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你不打他,他发展起来了就肯定会来打你,你如果偏安一隅等他发展起来了再来防御他,那就算守得了一时,也守不了一世。所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那么孙权,很多人评论他夺荆是为了自保,虽然因此失去了统一的野望。

可最后吴国也逃不过灭亡的命运,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在襄樊一役时,他选择了背刺,使得吴蜀两国再也没办法齐心协力对抗魏国,也没办法缩小双方的国力差距(甚至扩大了双方的国力差距)

那么,孙权到底算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主?

如果算,理由是什么?守成的要求呢?


孙权继承江东的时候只有不稳定的六郡,同宗孙辅赍书呼曹公,孙嵩欲取会稽,外有李术这种拥部曲数万的异姓太守,不肯事权。

前后三十年间,孙权灭李术、收山越、集贤臣、安六郡、三击江夏、诛杀黄祖、北破赤壁、驰据南郡、南吞交州、击斩吴巨。又有修筑濡须、舟师退曹、征讨皖城、虏获朱光、袭取三郡、鲸吞荆州、擒斩关羽、夷陵破蜀、三路破曹、平定彭绮、石亭之战,终登基为帝。

什么是守成之主?

《长短经》:彼汉武秦皇,皆立功之君,非守成之主也。

《考信录》:逮成王时,周公、召公迭进相诫,始多儆以保守先业之难:此为守成之主,贤人以降言耳,固不足为唐、虞大圣人道也。《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守成之主,生于深宫,不历艰难,不履勤劳,无功及民,而享天下之奉,故失之者常多。《御批资治通鉴》:汉文帝、景帝守成之主不比髙帝斩蛇之时。《诗经世本古义》:按太甲、成王皆再世守成之主。《明太祖宝训》: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日练达,临政少有不谬者。

《帝范译文》:守成之君则不然,他们常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既没经历金戈铁马、鼓角钲鸣的锤炼,又缺乏对国计民生、世态人心的了解,常常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从父祖手中承袭了江山社稷。

这就不应该称呼其为「守成之主」了,而应呼其为「立功之君」。用另一位知友 的话说,守成能守出三倍领土,如果阿斗有这个能力,刘备能笑著从棺材里爬出来。

孙权到底能不能算作一个守成之主? - oli的回答 - 知乎 (就是辣个男人)

孙权到底能不能算作一个守成之主??

www.zhihu.com图标

吴国大皇帝孙权绝对不是一个守成之主,但凡说孙权【守成】的,都是在试图拔高【守成】二字的标准,只会让真正的守成之君显得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甚至严重拉高皇帝执政能力指标,是一种用千古一帝作为及格线衡量每一位皇帝的行为。

吴国大皇帝孙权明明是一位利用父兄人才队伍,在稳定兄长基本盘的基础上,成功拉拢更加广泛的人才阵线,并且将自家地盘翻倍扩张的【开创之主】,正所谓,蛟龙岂是池中物,哪里是【守成之主】这种小池子里能够放得下的?

在孙权接班之时(建安五年五月,公元200年春末),其兄孙策所略定的疆土是以长江下游地区为主,赣江流域、浙江流域为辅的所谓江东六郡。而且,六郡中的庐陵郡还是孙策从豫章郡南部分置出来的一郡,那么,考虑到汉末动乱,设置新郡大概率不会是因为人口增加,那么从郡县密度反映人口密度的规律来讲,孙策之时的江东孙氏政权其实仅仅掌握了东汉末年区区五个郡的实力,而且还是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东南之郡。

孙权接班以来,在所谓「江东六郡」的基本盘之内剿灭山贼(六郡间之山地贼寇)、派贺齐南定建安(原会稽郡南部、今福建地区),并在其任上不断派账下将领督军讨伐山越,赤壁之前对战黄祖、赤壁之后抗衡曹操,在事实上巩固了孙策五年所没有来得及彻底压服的江东六郡,寒鲲将孙权的这一系列活动概括为「稳故」,对江东六郡的「稳故」绝不仅仅具有守成意义,更有「建基」意义,东吴政权未来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中心,几乎完全是孙权在其统治前期(200-220)的20年左右的时间里奠定的,而孙策其实只是军事威压,不擅长也来不及进行深度巩固。

