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有出入,但足见春秋时期,臣弑君之易,君失国之频。

为何这一时期弑君这么容易呢?

我讲三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01

发生地:楚国

关键词:强谏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楚国。

《左传·庄公十九年》

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鬻拳曰:「吾惧君以兵,罪莫大焉。」遂自刖也。楚人以为大阍,谓之大伯,使其后掌之。

有个叫鬻拳的大臣,对楚文王的决策不满,强行进谏。具体是怎么个「强谏」法,不清楚,我猜应该就是絮絮叨叨、死缠烂打,逼著楚王要听自己的。

楚王当然不会理睬他。

文的不行,就改动武。

鬻拳于是搞兵谏,「临之以兵」,不是靠军队,而是自己拿著兵器挟持楚王,逼他就范。

楚王害怕,就说好好好我听你的,然后真的从了。

如果放到后世,这个行为可能发生吗?入宫前不要过安检的吗?

说明这一时期,臣子入宫的安检规范肯定没有普及。可见弑君之易,一言不合拔刀就能办成。

后世臣子见君,戴甲怀刀,可视作谋反,大概也是从先秦这些故事里面吸取的教训。

虽然行事冲动,但鬻拳的动机不是犯上作乱,真心是为了楚王好。

这次强谏过后,他为自己的冲动行为自责(但没后悔),说:「我用兵器威吓国君,罪莫大焉。」于是自己砍断脚谢罪。

楚文王竟然也没杀他,而是让他去做守城门的大阍。

这一守城门,又守出事端来了。

《左传·庄公十九年》

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遂伐黄,败黄师于碏陵。还,及湫,有疾。夏六月庚申卒,鬻拳葬诸夕室,亦自杀也,而葬于绖。

楚文王在外征战,吃了败仗,灰溜溜回国。结果到了城门口,这个鬻拳就是不肯开门。

鬻拳应该是觉得,楚王浩浩荡荡出征,结果什么收获都没有,现在战败回国很丢人,所以逼他努力一把。

当时楚文王已经很疲惫了,在逼迫之下,只能掉转头去攻打黄国,获胜,喜滋滋地回国。

没想到,到湫地时,突发疾病,很快就死了。

鬻拳又自责了(但还是没后悔),自杀谢罪。楚国人也没怪罪他,甚至把他奉为一个大忠臣,让其后人继续担任大阍一职。

这个处置方法很能说明一些问题,鬻拳两次威胁国君、最终逼迫累死国君,但留下的却是美名,而且楚人不觉得他所作所为有什么问题,继续任其后人看守城门,似乎并不担心会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

读先秦历史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君臣之间一种比较自由、比较宽松的上下级关系,卿大夫对国君不是绝对的服从,所以国君的权威也很容易受到挑战。

国君若犯了错,臣是可以指正的。

合规一些的做法,你可以到周天子或者霸主那里告状,晋文公就主持过一次军事法庭,最后还判了卫国国君卫成公败诉,把他抓进了牢狱。

如果正逢周王室衰弱,霸主也不管事呢?过激一点的做法,国君犯错,你可以把他赶出国,换个人做君主。

当时的诸侯国也就看著风光,实际并不是独立主权国家。

02

发生地:晋国

关键词:宫禁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晋国。

在《春秋》初期,晋国几乎不参与中原的事务,那是因为国内正在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内乱——二君并立。

详细的过程我就暂不赘述了,最终的结果是,小宗取代了大宗,统一晋国。也就是说嫡系的这一支被干掉了,我们所熟知的晋国历史,是非法上位的旁系的这一支。

等到君位传到晋献公这一代时,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一脉夺取晋国的手段,于是就认准了一条死理——亲人是靠不住的。因为亲人出生公族,姓姬,有继承君位的可能。

晋献公上位以后,对自己的亲族可谓痛下杀手——尽杀群公子(大部分是自己的叔伯辈),逼死太子申生,驱逐追杀另外两个儿子夷吾、重耳。

在晋献公逼杀亲族的这段历史中,有一个很小的细节。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

二十六年春,晋士𫇭为大司空。夏,士𫇭城绛,以深其宫。

他任用的外族能臣士𫇭,重修了都城的城墙,并且加高了宫城的宫墙。

为何要加高宫墙?

显然是之前的墙太矮,晋献公觉得没有安全感。

可见春秋时期,宫城的防卫能力是很差的,它的功用就是为了给诸侯居住+治事+祭祀,而不是让你据守此宫城,把它当做军事庇护的。

宫墙连应有的高度都没有,你就算派再多的人去守卫,又有什么用?

