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力量往印堂的位置聚,往印堂和印堂往上的位置頂。我本人是一名中醫,最近有向藥師佛發願,謝謝各位。


您能念藥師佛的名號真是太好了,隨喜您的功德。佛是大醫王,於眾生能應病與葯,如果能以濟世救人,利益眾生的願望念他的名號,是很相應的。

既然是修行,當然一步會有一步的徵兆,身體有相應的反應不稀奇,如之前的幾位師兄所言,不必去管他,他來任他來,他去任他去,若於其無所住,自然會更進一步。

但不管歸不管,如果知道相應的情況,則不至於產生邪見或是誤入歧途,產生問題而不知應對。根據您說的情況,再依照南懷瑾先生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有關於督脈部分,在前腦的反應一篇中有所描述:「

在靜坐的過程中,當氣機到達前腦時,當然已在通過後腦之後的階段。此時反應的現象不如在後腦時複雜。它的反應,最有可能而極普通的現象,便是前額左右兩邊太陽穴的氣脹兩眼皮有重垂而昏昏欲睡的感覺。如果體力氣機較為充沛的人,便感覺後眉心和鼻根(山根)之處有鼓脹或輕微刺激的感受。但雜念紛飛的情形,到此便自然減少而微弱,雖然神思與心境,並不清明,而帶有輕度昏沉的感覺,但較過去發生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壓力已經迥然有別。唯一不好的象徵,便是容易引起眼睛的充血,而使眼膜有紅絲如發炎的現象。並且到此往往眼觀光景,或如一團太陽之光,或如月亮之光,或如點點螢火之光,有時閃爍不定,有時固定不變,不論閉眼或開眼都如在目前。甚至,在這些光影中,可以看見人物並預知未來的事,因此,有人便認為這就是眼通的神通境界。有許多人因先入為主的觀念,深入佛學道術的所知障,如執著圓陀陀、光爍爍等形容術語,就當為真實,而認為這種光明,就是自己性光的顯現。禪宗呵斥為光影門頭,道家認為是幻境,就是對此等初期的現象而言。其實,這是因為氣機在腦神經里閃爍不定,所以由心念之力與腦波的震動互相排盪磨擦,而發出的暫時變化現象,並非真實。至於光色的不定,那是由於腑臟之間潛在有未發病症的象徵,例如:腎臟(包括生殖神經等部分)衰弱有病,往往便反映出黑點的黑光;肝臟衰病,光的反映則是青色;心臟衰病,反映則呈紅色;肺部衰病,反映白色;脾胃衰病,反映是黃色;膽衰病,反映是綠色;如果配合神秘的測驗,凡是黑色光景者,主災晦,青色主憂悲;紅色主橫逆;綠色主魔障;黃、白最為平安而吉祥。不過這也並非一成不變的定法,須知「一切唯心」與「心能轉物」的道理,「但得正身心,魔境可轉聖」,只要在自己一念的邪正之間,深自反省檢點心裡的思想和行為,力加懺悔,才是正理。如果眼球充血不散,必須配合醫藥,自然有利而無害。

其次,停留在前腦的氣機有時因不知道當的調整和導引,便順勢而沖向鼻端,引發鼻竇神經潛在的病症,就會經常流青鼻水,變成鼻竇炎的現象。有一派的道家,認為這種現象,便是精氣走漏的毛病,必須要緊搐鼻子,使其元氣不漏,才不會喪失至寶,其實,這種現象,是不是精氣走漏,姑且不加辯論,到此緊搐鼻子,倒不失為對治的良法。不過,如何緊搐,那是一大問題。最好而最有力的治法,必須經過醫學的證驗,確認這種鼻水並不帶有濃計或其他病菌,則只要凈出鼻水,然後倒吸再流的液體回去,如此多咽幾天就可不藥而癒,另入佳境了。否則,也有人因此而多年流青鼻水而難以痊癒,因此而引發其他的病症。過去我親眼看見許多出家的和尚或道士,以及修道學怫的人,作功夫到此都犯有此病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於是便學唐末高僧懶殘與寒山子的」寒涕垂膺」來自作解嘲,真是「其鼻可同也,其愚不可及也」。筆者過去也曾經在此過程而受三年之患,終因「天啟其牖」才自知其調理而轉入勝境。思之,不禁為後之來者一嘆!如過此一關,便有內聞檀香氣味,和各種香氣的反應。那都是發自內臟正常的體香,並非完全是外來神秘的氣息。」