另外,更为难得的是,孙权通过公元208年-公元223年之间的断断续续的荆州争夺战,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军事领袖的努力下,按照公元208年的建制,全取荆州地区除了原南阳郡以外的六郡之地(南郡、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另外还将岭南交趾地区(东汉建制为七郡)纳入治下,那么按照东汉后期的实力估算,孙权在其称帝以前便已掌握了相当于东汉后期18郡的实力[1]当然庐江郡因为曹孙对战基本上已经沦为「欧脱」之地,但其人口大略已被纳入江东其余郡县,建制上无存庐江郡。

另外,孙权任上还充分发挥了近海航行技术,不仅派卫温、诸葛直渡海抵达了当时还叫夷洲的台湾岛,而且还能远航至辽东半岛完成孙权与公孙渊「眉来眼去」的莫名被坑交往,近海航行背后是经济实力在做支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孙权任上为孙氏政权整体实力的提升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

综上可见,吴国大皇帝孙权绝不仅仅是区区【守成之主】,而是孙氏基业的【开创之主】吴国政权的【开国之主】。我们不能因为孙权在合肥的难堪表现,就彻底否定人家的开创之功,毕竟瑕不掩瑜嘛。

参考

  1. ^三国新置郡县大多并非人口增加所致,而是军事需要所致,所以此处仅仅参照东汉后期郡数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还是相当有道理的。孙权忍辱负重、玩弄权术、外阻强敌、内驭权臣、执政五十二年屹立不倒,联刘据曹,最后促成天下三分,对于守成之主来说已经是相当优秀的成绩了。若曹孟德当真「生子如仲谋」,也驾驭魏国五十二载,晋朝能否成功出现,都还是个未知数。

人间失格

东吴大皇帝孙权(182—252)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大」为谥号的皇帝,也是三国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然而以客观公正著称的晋朝史官陈寿在《三国志》中将曹操和刘备的去世冠之以天子专用的「崩」「殂」,对孙权的死亡则仅仅称之为诸侯使用的「薨」,低调而微妙地表现出了他对孙权甚为不爽的态度。何也?


由于吴国史官「为尊者讳,为贤者隐」的闪烁其词,后世无从得知孙权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究竟发生在何年何月。再加上孙权的一生相当漫长,若仍以履历的形式讲述则太过纷繁复杂,因此本文将从五个层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剖析孙权,尽可能地让读者了解此人真实的面目。

下班以后的私生活

孙权崇尚节俭,从没有像魏明帝那样铺张浪费地建设亭台楼阁。至于奢侈品,除了送给曹丕就是做国际贸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的人生乐趣主要有三。

一、开酒会

孙权是《三国志》里举办酒会最多的人物,高兴的时候甚至亲自给手下们斟酒。这些事儿之所以会被记录下来,是因为他手下总有那么几个不懂事儿的人物。


德高望重的老管家张昭看不惯少东家喝大酒,动不动就甩脸子,孙权拿他没辙只能哄哄算了。直到贴心人诸葛恪在酒桌上对老张头儿频频奚落,孙权才不必再窝火。

张昭可以倚老卖老,别人要敢扫兴就没那么容易混过去了。


虞翻在孙权刚接班时保护他免遭堂兄孙暠的威胁,其人知识水平很高,是著名的经学家,曹操多次招聘都被他拒绝。但是虞翻成分不好、脾气又差,一直不招孙权待见。


在大魏皇帝曹丕领导下做吴王时的一次酒会上,孙权又给大伙儿挨个倒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孙权刚走开几步,虞翻就爬了起来,这意思就是老子不想跟你喝。


