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看在诸葛亮写成出师表之后,刘禅本人下达的伐魏诏书。

意思就是只要你主动投降,原来是什么待遇那以后就是什么待遇。坚持不投降,一直抵抗到底的,那该杀杀,没什么好说的。

司马氏代魏的过程中,曹家人进行过激烈抵抗的人屈指可数,主要原因就是曹丕立国后的防备宗室政策,导致曹家宗室被边缘化,基本上没什么实权,想有作为也没机会,于是也就随波逐流了。

如果诸葛亮真的克服中原,按正常情况,本来就已经边缘化的曹魏宗族也很难有什么大动作,反正不投降也不会重用,投降了是一样的荣华富贵,那为啥不降?

当年西晋代魏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么个想法,如果汉室光复,大概率也是这么个想法。

考虑到诸葛亮的年龄,如果真的打回了中原,那曹魏大臣的抵抗或许会比宗室激烈得多。


曹魏没有对汉室斩草除根,你说蜀汉这个理想主义精英团体会如何对待曹魏成员!


谢邀。

禅让是曹氏的免死金牌,除非蜀汉拿到了曹丕害死刘协的确凿证据。

即使在蜀汉的官方复国宣言里,也没有把曹丕的行为定位篡逆。「汉贼不两立」这句话,也是在《后出师表》里提到的,并不代表蜀汉否认了禅让的合法性,更何况这篇言辞激烈的文章到底是不是诸葛亮写的,仍是疑云。

面对合法的政权更替,蜀汉集团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必要去做曹氏的清算,否则,就是连东汉都一并否定掉了。

但是某些人的帐还是必须要算的,比如曹操,并不是因为他霸凌皇权,而是因为他主持过诛杀过皇亲的事儿,董贵人、伏皇后及所生两子的罪,要算到曹操头上,而参与了那次行动的华歆和郗虑两个人应该也会有相应处理。

但又考虑到,曹操初期对东汉的贡献,蜀汉大概率也会只是针对他进行污名化,不会有掘棺戮尸这样的过激行为,所以最后受到严厉惩罚的,应该也只有华歆这类人。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想想后来司马家之后的朝代,哪个不是把前朝皇室杀得人头滚滚?

三国时期还算好的,大家都是体面人。最多就是灭魏,斩睿,诸葛亮受了十锡,诸葛亮依然忠心为国,功成身退,成就一代佳话。

你说孙十万?估计就是伪吴了。


灭族也太好笑了,老曹家就是到了刘宋时期,也是稳坐陈留王位,活得比司马家潇洒。

要真绝后了,诗圣杜甫那首诗「将军魏武之子孙」岂不变成瞎说了?曹霸还是高贵乡公曹髦的后代呢。

历史别搞饭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