關於任脈督脈在修行中的反應,此書多有描述,真是修行必備之書,可以避免多少彎路,真是功德無量!推薦您多加研究《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版本要看以東方出版社版本,此版本經過南先生校正,原汁原味。同時,您既然以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為主,那麼《藥師經》不能不讀,對於藥師經的解讀以太虛大師《藥師本願經講記》並配合南懷瑾先生《藥師經的濟世觀》一起研讀。

希望您的善願早日成就。

在下修學日淺,如有錯漏,歡迎大家斧正,不勝感激。


心靜,氣脈變化而已,如果聯想多了,小心著魔。


仁清法師:認知覺受

  覺受是佛教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無論是眼睛看到的物體的形狀、

  色彩,還是耳朵聽到的聲音的強弱、高低,無論是身體感觸的軟硬、細滑,

  還是舌頭嘗到的酸甜、苦辣,統統可以叫作:「覺受」。甚至夢中的恐怖、驚秫,乃至定中的放光現瑞,也都是「覺受」的範疇。而覺受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存在」,是自自然然的一種「外境」,是佛性遇緣而顯的一種「客塵」。 是身外法、是無常法,是生滅法,是因緣法。是不值得我們修行人執著的一種幻化

  今見時下很多修行人,有的做到惡夢就認為某某怨親債主前來討債,而死執不放,恐懼難安,有的見到好相,就認為登地證果,而貢高我慢。完全犯了修行的大忌,那就是「執著」。記住:「覺受」是「幻化」,那「妄想執著的心」也能「幻化」————本來沒有什麽「怨親債主」,而你死執不放,那首先就在「妄心」中化現了一個「怨親債主」,繼而會召感過去世的某個「怨親債主」現前,這時,你的「惡運」可能就真的來臨了。

  如果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它,不執,不著。不驚,不喜。那末,就算真有怨親債主在你身邊盯著,也拿你沒辦法,因為他沒有入手處,沒有契合點。

  同樣,若對好相貪戀,歡喜,那魔就會乘虛而入,引你下道,失去正念,斷送慧命,永墮苦輪!

  行者,難道可以不引起警覺嗎?


印堂有反應多半是念佛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腦袋上了,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會頭昏頭脹,最後發展成高血壓。念佛的時候在兩乳連線的中點(檀中穴)靠身體裡面的位置觀想一尊藥師佛的佛像就好了。


您的問題………讓我覺得您像是在另闢蹊徑且別有用心的黑中醫。

印堂是腧穴,印堂有反應?什麼反應?有可能血壓異常導致,又或者睡眠不好,也可能是過勞導致。壓力過大、上火也會印堂異感。另外中醫理論中,印堂異感與頭痛,眩暈,失眠等情況有關聯因素。

您作為中醫,能問出這種問題我深表懷疑。您這是在把中醫向「迷信」領域又推了一步。

題主您作為一名醫療從業者,問這個問題,拖了中醫行業的後腿。


其他回答里一幫亂七八糟順跟著瞎分析的……

什麼「魔障」「冤親債主」「自性」都胡扯出來了。

不是我看低你們,你們如果真的是學佛人,你們也在拉低廣大佛教信眾的素質教育水平。

別在知乎這種公開平台張嘴就胡說可以嗎?可以嗎???

讓人看到,會覺得我們學佛人普遍像是小學都沒畢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