孙权早就想办他,只是碍于社会影响一直忍著,这回干脆借酒行凶,拔出剑来就要剁。一般人不敢劝,只有前任扬州牧刘繇之子、江东孙氏用来标榜自己的活招牌、地位超然的大司农刘基将孙权紧紧抱住,劝他说「大王,不行啊,要杀他也得等醒了酒再说啊,要是酒后杀了大知识分子,明早您就得上头条啊!」孙权怒吼道:「曹操尚且杀了孔融,我杀个虞翻又能怎样?」


不说这话还好,要是说了这话再杀虞翻就等于公开以曹操为榜样,那么孙权的权力合法性就动摇了。为了把面子找补回来,孙权下令:以后我喝醉的时候说要杀谁,大伙都不要当真了。


虞翻暂时安全,几年后被流放到了交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在酒桌上偷奸耍滑,更不要在喝酒时携带管制刀具啊。

二、娶老婆

原配谢夫人:孙权在看上自己亲姑姑的孙女徐夫人之前,对这位结发妻子还是很不错的。


侄女徐夫人:孙权第一任太子孙登的养母。孙权在看上江湖人称步练师的步夫人之前,对她也是很不错的。孙权不畏惧伦理观念的束缚,对自己的侄女一视同仁。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做媒,把自己的外孙女嫁给了儿子孙休。


步练师:孙权最有名的两个女儿孙鲁班、孙鲁育的母亲,也是孙权一生的挚爱,史称「宠冠后庭」。在孙权遇到琅琊王夫人之前,专宠她一个。

两个王夫人:比较受宠的是诸葛家族的老乡——琅琊王夫人,她为孙权生下了第二任太子孙和。南阳王夫人为孙权生下了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在潘夫人出现之前,她们都还混得不错。


娇媚性感的潘夫人:孙权以六十高龄让潘夫人怀上了第三任太子,也是吴国第二任皇帝的孙亮。母以子贵,阴险妒忌、娇媚性感的潘夫人一度有机会成为吕雉式的实权太后,却在孙权病危时被饱受她虐待的宫女们合伙谋杀。


另外还有为孙权生下鲁王孙霸的谢姬,生下齐王孙奋的袁术之女仲姬,以及以第一任太子孙登的生母为代表的广大不知名的女同胞。


在全体老婆们夜以继日的共同努力下,孙权有了七个儿子、四个女儿,使他不管怎么折腾都不怕后继无人。所以晚年的孙权才能大义灭亲、使劲儿折腾,至死方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夫多妻制是不利于家庭和睦的。

三、打老虎

老婆众多加上常年喝大酒的孙权竟然能够活到七十高龄,这要归功于他以打猎的方式来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孙权打老虎的名声仅次于武松。比如苏东坡先生就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专门写道:「亲射虎,看孙郎」。然而笔者怀疑,以苏东坡先生的才学,亲射虎时不看李广偏偏要看孙郎,是在以隐晦的方式说笑话。


孙权在一次打老虎的行动中险些遇难,好在他从小就吸取老爹和老哥的教训,走哪儿都带著保镖。但这次遇险让孙权发现光有保镖还不足以保卫他的安全,于是创造性地发明了「射虎车」——把自己关进可以移动的笼子里,从此高枕无忧、痛痛快快地打猎去喽。不知现代野生动物园里的观览车是不是受到了孙权的启发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第一,人类能够战胜动物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发明和使用工具;

第二,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

如何评价孙权的军事水平

一、击退山贼

公元 197 年,袁术与孙策翻脸。孙权以一千兵力击退袁术发动的六县山贼。


注:孙权仓皇逃窜,刚跳上马敌人就已杀到眼前,兵器已经砍到了马鞍上。出身贫寒的别部司马周泰受孙权厚恩,以自己的身体保护领导,受伤十二处依然死战不退。其他人受周泰感召,奋力作战击退山贼。处于濒死状态的周泰,在神医华佗的治疗下休养了很久才康复。