03

发生地:郑国

关键词:亲亲之道

「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大家应该很熟悉了:郑庄公和母亲武姜关系不好,武姜帮助小儿子共叔段造反,事败,共叔段出逃。

如果我们放到秦以后的大一统专制王朝,谋反失败者,那肯定是赶尽杀绝,诛九族。

但在春秋时期不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是允许政治斗争失败后流亡他国的。

《谷梁传·隐公元年》:

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这就是宗法制的特点,你的政治对手,他不仅是敌人,更是你的亲人。

你们之间可以争输赢,但没必要争死活。

作为臣子,如果跟本国国君产生了矛盾,你可以出逃,跑到别国去做官。别国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你在本国的政治污点就弃用你,相反还会重用——因为这是一个活的情报员啊。

这种「允许流亡」的规约,就让弑君行为所须承担的后果变轻了——弑君成功固然最好,就算失败,我也不至于偿命。

导致乱臣在弑君之前的思想包袱不至于过重,也更容易做出决断。

综上,防御体系不到位,君臣关系不绝对,弑君后果不严重,都是春秋容易弑君成功的直接原因。

但这三个直接原因都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时代理念。

尽管当时已是礼崩乐坏、王室衰落的乱世,但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更改的。

读春秋历史,任何时候,都不可忘了,在那个孱弱的成周王城,还有一个符号化的周天子存在著。

天子存在一日,你们这些诸侯国君,便不是后世意义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君」,你们只是公、侯、伯、子、男,是天子之臣。

那些乱臣贼子,恰恰就是抓住这些个天子没力量、霸主不管事的时机,钻制度和理念的空子,行弑君之事。


下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先秦来说,并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而是类似封建领主时期。

现在我们看春秋战国的地图,都是这一片是卫国、那一片是齐国,泾渭分明,给了大家一个错觉,以为这个诸侯能够控制这一片领土,其实不是的。

先秦时期诸侯能够控制的领土基本就是城邑和周边一些地区。

限于当时的管理条件,西周分封诸侯时只能是撒种子一样,将亲友撒出去,划一片地让他们各自发展。诸侯也限于同样的原因,需要将自己的土地再划出去给大夫,让他们自己治理。

按照这样的分封方式,天子也好,诸侯也好,大夫也好,本质上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势力,只是相互之间存在著君臣关系,而这个关系对于各自实力的影响,并不大。

经济实力的独立性,培养了性格独立性。

大夫不必依附于国君也能生存,甚至比国君生存的更好,那就没必要对国君卑躬屈膝,有一定的平等意识,当然,并不是人人平等的那个平等,而是没有那种强烈的上下级附属关系,国君是一个职业,大夫是一个职业,职业有上下,人格皆平等。

所以,在春秋时代有各种现在看来很奇葩的弑君理由,因为两千多年中央集权的帝国意识还是给我们留下很深的思想钢印,以至于无法理解那些行为。

齐襄公曾经派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当时正好瓜熟,齐襄公就跟两位大夫说,明年瓜再熟的时候就派人替换你们。结果齐襄公到期没有派人接防,二位大夫要求回去也被拒绝,然后他们就商量谋反,最终杀死了齐襄公。

郑国公子宋,有一次跟郑国执政归生显摆,说自己这个食指跳动了,肯定是有好吃的了。两人走到宫门前,见国君传厨师过来,两人就问原因,得知是有人进献了一只大王八,公子宋很开心,说我食指不能白跳。两人继续走,看到柱子上绑著那只王八,两人都笑了,笑得太开心,以至于见了郑灵公,脸上还带著笑,郑灵公就问他们为什么笑,公子归生就把事情说了一遍,郑灵公想戏弄他们,就说吃著吃不著,我说了算。

第二天分肉的时候,所有大臣都有一份,唯独分到公子宋没有了,公子宋正在羞怒,郑灵公又来一句,看来是注定你吃不著啊,食指也没有应验呀。公子宋直接走上去拿手伸进郑灵公鼎里捞了一块肉吃了,说,谁说我食指不应验,然后扬长而去。

回家之后又恨又怕,暗中聚集家众,杀死了郑灵公。

据柏杨统计,春秋时代,发生弑君事件109起,除了这些奇葩的弑君理由,那些很正常的弑君行为,比如为了篡位、为了把持朝政,这些理由,我们就很能理解了。

所以,我认为,雄厚的独立势力是春秋战国时期弑君频繁的根本原因。

分封制导致势力各自独立,独立的势力又让臣子对君主没有那么强的向心力。

弑君前,很难约束;

弑君时,实力足够;

弑君后,只要不严重损坏其他势力利益,也就不会引起强烈反弹。

这么完美的弑君条件,要是不杀几个国君祭天,都有点对不起那五彩斑斓的私欲。

电子书国史讲话: 春秋作者 顾颉刚¥ 18.00去查看?


