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文殊師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髆。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

世尊。我於今者。欲少咨問如來應供正遍覺所有心疑。未審世尊。見垂聽不。

佛告文殊師利。

如來應供正遍覺。恣汝所問。當為汝釋決汝所疑。令汝心喜。

文殊師利言。

唯然世尊。願為宣說 我當聽受。

文殊師利言。

世尊。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言菩薩者 義何謂也。

佛告文殊師利。

汝問云何為菩薩。菩薩有何義者。以能覺了一切法故。名為菩薩摩訶薩也

文殊師利。彼一切法 菩薩覺者。所謂 言說

文殊師利。菩薩云何覺一切法。所謂 覺眼 覺耳 覺鼻 覺舌 覺身 覺意。

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覺眼 覺耳。乃至覺意

文殊師利。所謂菩薩

覺彼眼法 本性空故。如是覺已。終不生念我能覺知

如是覺耳 乃至覺意。皆本性空。如是覺已。亦不生念我能覺知

菩薩如是覺眼等已。復覺彼色本性自空。如是覺已。亦不分別我能覺知

如是覺聲 乃至覺法。皆本性空。亦不分別我能覺知

是為菩薩覺一切法也

複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覺彼五陰

所謂菩薩觀見陰體本性自空

如斯覺故觀無相

如斯覺故觀無願

如斯覺故觀無欲

如斯覺故觀寂靜

如斯覺故觀遠離

如斯覺故觀無所有

如斯覺故觀無實

如斯覺故觀無動

如斯覺故觀無生

如斯覺故觀無來

如斯覺故觀無去

如斯覺故觀無真

如斯覺故觀無主

如斯覺故觀無證

如斯覺故觀無知

如斯覺故觀無見

如斯覺故觀無人

如斯覺故觀無想

如斯覺故觀不可說

如斯覺故覺但有名

如斯覺故觀無我

如斯覺故觀分別起

如斯覺故觀從縁生

如斯覺故觀如幻

如斯覺故觀如化

如斯覺故觀如夢

如斯覺故觀如鏡像

如斯覺故觀如聲響

如斯覺故觀如芭蕉

如斯覺故觀不久住

如斯覺故觀不牢固

如斯覺故觀虛妄

如斯覺故觀無物

如斯覺故。是為菩薩覺一切法

複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貪恚痴

所謂

覺彼貪慾 因分別起故

覺彼瞋恚 因分別起故

覺彼愚痴 因分別起故

亦覺彼分別。空無所有。無物 無戲論。不可說 不可證故

是為菩薩覺一切法

複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於三界

所謂

覺彼欲界 無我人故

覺彼色界 無所作故

覺無色界 空無有故

覺彼三界 皆遠離故

是為菩薩覺一切法

複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眾生行

所謂

覺是眾生 貪慾行故

覺是眾生 嗔恚行故

覺是眾生 愚痴行故

覺是眾生 等分行故

如是覺已。如是證知。如是為說。如是教化眾生。如是令得解脫

是為菩薩覺一切法

複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一切眾生

所謂

覺一切眾生 但有其名。離彼名已 無別眾生

是故一切眾生 即一眾生

彼一眾生 即一切眾生

如是眾生 即非眾生

若能如是無分別者。是為菩薩摩訶薩覺一切法

又復云何。覺一切法

能如是覺菩薩道故。是為菩薩摩訶薩覺一切法

爾時世尊。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覺眼及與耳 自體常空寂

不言我能覺 是名為菩薩

觀鼻及與舌 本性無所有

不分別我覺 是名為菩薩

智慧觀察身 亦覺意自然

覺已為他說 是名為菩薩

色聲香味觸 意所樂諸塵

覺知本性空 是名為菩薩

覺色及受想 諸行與識心

一切斯同幻 是名為菩薩

五陰聚如夢 覺彼無一相

不分別我知 是名為菩薩

不生亦不出 無作復無言

如是說唯名 彼名亦非物

覺貪慾嗔恚 斯由分別起

彼分別無體 畢竟終自空

痴亦分別生 分別因緣生

緣此生諸見 諸見不可得

覺察三界空 一切無真實

於彼不可動 故名為菩薩

欲界不成就 皆緣分別起

色有無色有 一切不牢固

眾生之所行 智者悉明了

貪慾與嗔恚 及彼愚痴等

一切諸眾生 即彼一眾生

智者無所覺 不念彼眾生

諸法之所起 悉因顛倒生

覺彼顛倒者 知顛倒真相

智慧甚微妙 不取諸音聲

覺已無所著 故名為菩薩

能舍己肉身 終亦無依止

如是覺真實 乃名為菩薩

至持戒彼岸 亦不念彼岸

覺戒行法如 無生亦無盡

慈心遍眾生 不得眾生相

覺彼眾生際 但以假言宣

勇猛大精進 深心厭有為

見三界空虛 證無上等覺

常入微妙禪 無著無所依

無住無攀緣 智者定如是

能以利智刀 斷除諸見縛

觀察法界性 無割亦無傷

若人真覺了 一切法如實

應時利眾生 乃名為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菩提薩埵Bodhisatta。

菩薩bodhisatta,梵文Bodhisattva?菩提薩埵「the great being"發願成佛的人,屬於凡夫,在菩薩證悟之前已經於四大阿僧祇劫十萬大劫中修習菩薩行,證悟之後則成為佛陀。