二、二攻陈登

公元 198 年,孙策派孙权进攻广陵太守陈登驻守的匡琦城。前不久刚刚帮助曹操玩儿死吕布的陈登,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镇定自若,主动出击,大败孙权。不久,孙权卷土重来,重蹈覆辙。


注:名重天下、有湖海之志的陈登早年患有重病,幸得华佗治疗得以不死,后来病情加重而华佗不在,无人可治,38 岁死去。

三、血洗皖城

公元 200 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承江东基业。庐江太守李术在孙策手下时服服帖帖,对孙权全无半分好感,欲归附曹操。这时的曹操忙著与袁绍交战,无暇兼顾。孙权杀李术,屠皖城,扬刀立威。


注:由于江淮一带草寇众多,不利驻防,为集中力量报杀父之仇,孙权搬空皖城,撤出了江淮。


这一年,永远为合肥人民所怀念的扬州刺史刘馥奉曹操之命单枪匹马来到江淮,迅速招降所有草寇。随后,刘馥及其部下庐江太守朱光兴修水利、大开屯田、广招流民、兴办教育,使合肥、皖城两地复兴。

四、三征黄祖

公元 203—208 年春,孙权三征江夏,得名将甘宁,杀黄祖以告慰孙坚在天之灵。


注:黄祖出生年份不详,但根据曾在他手下混过的甘宁描述,黄祖被杀时已经七老八十。若是黄祖早点退休,真不知道孙权怎么跟死去的老爹交代。

五、赤壁大战

公元 208 年夏,曹操轻取荆州、大破刘备,并给孙权写信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孙权下定决心,联刘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


注:1.周瑜要五万精兵,孙权说:「一时半会儿凑不出这么多,先给三万,你们先打著,要是打不赢就回来,我亲自和曹操一决雌雄。」周瑜要的数目不大可能是信口开河,而是经过估算的。要是周瑜都打不赢,孙权还怎么一决雌雄,多给自己留点儿兵,是投降还是逃跑,到时候再说。


2.孙权故意安排老资历的程普做周瑜的副手,程普当然不服,若非周瑜以博大的胸怀一再包容,赤壁之战的走向真不好说。

六、第一次合肥之战

公元 208 年,再造合肥的扬州刺史刘馥逝世,这一年十二月,孙权携赤壁大胜之余威,亲征合肥。百余日的围攻加上连降暴雨,合肥的城墙即将崩塌。此时曹操忙于稳定后方,曹仁镇守的南郡又遭到周瑜、关羽的夹击。合肥军民望眼欲穿的援兵迟迟不来,城破在即,唯一的指望是使诈。结果孙权相信了扬州别驾蒋济放出的假消息,以为有四万援军即将到达,匆忙放了一把火之后就撤退。


注:从此合肥成了孙权的眼中钉,当时的孙权还不知道这座城市将成为他一生的笑柄和噩梦。

七、周瑜之死

公元 209—210 年,周瑜赶跑曹仁,占据江陵。刘备来到京口迎娶孙权之妹时提出借江陵一用。周瑜建议孙权扣押刘备,挟持关羽、张飞一起伐蜀。鲁肃则力主维护孙刘联盟,把江陵借予刘备。


孙权既批准了周瑜、甘宁提出的伐蜀计划,又采纳了鲁肃的意见。周瑜在回江陵的路上突然死在了巴丘(今岳阳楼一带)。患病多年的陈登尚且活到 38 岁,而心胸宽广、雅量高致,多年来以音乐陶冶情操、以长槊书写情怀,以小乔常伴左右,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的周瑜却在 35 岁突然病死,上哪儿说理去?而陈寿评价孙权时将他比喻成越王勾践,更有暗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嫌疑。


注:在提出计划时周瑜先进行了一番剖白,希望和孙权的堂弟孙瑜一起出击,成功之后由孙瑜驻守,联合马超,周瑜自己则回到江东辅佐孙权北伐襄阳。这是周瑜不甘于天下三分而提出的二分天下之计。