翻开勾践之后的越国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著「我要称霸」几个字,几代越王横竖睡不著,他们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著两个字:「弑君」。

我们先从越王勾践说起。

一、勾践的仇恨值


「范蠡啊,你怎么把我给鸽了?说好的打败吴国后一同辅佐越王继续图霸的呢?」越国大夫文种在协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突然发现他的搭档,也是另一位灭吴功臣范蠡忽然玩起了失踪,内心不禁有些埋怨。


就连勾践发现范蠡走了之后也有些不悦:「范先生当年曾一同随寡人入吴为奴,一起风吹日晒,尝遍辛苦,如今又助寡人灭吴成功,寡人原想和范先生同享富贵,共分越国,不曾想今日却不辞而别,实在是可惜,可惜啊……」


范蠡究竟去哪里?这个问题对于当时的越国君臣来说根本无法回答,天下人也一样无法回答,有人说范蠡悄悄带走了西施,泛舟于震泽,最后在震泽的北岸定居了下来,也有人说范蠡去了齐国,隐姓埋名开启了耕作和捕渔的农夫生涯,也有人说他在楚国的云梦泽,但依旧观察著天下大势……总之对于范蠡的行踪,大伙众说纷纭,勾践和文种也曾经派人寻找过,但却毫无音讯。


当然,就算范蠡回来,勾践所说的「共分越国」也只是客气话,分肯定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分的,但偏偏文种却把这话当了真,当勾践跟他说:「原像让您和范先生一同为左右二相,与寡人共享越国,如今既然范先生远走,那就请文大夫您当越国的相国吧。」文种起先还想谦让,但勾践和他说:「寡人在吴国为奴时,是文大夫替寡人治理越国,后来寡人回国,又教寡人灭吴七术,如今寡人在你的帮助下消灭了吴国,这是你应该得到的。」


听勾践这么一说,文种只能坦然受之。但没多久,在越国究竟是要休养生息还是要继续北上称霸的问题上,君臣之间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前些日子周天子派使者赐胙,封寡人为华夏之『伯』,如今我越国西与楚为邻,北与鲁接壤,东临东海,可谓疆土广泛,国富民强,寡人欲仿效夫差,经吴国先前开凿的邗沟,北渡淮水,与齐鲁等诸侯会于徐州,一同致贡于周,相国你看如何?」


文种答道:「先前就是因为夫差轻率,率吴国人马北上称霸,这才导致吴国灭亡,大王怎么能学他呢?」


勾践听完后对文种仇恨值+1:拿什么人不好举例子偏偏拿这种亡国之君举例子,寡人像是亡国之君的样子吗?


但勾践毕竟是经历过卧薪尝胆的人,忍耐力十分强大,他继续问道:「前些天鲁侯派遣使者来,希望寡人出面能帮他消灭三桓的势力,寡人欲以此为基础,令中原诸侯彻底臣服于我越国,相国你觉得怎么样?」


「越国连年征战,虽然消灭了吴国,但他们旧贵族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消失,越国的士兵、百姓也需要修整,大王如今既已有霸主之名,列国不敢来犯,不如乘此时机,发展内政,况且鲁国一向是齐国附庸,大王若是随意插手他国内政,定会招致其他国家不满,到时只怕越国又要大起干戈,这于越国百姓大大不利。」


勾践随即仇恨值+2,但表面还是说:「这些事情日后再议吧。」


之后勾践和文种反复讨论著北上称霸和「偏安一隅」的问题,但勾践的想法一直得不到文种的支持,而文种的相国做的也是越来越飘,后来索性称病不上朝,勾践仇恨值+4。


此时在家称病的文种收到了一封署名为「鸱夷子皮」寄来的信件,他拆了展开一看,这笔迹正是以前的搭档范蠡所写,文种不禁冷笑一声:我就想这天下哪有那么怪的姓名?原来是范蠡这个老伙计。


这封信的原文如下:余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之?这信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高高挂起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猎人煮掉,敌国被消灭了,那么消灭敌国的谋臣也会被杀,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咱们只能和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赶快离开呢?


文种看完信后,便命人闭门谢客,无论越王勾践如何催促,文种还是继续坚持称病不朝。越王勾践对文种的仇恨值+5。


面对文种的抗旨不尊,勾践怀疑自己的相国是否已经背叛了自己,而此时恰好有人对勾践说:「文种长时间在家不出门,是要准备谋反。」


勾践起初并不相信这种「绯闻」,但内心已起了疑惑,后来又有人跟他说:「听说一般人谋反,第一个行为便是和君王的主张对著干,第二个便是不遵从君王的旨意,第三个便是逃往他国,如今文种已经做了前两件,至于第三件,据说前段时间文种接到了范蠡的信件,信中说大王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叫他出逃,范蠡和文种向来是好友,所以大概这第三件也快了。」


