即可为,道德按是否伤害到他人为准则来判定好坏。

我不会骂你,我很可能会跟你一样。

那些说不应该接受B的赔偿的同学,我想问问,如果a弄坏的是你的宝马5系,你存了五年现金积蓄才买到的车车,你愿不愿意接受b的赠与?我绝对愿意,能来个7系我也乐意。毕竟b能一下自愿赔得起几十万估计也是跟王思聪同样段位。

其实吧,本题不够具体,损坏的东西是什么?价值如何?b与a关系如何?为什么b愿意赔偿,a对我的物件造成损坏的这件事中,b是否存在对a行为影响,有因果关系?

这些才是关键。

但是我提出一个更关键的关键,有多少人收到伤害?

a损坏我东西,b赔偿,我不要,这最坏的可能是产生三个不快乐的人: a因无力赔偿而内疚,b的善意无法彰显不快乐,我东西坏了,我百分百不快乐。

a损坏我东西,b赔偿,我要了。最好的可能是,a不用内疚了,b的善意彰显了~快乐,我的东西得到赔偿百分百快乐。三家都快乐。就算不是如此,我得到了赔偿,那么这三个人中至少不会跟上一段说的三个人不快乐,至少我,快乐了。不快乐人数由3减不到0那么至少减为2了。

也就是我接受b的赔偿赠与,并没有让b觉得受到伤害,那么我乐意得很。不需要道德亏欠。

最后,一个题外话,如果损坏的东西是我月工资的30%以下,我懒得理这两个傻瓜。只不过,每个人心里的数值和30%很大可能不一样。

以上。ps:花多点心思在实干兴邦上面 ,这小屁事儿,不理了,就这样了。


在现实利益和公平正义间你取了前者,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用一句台词回答你:正确的路,总是最困难的那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