从周瑜及其两个儿子的寿命来看,不排除家族遗传病的可能。但孙权当面批准伐蜀,背后却将伐蜀最大的筹码刘备放走,并同意将入蜀的跳板江陵城外借,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手段无疑会令周瑜心寒。

周瑜死后,孙策时代的激昂路线彻底终结。东吴进入了以绝不冒险为指导思想的孙权时代。这一年,孙权挥师南下,将天下十三州里最偏远荒凉的交州纳入东吴版图。

八、濡须口之战

公元 213 年,平定了马超、韩遂的曹操南征,欲报赤壁之仇。孙权以七万兵力在濡须坞击退了曹操号称四十万的大军。曹操留下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悻悻而去。


注:濡须口之战前后,孙权无论战略还是战术上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战前一年修筑的濡须坞起到了关键的防护作用。战斗中孙权还亲自乘船侦查,上演了史实版的草船借箭。而甘宁在此战中的表现更加耀眼,他率领百余名骑兵奇袭曹营,斩敌数十而还。

九、皖城之战

公元 214 年,孙权决定稳扎稳打先拿下皖城再打合肥的主意。甘宁率领精锐士兵攀上城墙,速战速决,在合肥守将张辽驰援之前皖城就被攻下。从此,庐江郡被孙曹两家一分为二。


自周瑜死后孙权亲自指挥的两场战争都取得了胜利,这大大提高了他的威信和自信心。


注:东吴集团给将领们开出了远远高于曹刘两家的价码——世袭领兵制,规定军事长官死后其部队由子弟继承。这种带有私人性质的武装在防御战中为保卫既得利益积极性非常高,孙权一生没有打输过一次防御战与这项制度息息相关。但这一制度也使养尊处优的军官在攻城拔寨时很少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甘宁没有根基,战略构想又与最高领袖背道而驰,只能沦为「斗将」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十、第二次合肥之战

公元 215 年,孙权趁曹操西征张鲁之机,兴兵十万二攻合肥。


惜字如金的《三国志》难得以浓墨重彩的笔触记录了这一战役:兵力只有七千的张辽毫无畏惧,亲率八百敢死之士于黎明时分发动突袭。甫一交战,张辽就亲手斩杀敌将两员、敌兵数十人,豪气冲天地大喊:「张文远在此,以我之武,送汝升天!」(这句台词是游戏《真三国无双 4》里的,借来用用,史书原文是「大呼自名」。)


徐盛、宋谦两营将士被吓跑,张辽大展神威,直冲孙权营帐。孙权仓皇逃上山顶,列阵自卫,任凭张辽叫骂,不敢回应。待到太阳升起,孙权终于发现敌人兵力极少,下令将张辽突击队重重包围。


可是张辽简直骁勇到了没有道理好讲的地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自己冲出包围还嫌不够,又杀入敌阵将敢死队成员全部救回。孙权大军士气尽灭,垂头丧气、有气无力地包围了合肥十几天之后,灰头土脸地撤退。

途径逍遥津时,亲自殿后的孙权又被张辽突袭,险遭生擒。甘宁奋战、凌统拚死护卫,孙权才以高超的马术技巧跳过断桥。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10 篇内容

盐选专栏

从家族角度看三国:重新理解诸葛亮、曹操……

刘轩鸿 把普通白话文翻译成趣味白话文的翻译

¥22.57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20-05-22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一叶而知秋一叶而知秋富二代

大魏吴王你可以黑他薄情寡义,黑他打仗拉胯,黑他捅盟友ass,但说他守成?最黑的黑子都说不出口。

孙氏三英主。

孙坚是战绩最好的,但孙坚对于孙氏政权最大的贡献是留下了一干老班底,日后孙策起事就是这帮人,这帮人叫【宿老集团】,人员包括韩当、黄盖、程普、朱治等等。接著孙坚就当场去世,守成没守住,命没了。