勾践听罢不禁豁然「开朗」:你文种可不就是这样吗?先前还跟我说找不到范蠡,原来你们两个一直联系著呢!要是你丫逃到外国和范蠡勾结一起,我越国以后还不玩完?于是勾践对文种的仇恨值达到了 max。


几天后,文种收到了越王勾践送来的「神秘大礼」,这份礼物既非治病良药,也不是什么奢侈的生活用品,而是一把名叫「属缕」的宝剑。


当然,在文种打开这份「礼物」的那一刻,他也瞬间秒懂,因为这把剑正是当年夫差赐给伍子胥的,而后者正是拿了这把剑自刎而死。


随带这把剑的,还有勾践的口谕:「相国曾教寡人灭吴七术,寡人仅用三条,就把吴国消灭了,剩下的四条,烦请相国到黄泉之地替我用在吴国的各位先王身上吧。」


勾践就这样以夫差赐死伍子胥的方式赐死了文种,据说文种在死前仍然「执迷不悟」,因为实在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其实文种最大的错误,一是不懂得像范蠡那样「急流勇退」,二是自己的心境与见识已于当时称霸的越王勾践相去甚远,通俗地说,这是勾践的「王者之道」和文种「百姓为重,君为轻」理念的互相碰撞,而这种理念在当时,根本不可共存。


文种死后,勾践立即实行了先前被文种阻挠的计划,先在徐州会见齐、宋、晋、鲁等诸侯,又将先前吴国占领的齐、鲁、宋、楚的四国土地归还给四国,随后摆平了一些诸侯国的内乱,又收留了因为内乱而投奔他的鲁哀公,又一度通过武力来维护原有各诸侯国的政治秩序,这些措施使得勾践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霸主,但赐死文种却成为了勾践一生的「污点」。


不过勾践能称霸的另一原因也是在宏观上采用了文种的「精神遗产」,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文种「七术」,这原先只是为了消灭吴国所使用的策略,后来在勾践对付其他诸侯国时也屡试不爽,这七术即:一、给敌国送礼,让他国君臣开心,麻痹大意;二、搞乱敌国的粮食和粮价市场、挖空他们的粮仓积累;三、送敌国美女,用来迷惑敌国君臣的心智,四、送敌国能工巧匠,造一些奢华的宫殿和器物,用以消耗敌国的财力;五、贿赂敌国的谄谀之臣,使敌国的计谋不能得逞;六、设反间计让敌国的直臣、谏臣自杀,用以削弱敌国的辅助。七、积累财富,加紧练兵,以应对将来的变故。


勾践虽然搭上了春秋末期称霸的末班车,但越国的「霸主梦」却随著战国时代的到来而逐渐破灭,不仅文种的「七术」逐渐落后于时代,越国在政治制度、人才引进都落后于当时其他诸侯国,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越国内部高层出了极大的问题,但为其埋下伏笔的,正是勾践继续实行了周王朝的分封制,而并未采取当时新兴的郡县制。


勾践死后,表面看来强大的越国上空,逐渐多出了一片阴云。


二、王、王位可别给我啊——越国弑君日常


翻开勾践之后的越国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著「我要称霸」几个字,几代越王横竖睡不著,他们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著两个字:「弑君」。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8 篇内容

盐选专栏

春秋战国的兴亡过手:盘点那些曾经称霸过的诸侯国

沈贤亭 历史作者

¥19.90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20-07-2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BalsamicoBalsamico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不管是诸侯,还是卿大夫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上级,所以他们是有权利拥有军队的,为了养活军队,他们相应的有自己的封地。所以卿大夫们自己有地,有兵,有权,这不像后世一样,君臣之间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独立,相互尊重的关系。

另外,那个时候如果你以下犯上了,还可以去国外避难,而到了后世全天下只有一个皇帝,你插翅也难逃。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之时,卿大夫们有实力,有后路,一但有谋逆之心或者被逼无奈,自然就敢于奋起反抗。这就是为什么会感觉到春秋战国之时大臣弑君会很容易。


不管是诸侯,还是卿大夫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上级,所以他们是有权利拥有军队的,为了养活军队,他们相应的有自己的封地。所以卿大夫们自己有地,有兵,有权,这不像后世一样,君臣之间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独立,相互尊重的关系。

另外,那个时候如果你以下犯上了,还可以去国外避难,而到了后世全天下只有一个皇帝,你插翅也难逃。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之时,卿大夫们有实力,有后路,一但有谋逆之心或者被逼无奈,自然就敢于奋起反抗。这就是为什么会感觉到春秋战国之时大臣弑君会很容易。


国君就是国内最大的武装团伙头子,大臣各有自己的武装团伙。打仗就是各团伙出人出枪凑份子,谁出得多谁指挥权大。总之把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当做黑社会也大差不差。黑社会老二干掉老大的事多不多?当然多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