巴利文satta,轉成梵文應作sakta,不是 sattva。

觀自在菩薩行。菩薩道的傳承存在。

不完全統計。

菩提薩埵/菩薩關注人們的福祉,不容忍人們的苦難,希望人們生活於更高的幸福狀態,並且對所有人公平且公正。

因此菩薩給予/施捨,使人們幸福,而無需調查他是否值得。也不期望任何回報。

通過避免對人們造成任何傷害,菩薩遵守道德,並使道德達到完美,。

為了清楚地了解什麼對眾生有益和有害,菩薩凈化了智慧。

為了他人的福祉和幸福,菩薩不斷地發揮自己的精力。

儘管通過最大的努力成為英雄,但菩薩仍然充滿忍耐,以應對種種失敗。

一旦菩薩答應奉獻或做某事,就不會違背諾言。

菩薩以堅定不移的決心為眾生的福利和福祉而努力。

菩薩以不可動搖的善意/慈悲對所有人都有幫助。

關於西方對菩薩( Bodhisattva)轉音為波斯文,喬治亞文,希伯來文等相關問題可以查詢Joseph Jacobs?Introduction"to his trans. Barlaam cmd saphat English Lives o/ Buddha(London David Nutt1896)、p.if 及 St. John Damascene. Barlaan and Joasaph, trans. G. R. Woodward. et. a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190-199相關研究。。


菩薩道廣義傳承或者說住世傳承指大乘佛教,真實傳承得入道次第進入大乘顯空修行方具足。菩提薩埵字面解釋挺多,凡夫容易在教義上爭議不休,其實次第簡單講就是顯空修行的程度,分出小乘、大乘、佛地。又因大乘更接近佛地,所大乘幾乎被視為圓滿境界的預備役。但接近卻不是到達,小乘又與大乘有什麼具體差異,這裡面的詳細只有次第行者方可一一體會。謝邀!


仁清法師:菩薩已經具足諸種神通

  仁清法師:菩薩已經具足諸種神通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四十六不現神通作怖攝

  《集頌》:「菩薩具足諸神通,恐怖調伏善引攝。

  避信施故不顯示,是有違犯犯非染。

  僻執外道誹賢聖,不作顯現無所犯。

  增上狂亂重苦逼,未受凈戒亦無犯。」

  如果菩薩已經具足諸種神通,依大悲心故,對一些特殊的有情要顯神通做怖畏攝引。如果怕一顯神通後,大家都來恭敬供養,都來祈求幫助,為避免瑣事纏身而不顯的,是為犯戒但不是染犯。如果對方是持有偏執邪見的外道,你越顯神通,他們越是藉此因緣誹謗正法和聖賢眾等,此時不顯不犯。

  無論此條還是前面的有關戒條,在饒益有情時,如果你的付出給對方增加了狂亂、痛苦等,則不必實施你的行動,此時,不為犯戒。

  當然對於沒受菩薩戒的人來講,因沒受戒,即沒有戒體,也無所謂持戒,此時,該做的沒做,也不為犯戒。

  但在沒受菩薩戒之前,也應該了解相關戒條,大行菩薩道,因果不失,功不唐捐!

  更勸有緣,早日發大菩提心,受凈菩薩戒,廣行菩薩行,志趣無上果!

  ——摘自仁清法師《佛教大乘正覺道之戒律、戒相疏義》之 菩薩四十六輕戒

  更多請搜「仁清法師」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取了其中的兩個字。「菩提薩埵」是梵文的音譯,中文意思是「覺有情」。 眾生都有感情、有情見。感情、情見都是私情,不是大情。

「覺」就是覺悟,要覺破這個私情。情見破除了,私情覺破了,就成為「大情」。破私情就是「覺有情」,就是「菩薩」。像觀世音菩薩,把世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他的子女,就像父母對自己子女一樣慈悲,聞聲救苦。

菩薩除「自覺」外,還須「覺他」——他人也覺破迷情,這就是經中所說的「大乘」。乘是量詞,也含騎坐之意。大乘就像公共汽車、火車、飛機一樣,能載很多人。菩薩於覺破自己的私情之後,進一步幫助他人,使他人也覺破世間一切妄情,而超越世間、共證大道。

菩薩和大乘行者,在初發心時,就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度眾生才學佛修道的。比如,我們看見有人落在海里或江里,一心想救他上來,但是自己卻不會游泳,不懂救生術。即使你跳入水中,也不能把落水者救上來,而且自身難保。所以,只有自己學會游泳術、救生術之後,才能去救人。菩薩和大乘行者在初發心時,就是以發菩提心為務,修大乘法,行菩薩道,以「自覺覺他、自度度他」為準則,而不是以自了為目的。

以上摘自母音老人《心經》的大意講義。

在我們生活中熟知的大菩薩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在我們國家有四位菩薩的大道場,像文殊菩薩的五台山清涼金色界,普賢菩薩的峨眉山銀色界,地藏菩薩的九華山幽冥界,觀世音菩薩的普陀山琉璃法界。一般世人認為文殊菩薩表大智,普賢菩薩表大行,地藏菩薩表大願,觀世音菩薩表大悲。提示眾生以大慈大悲的心,以大智慧發大願,不懈精進努力前行。

菩薩道一直都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菩薩乘大願再來世間的。以慧眼便可識。


菩薩全稱菩提薩埵,意譯為道心眾生、覺有情、開士等。菩提是佛道,薩埵是眾生,眾生髮心求入佛道名菩薩。又,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故為菩薩。已斷煩惱結,於生死輪迴自在、具救度眾生能力者,稱為大菩薩,即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簡稱菩薩摩訶薩或摩訶薩。

菩薩道的傳承一直存在。


覺悟有情即是菩薩


慈心護生,無私奉獻,天下為公,捨己為人 ,是謂菩薩。


有,瑜伽師地論中有完整體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