孙策是孙氏一门名气最大的,也是实际奠基者,孙策从袁术哪儿脱离出来,袭掠江东,打下了扬州南部大部分富庶区域,最重要的是拿下了自己老家吴,从法理上确立了自己江东人这一概念,孙策是开扩的第一代,留下了周瑜为代表的北方士人集团【流亡北士】。

到了孙权这代,孙权不仅是巩固者,同时也是开阔者。

孙策死的时候,整个孙吴政权就是高压锅,军民不服,外将独大,周瑜率军张昭率臣认主后,孙权面临的困境可没变,对外刘表黄祖咄咄逼人,对内山越不服,世家随时准备造反,这些可不是【守成之主】就能做下来的。

到了政权巩固,孙权对于扬州南部的统治一直延到交州,同时夺取南江夏,夺得荆州南部,夺得整个交州,在晚年还夺得山越之地。单以土地论,孙权掠土也就少于曹操。

这样算守成,那所有中兴的,特别南宋那嘎达的都是乐色,特别完颜构,御下能力大概0.5权吧。心胸0.1权吧,开扩0.000001权差不多。


大魏吴王你可以黑他薄情寡义,黑他打仗拉胯,黑他捅盟友ass,但说他守成?最黑的黑子都说不出口。

孙氏三英主。

孙坚是战绩最好的,但孙坚对于孙氏政权最大的贡献是留下了一干老班底,日后孙策起事就是这帮人,这帮人叫【宿老集团】,人员包括韩当、黄盖、程普、朱治等等。接著孙坚就当场去世,守成没守住,命没了。

孙策是孙氏一门名气最大的,也是实际奠基者,孙策从袁术哪儿脱离出来,袭掠江东,打下了扬州南部大部分富庶区域,最重要的是拿下了自己老家吴,从法理上确立了自己江东人这一概念,孙策是开扩的第一代,留下了周瑜为代表的北方士人集团【流亡北士】。

到了孙权这代,孙权不仅是巩固者,同时也是开阔者。

孙策死的时候,整个孙吴政权就是高压锅,军民不服,外将独大,周瑜率军张昭率臣认主后,孙权面临的困境可没变,对外刘表黄祖咄咄逼人,对内山越不服,世家随时准备造反,这些可不是【守成之主】就能做下来的。

到了政权巩固,孙权对于扬州南部的统治一直延到交州,同时夺取南江夏,夺得荆州南部,夺得整个交州,在晚年还夺得山越之地。单以土地论,孙权掠土也就少于曹操。

这样算守成,那所有中兴的,特别南宋那嘎达的都是乐色,特别完颜构,御下能力大概0.5权吧。心胸0.1权吧,开扩0.000001权差不多。


孙策在世时,围攻庐江陆康用了两年,派孙权攻陈登也败了,孙家陆战攻坚能力本身就不强。

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也不是纯打攻城战,"融闻策尚在,更深沟高垒,缮治守备。策以融所屯地势险固,乃舍去,攻破繇别将于海陵,转攻湖孰、江乘,皆下之。...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孙策知道攻坚能力不行,就采取攻城郭外围,孤立守军的策略。后来的王朗、华歆也是智取,庐江是忽悠刘勋外出寻粮偷袭得到,从头到尾都没打过一次像样的攻坚战。

而孙权的年代已经不是孙策打小兵年代,玩偷袭和劝降行不通了,赤壁之战、江陵之战、合肥新城之战全是正面刚,而且攻击的合肥新城、江陵城都是有名的坚城,我觉得以孙家攻坚能力,能两次攻克江陵,已经是值得大书一笔。窃以为,即使孙策在孙权位置上,也未必能攻克多少坚城。

要是江东有北方那么多骑兵,增加野战能力,那谁愿意守著江南啊。孙权都称帝了,听说魏国用马换翡翠珠宝,说「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而不听其交易?」 这不就是意图进取的表现?

守成是不可能守成的,只不过攻坚能力有限,只能打下安全范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